龚建华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84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和引导人去努力探讨事物的奥秘,能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能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就就会想法设法把这件事做好。所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那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結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历史仅仅是局限于书本这样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的教学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是不会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书本知识他们通过预习和自学就会消化大部分,我们上课除了讲这些书本知识,还可以扩展和深化历史教学。这里的扩展与深化指的是对历史知识的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化,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具备渊博的历史知识和较高的历史素养。比如说在讲授关于蒋介石抗日的历史知识时,根据这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影响,我专门用一部分时间来对这一历史人物进行情况介绍。由于学生在大量的影视作品当中对这个人物有所认识,在他身上有很多疑问和想法,所以让学生们在课下广泛的搜集资料,在课上我在对这些内容分类处理,哪些是历史真实的,哪些是后人虚构杜撰的,最后给这一历史人物一个客观准确地评价。这时候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就会发挥作用,让学生在扩展和深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他们不仅积极地参与,而且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巧用语言,积极感染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为此教师要提高语言的修养,力争做到语言干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引起共鸣。一个优秀的教师就要像演说家一样,要善于利用音量、语速、语调、停顿等因素驾驭语言,控制学生的课堂节奏。样既能叙事清楚又能煽人以情、启人心扉。对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教师都要将它发生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讲清楚,如讲“鸦片战争”时便要讲到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制度落后,课文所述很简略,教师要辅之以相应的历史材料,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结构中去,还学生一个详尽、丰满、生动的史实。如讲述“火烧圆明园”时,教师可用满怀愤怒和深情的语气向学生描述英法联军残暴的场景,可用果断的语气表现侵略者的蛮横,或用沉重的语气反映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如讲到近代历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表现出对清政府的愤怒,对国家不幸的惋惜,讲到五四运动时用激昂的语言表达对青年爱国行为的崇敬。这实践表明一个有语言魅力的老师最能感染学生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图文结合,生情并茂,如临其境,它以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可以再现历史,把许多历史情景、现象、线索等展现出来,使学生眼见其人,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印象。比如在讲《中国远古人类》时,展示一张火炬手在北京周口店博物馆前高举火炬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为何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最后一天要以周口店作为起点?”通过北京奥运会,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并产生了对周口店的探究兴趣。在讲战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如“战国七雄”、“汉与匈奴的和战”、“辽宋夏金的分立”等,这样比起单纯平铺直叙地讲解显得更为形象生动,学生听起来也更有兴致。又如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充分利用地图,并设计成动画,在屏幕上展现了三条不同颜色的航海路线,这样学生在颜色的变化中、地图的运动中轻松地掌握了这三位航海家远航的起止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要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设疑讨论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思维的冲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有目的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讨论,鼓励争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比如在讲“西安事变”时,可以层层设问: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入侵中国,面对日寇的入侵蒋介石又采取了什么政策?蒋介石是共产党的朋友还是敌人?张扬兵谏蒋介石是否符合人民的愿望?如果是你,怎样处理蒋介石?问题到此按正常思维是杀死蒋介石,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这样,既明白了不杀蒋介石的道理,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事变所作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耳目一新,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师要适当开展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上仍然没有突破“读问讲练”这种模式。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空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大胆开展历史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如:(1)根据教材需要,适当开展一些小辩论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2)组织学生搜集相关故事或进行讲故事比赛;(3)组织学生办手抄报比赛;(4)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抢答赛;(5))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定能有力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真专研教学工作,在努力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的同时,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的热情,让他们更加努力的学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