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微

2021-09-10 09:01:23程瑞荣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习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摘要: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符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要求,其中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引言

小学数学中含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多种解题思路,学生个人的学习思维有限,往往难以突破自己的思维习惯去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探究使得学生之间的思维进行碰撞,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的灵活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本文将探讨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而是需要和其他学生合作完成问题探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根据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思想的碰撞之中产生新的想法,在不断的碰撞磨合中达到结果统一,这样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小组之间会形成一个竞争关系,使得各个组内的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小组集体荣誉感,同时在小组成员之内形成了竞争关系,组内成员之间为了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就会积极发言,在不断的交互竞争中进步成长;小组合作探究下的学生学习还具有主动性,小组成员人数较少,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或者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分工,这使得学生难以脱离小组而不参与思考,推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作用

2.1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积极参与到交流中来,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小组合作也给每位学生提出自己思想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想得以充分表达,提成自我成就感。在小组合作中组内成员之间是一个集体,具有集体意识,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2.2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

传统的学习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对于学习内容的思考也仅限于和书本的交流,自己闭门造车,对于学习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彼此之间可以进行解题思路的交流,各自的思维又能够激发新的思想,这样的不断碰撞之中,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能够和他人的思想进行交流,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进而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2.3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俗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传统学习中,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都是问老师,通过老师的讲解进行解决,这样的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不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面对难题就失去了思考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小组中提出自己学习的疑问,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探讨,在不同的思维逻辑下对问题多角度分析胜于自己的单打独斗,在不断分析推演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所提升,解题能力的提升会延续到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3.1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但是不恰当的内容选择就使得小组合作学习难以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储备量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的内容,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小组合租学习变成了课堂聊天,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过难的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达不到,难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出有效的结论,使得小組合作学习难以继续进行。所以教师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就要多方面考虑,使得学生在有效的讨论时间之内提升学习效率。

3.2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分组。由于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各不相同,性格品性各异,教师在分学习小组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秉性,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标准进行分组,使得学习小组之间竞争是公平竞争。同时,学习小组的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学习小组分配使得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会产生疲态,彼此之间十分了解学习状态,不利于小组合作的高效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方式的小组合作划分,使得学生在不同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3设置合理的总结评价制度

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主要是通过答题考试的形式,为了提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该评价不仅仅是学生的卷面成绩,更是小组合作中的学习状态评价。小组合作评价制度可以从教师评价、组员评价、小组探究结果这三个维度来进行设置,这样的多方位的评价制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热情。根据评价内容,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弱的小组进行指导帮扶,优秀的合作小组分享合作心得,在不断总结反思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结语

总之,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符合当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从小组合作课程内容的设置、优化分组的安排、设置合理的评价制度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学林.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9,(29).179.

[2]张采英.基于小学数学优质生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148.

作者简介:程瑞荣(1969.09-),女,山东曹县人,专科,学科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

肥城市查庄矿学校

猜你喜欢
学习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25:32
作文评改“五步曲”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PBL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