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2021-09-10 11:13:39华乐王婵胡晨曦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抑郁焦虑

华乐 王婵 胡晨曦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影响。方法:本次纳入104例患者,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不同护理方式分两组(每组52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中医护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焦虑;抑郁;中医护理;脑卒中;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16

脑卒中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属于脑卒中发生后精神、躯体发生征兆的一种复杂性精神障碍疾病,同时也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1]。约有20%~6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抑郁、焦虑情绪,且病死率高于无抑郁症脑卒中患者3倍以上,抑郁症不仅会对患者精神、心理造成巨大痛苦,还会影响患者肢体、认知能力的改善,从而需快速帮助患者缓解该病症,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极佳[2-3]。基于此,本次以PSD患者为例,探究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104例PSD患者,纳入时间2018-4,截止时间2020-6.患者信息录入电子表格,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两组(每组52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中医护理为试验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1:21,年龄区间36~67岁,平均年龄在(51.5±7.5)岁;试验组男女比例为32:20,年龄区间37~68岁,平均年龄在(52.5±8.0)岁,两组患者从临床资料对比,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神志清晰,沟通顺畅;(3)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同时参与另一研究;(2)配合度较低;(3)妊娠、哺乳者;(4)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遵守医嘱给药,知道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普及健康教育,对不良生活行为进行纠正,避免自杀行为,避免脑卒中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中医护理,内容如下;

1.2.1情志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对患者伤痛充分理解,对患者内心倾诉。同时给予转移疗法,例如参加病友会,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杂志等;另外依据患者“怒胜思、恐胜喜、悲胜怒、思胜恐”的原则对患者进行约束,用人为愤怒敢于制约其过度思虑,对大怒不止患者,应用人为悲忧干预制约等。

1.2.2音乐疗法:依据患者抑郁症候、性格特征等给予音乐调节,例如失眠、焦虑多梦这,可给予节奏缓慢、轻柔类型的轻音乐;悲伤、思虑过度者可给予节奏明快、励志等类型的音乐,30min/次,音量应在4~6db。

1.2.3穴位按摩:对患者实施穴位按摩,穴位选择百合、合谷、太冲等穴位,每穴3~5min/次,每日早晚给一次。

1.2.4康复训练:给予患者早起康复训练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早起肌力:练习床上大小便、拄拐行走等,康复过程中,给予充分支持与理解,逐渐指导从被动接受他人照顾到生活可自理,启发患者可自行思考,加强患者自信心,减轻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抑郁、焦虑情绪越重。

1.3.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我院自制评分表,(1)85~100分为非常满意;(2)70~85分为基本满意;(3)低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①+②)/n×100%。

1.4统计学分析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护理满意度以x2分析,SAS、SDS评分等计数资料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细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细见2。

3  讨论

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 ,对患者预后构成严重不良影响,研究证实PSD是脑卒中致残率、生存率及生存期限的影响因素之一,需要臨床高度重视。

PSD患者存在情绪、性格的改变,同时睡眠质量下降,无法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以及自制能力不断下降,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倾向。中医将脑卒中归属于“中风”“郁证”等范畴,因此中医护理会从情志、穴位按摩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本次结果显示,给予中医护理的试验组,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满意度98.08%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在PSD 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分析原因,情志敢于可针对不同证型患者给予相应情志疏导,并辅助音乐疗法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除外,采取针灸等方式,改善患者睡眠,减轻抑郁症状。

综上,情志护理对于PSD患者具有实施价值,可缓解不良情绪。获取患者认可,适用推荐。

参考文献:

[1] 罗玮,李耘,刘玲.加味涤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NF-κB、miR-146a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 2019, 40(008):1029-1031,1048.

[2]王娟,任荣.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9, 26(004):376-378.

[3] Shen Huafang. 老年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后6个月心理压力的变化及预测因素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035(017):1330-1333.

通讯作者:王婵,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医医学中心。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抑郁焦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效果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02:54
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5:15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修改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4:29
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4:30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1:27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1:00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11:48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德俄“焦虑”波兰右翼新总统
环球时报(2015-05-26)2015-05-26 0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