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信息能力和意识统称为“信息素养”,而当今社会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这种信息素养。
关键词 小学生;信息技术培训;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78
小学将信息素养视为发展小学教育的真正要求,其中包括信息知识,信息理解,信息机会和信息伦理。信息知识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任务,本文将浅谈其他三个方面的印象。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具有广泛的涵盖面,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实施中,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理解,信息机会和信息伦理。
(一)信息理解。要确定学生是否具有信息素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信息有理解,以及对信息的了解程度。也就是说,如果面临一个实际问题,是否可以提出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是指对信息和信息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对捕获,分析,评估和吸收信息的意识程度。
(二)信息机会。发现信息,捕获信息以及考虑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是信息感知的一种体现。但是,是否可以采用正确的方法,选择正确的信息技术和工具以及通过正确的渠道解决问题取决于信息的可能性。信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来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这包括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收集和管理信息资源,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及其工具以及设计信息处理过程的能力。
(三)信息伦理。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和工作的根本变化,以及许多新的挑战。例如个人信息的隐私,软件知识产权,软件用户权利,有关网络,黑客的信息传播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网信部制定了行为准则,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关系,从而形成了信息伦理。坚持信息伦理的能力,利用信息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反映了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
二、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一)重视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意识。意识是个人积极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提高意识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信息是一种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解决全面而深入的问题。“教师对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最感兴趣”。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是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提高小学生的意识意味着可以让学生知道了解信息是一种来源。可以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来获取大量有趣的知识,可以解决全面而深入的问题。开阔视野,改善文化。
首先,要使小学生重视信息资源在解决各种问题中的作用,不仅要教会小学生从现有知识中找到解决方案,而且要在复杂情况下积极寻求各种信息资源。当处理信息时,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养成积极接收和使用信息的习惯。二是使小学生重视信息交流,不仅要能够独立接收和使用信息,还要与他人合作,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资源。通过正常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允许学生搜索材料来获取信息,然后通过交换和遇到该信息,可以允许学生访问更多的信息资源。
(二)重视小学生信息技能的运用。信息处理技能是指信息知识以及获取,处理,表达,交流和评估特定信息的能力,这是个人信息素养的基础。在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中,信息技能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接收信息的能力。让小学生了解如何获取信息源,选择最佳信息源以及在所选信息源中找到所需的信息。信息获取是指:识别信息源,选择最佳信息源;搜索信息源,在信息源中搜索信息。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信息?信息源可用,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找到它?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并找出答案。例如: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图片,书籍等。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网络资源也是学生开始使用的重要信息来源。然后有机会组织信息。让学生分析和比较所获得的信息,并过滤与当前问题有关的信息。信息分类是关于组织和处理信息的,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收听和触摸信息源来感受信息并过滤出重要信息。最后是表达信息的能力和评估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将所需信息系统化并正确表达。信息集成意味着从多个信息源组织信息,以及显示和表达组织信息,是否可以及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此链接是测试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的关键参考。在教学时,通常可以说:阅读信息,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然后谈论自己的想法。指导小学生评估用于确定信息资源价值的所获得信息,对于持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必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接触并得到正确的信息。练习并发展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视小学生信息道德的发展。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网络已成为最大的信息源。互联网是开放的且匿名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浏览网页,浏览信息,下载和使用在线资源,甚至可以在线发表任何评论,而不会受到任何处罚。互联网也是跨境且快速的。互联网不仅传播有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信息,还会传播一些反动,迷信和色情的内容。国内外敌对势力也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一阵地渗透到国内的网络环境。小学生天生好奇,缺乏洞察力。在如此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需要对小学生加强信息伦理培训。小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使小学生认识到信息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要帮助小学生自觉维护信息资源,抵制破坏信息的行为。第二是让小学生从小就对知识产权有所了解,并养成在首次使用信息资源时尊重知识产权所有者权利的习惯。
结论:简而言之,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且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四个要素相辅相成,是必要的。信息理解是指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技能是基础,信息伦理是保证。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并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和网络活动加强对信息的理解,以便学生可以获取,分析,处理,使用和评估信息以获取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提高了小学生的學习能力,使小学生能够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需求,同时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壁尊.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01.
[2]周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南充市高坪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