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雁翎
摘要: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教学模式正在覆盖性的替代了传统教学方式,成为现代教育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智能化时代的教学模式,掌握智能化新技术,运用智能化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关键词:智能时代;教学变革;减负提质;立德树人
一、教学的变革趋势
2018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確提出,“教师主动适应智能新技术的变革,积极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中强调“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优势”。现在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也运用越来越广泛,教师运用新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具备快速的计算及知识存储能力,需要重复做的事情,需要大量信息资料收集、数据积累和分析的事情、需要快速准确提取信息的事情就会被智能化技术所替代,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比如使用智能阅卷系统批改试卷速度又快准确率又高,减轻了教师阅卷工作量,又提高了效率。同时,智能阅卷系统还能够根据批改试卷的情况快速得出每个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班级整体学习情况,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三、因材施教,精准个性化教学
智能时代的教育是以个性化教学为前提,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征,进行因材施教。现在已经有些学校使用了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平时收集学生的上课应答、测验情况、作业情况、课后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断出每个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推荐和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化指导。
四、虚实结合,教学形式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和范围的限制,学生在家里或任何地方只有你手上有一台智能机,你就可以进行学习。智能时代,知识点不再是教师进行枯燥的叙述和讲解,各种视频资源、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知识点,更容易吸收并灵活应用、创新应用。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丰富多样,学习模式正从基于单一空间与媒体的个体建构向基于多元空间与富媒体的分布式认知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不断融合,教育教学薄弱的山村地区也能够享受大城市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跨距离、跨时空的进行同一堂课的学习已经成为帮扶教育教学资源薄弱地区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人机协作,互动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应该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动态把握上进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及发散思维的培养。随着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迅速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流行,这种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学习,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者。利用智能技术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内容呈现方式、互动方式的改变,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互动设备,让学习结果可视化,教学过程游戏化,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全面发展,立德树人
智能时代的学生朝着个性化、全面化方向发展,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把重复性、机械性的事情交给人工智能,将自己从繁杂的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利用更多时间去做有创造性、情感性、艺术性、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健全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新技能,走在时代的前沿,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教育在于促使学生从可见的世界转向可知的世界,可见的世界是人们感官所能触及的世界,而可知的世界是指借助理性思辨才能把握的世界。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可见世界的学习,却难以做到教师对学生良好品德情感教育,教师应熟练应用智能化技术与自己的教学融合,发挥教师引路人的本领,时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陈芋洁.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2019
[2]刘安浩.浅谈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优势[J]网络科技.2019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