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设计分析研究

2021-09-10 03:43:24赵辉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设计分析

赵辉

摘 要:随着枢纽互通立交的发展,其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先对其概念进行介绍,并对其设计中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其施工关键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旨在使其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设计分析;互通立交;市政道路枢纽

0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市政道路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互通立交可以使行驶效率得以提高,因此为了使互通立交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市政部门应对其设计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使设计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达到促进城市发展的目的。

1 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相关概念

互通立交(互通式立体交叉)道路主要是通过对跨线构造物进行设计,从空间上分离相交的道路,并运用匝道对上下道路进行连接,使车辆转弯更便捷。也就是说,通过对互通立交进行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各方向和道路车辆之间干扰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使各条道路交叉冲突点得到控制,使车辆转弯换道行驶更加顺畅。

以道路交叉几何形状以及交叉处车流运行方向为基础,可分成环形、部分互通式以及完全互通式立交3种。其中,部分互通式通常为菱形,完全互通式主要为苜蓿叶式或喇叭形。

2 道路枢纽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 不合理的互通立交选择

在对市政道路枢纽进行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互通立交类型进行严格选择。互通式立交主要有一种以上匝道所形成的混合体,但是当互通立交类型不一样时,其建设要求、工程以及特征也不尽相同。与此同时,在对互通立交进行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现场进行严格勘察,导致互通立交选择与实际不相符。

2.2 无法协调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对市政道路枢纽互通立交进行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只关注其实用性没有对其美观性进行设计,导致其与城市规划不协调。而还有部分设计人员为了加强对美观性的设计,导致立交结构特征和整体空间特性缺乏实用性。与此同时,在对城市进行早期规划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性,导致互通立交与城市整体设计格格不入,美观性较差,严重影响到行驶舒适度。

2.3 缺乏安全性

对比于其他类型的工程,道路建设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与此同时,对道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市政部门应加强对道路枢纽互通立交建设安全性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安全性不符合要求,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使安全事故发生率进一步提高,造成较大损失。

3 对道路枢纽互通立交进行设计时的关键点

3.1 以交通量要求以及线形指标为基础

在对道路枢纽互通立交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以交通量要求和线形指标为基础。交通量是确定立交设计规模和形式的重要指标,设计人员应对进行实际调查,并充分进行论证,以当地政府规划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特点等为基础,对诱导交通量以及未来交通量进行分析,对立交规模和形式进行合理选择;在对枢纽互通立交进行设计过程中,如果纵坡过大或圆曲线半径过小,都会使道路通行能力受到影响,使其安全性和畅通性降低,从而导致其使用功能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平纵指标还会对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应对其进行严格控制。

3.2 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1)相关部门应对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对该地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在进行设计时应具有前瞻性,使设计方案更加完善。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使市政道路枢纽互通立交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符,使城市交通压力得到有效改善。

(2)在对市政道路枢纽互通立交进行设计时,不能只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应以城市可持续性发展需求为基础,加强对互通立交功能性的设计,使其功能需求得到满足。

(3)在对互通立交进行设计时,如果没有对建设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会导致工程与需求不符,使其功能性受到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应以建设需求和建设环境为依据,对实际交通环境和原有设施进行调研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使设计合理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提高。

3.3 对设计方案合理性进行控制

在对互通立交实施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对当地的原有建筑、交通流量以及市政管线等相关内容进行充分调查,使设计方案更加完善,从而使设计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为了使方案可行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进一步提高,设计单位还应保障资料的准确性。

在对互通立交进行设计时,没有以区域规划要求或实际情况为基础,只是照搬原有的工程,导致其无法发挥全部效果,与此同时,在对其进行建设过程中,其设计中的弊端也会逐步暴露出。因此,设计单位在对最终方案进行确定之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调查,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使方案制定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对某城市枢纽互通立交进行设计过程中,其主要布置情况为:

以定向互通方案和半定向直连式相结合,在避开原有建筑物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设计,主要有5层。其主要设计内容如下:以直连式定向方式为基础对东南向和西北向的左转匝道进行设计,以半直连式定向方式对东北向和西南向的左转匝道进行设计,以直连式定向方式对所有右转匝道进行设计。

3.4 坚持以人为本进行设计

根据上文描述可知,在对市政道路进行建设过程中,并不只是单纯对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处理,还应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使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也就是说,在对市政道路枢纽互通立交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基本,在保障互通立交功能的前提下,使其更加美观和简单。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以城市文化为基础,对城市立交进行设计,在保障车辆顺利、安全通过的前提下,提高驾驶观赏度,使人们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促进城市发展的目的。

4 注意事项

(1)在对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对道路性质进行判断,并对道路立交功能和等级进行分析,使互通立交道路选择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达到提高道路流畅度和安全性的目的。

(2)在对互通立交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认真分析该城市的交通量,以建设区域的环境和地形为基础,对建设区域的综合情况加以分析,对其交通量进行预测,在控制建设成本的前提下,使环境和互通立交之间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

(3)在对匝道和主线道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其主次关系进行分析,使互通立交道路整体框架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在对其外观造型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近期和遠期收益加以分析,使其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4)在对匝道实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以周边环境和车速为基础,对最小平曲线半径进行设计,使匝道行驶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5)在对互通立交方案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方案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在保障方案可行性前提下,使其专业性进行提高。因此,在对互通立交方案进行设计时,设计单位应以整体性要求为基础,对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判断,使互通立交方案更加优化,使互通立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检核过程中,互通立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其整体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对其设计过程中进行控制,不但可以使城市交通承载力进一步提高,还可以使城市交通系统更加完善。在新形势和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道路建设工程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对互通立交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以人文本,提高其美观性,使其建设质量和设计质量进一步提高,在保障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行驶效率,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鹏飞.市政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1):86-87.

[2]李强.市政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260-261.

猜你喜欢
设计分析
通用继电保护微机型实验装置的设计分析
顶盖板冲孔机设计分析
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礁工程设计分析
珠江水运(2016年24期)2017-01-04 08:39:47
基于生态时代的绿色服装设计分析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现代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程教学的设计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30期)2016-10-31 10:26:43
探析超滤与反渗透制备纯水工艺设计分析
科技馆展品选择和设计研究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48期)2016-06-29 17: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