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丝引线 应时而综

2021-09-10 11:13刘友能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

摘 要: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三应该进行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的群文专题教学。而劝学类文言文既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又能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结合这类文章的特点,采用“以一带多”的框架构建“群文教学”,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劝学;文言文;群文教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6-0068-05

引  言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劝学的内容多有散见,它们分别是七年级(上)的《〈论语〉十二章》《诫子书》、七年级(下)的《孙权劝学》、八年级(下)的《虽有嘉肴》、九年级(下)的《送东阳马生序》,加上部分课外材料,兼具“可议论性”和“开放性”[1]。教师在已完成部分单篇教学的情况下,应采用群文教学,重点强化内容整合和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以提高教学效率。

《送东阳马生序》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单元提示中提及本单元文章均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但只在“学会选择和坚守”方面有内容上的较多联系,不及纵向联系劝学文言文,内容相关点更多,互补性强。而且从这几篇劝学文言文的内容上看,总体上是由少到多、由概述到具体,教师正好可以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整理。从中考复习角度考虑,此时课程的安排还不是太紧,有时间进行详细比对,甚至可以专门安排课时,而这样的一些综合、整理,也能为之后中考系统复习、高中进一步群文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重构和运用语言,使其在文本研读和对比揣摩中促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一、教学阶段一:多重“温故”

语言建构和运用的基础是积累。积累越多,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意义、感情、适用范围等就越熟悉。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能更容易发现这些文言词语的内在规律,并加以整合,进而提高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

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为文言文,其群文“积累”方式有别于其他类群文。文言文除了普通的默读,更注重诵读乃至背诵。这与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也是相契合的。

第一种做法是背诵并整理劝学名句。除《孙权劝学》外,《〈论语〉十二章》《诫子书》《虽有嘉肴》均有“背诵全文”的要求。即使是《孙权劝学》,也有“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这样的成语。这些内容既是富含营养的语言资料,又是“牵丝引线”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好材料,后面才好加工,背诵之后再默写,还可加深印象。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来整理,能集中突出劝学的内容,示例如表1所示。

其中《孙权劝学》可以自选句子填写(附理由),《送东阳马生序》可边教边填或教后补填。最终由语文学习小组评价、初订正,教师定等级、再订正。由此,这个表格就成了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

第二种做法是重温部分课后练习。宜在第一种做法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课外名句仍要求背诵。示例如下。

《〈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第五题:《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收集一些,与同学分享。

《诫子书》课后练习第三题: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第二题: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虽有嘉肴》课后练习第五题: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第五题: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

其中《送东阳马生序》的练习可边教边做或教后补做。

以上除《孙权劝学》课后练习中“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是巩固课内的问题外,大部分是“拓展”与“探究”。而复习这些“拓展”和“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关于劝学的语言资料,加深对“劝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为之后群文教学的综合整理做好相应准备。

二、教学阶段二:上好主课

温儒敏教授提出“1+X”的群文阅读选文模式[2]。 “1”即一篇教材文本,“X”即若干篇课外文本。而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在“1”和“1+X”之间,作为过渡,还应该有“1+若干篇课内文本”或“1+若干篇课内文本+X”等中间类型。

这样的中间类型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它的教学背景内容比单篇教学更丰富,同时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要求又比“1+X”低。它属于渐进式教学的“低阶”,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尽量运用之前准备的劝学名句和课后练习题内容与之“互文”[3],努力构建相互间的联系。但即便如此,教学实践中还是有学生不自觉表现出一些批判类高阶思维的萌芽,而且还能初步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为了验证教学效果,笔者组织了一次对比教学实验。参与教学实验的授课教师均使用教参推荐的教学设计(教参P166~168)。每位授课教师推出一个平行班(实验班)按前文要求准备好后再授课,另一个平行班无以上准备,只是常规授课。经过对比讨论,得出以下共识。

首先,实验班讨论的效果更好。

以教学设计中的“深入探讨主旨”环节为例。

问题:宋濂幼年时求学的条件那样艰苦,他却不以为苦,反觉得“以中有足乐者”,关键在于什么?态度往往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会吗?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的“苦”?

實验班的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博学而笃志”“非志无以成学”“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等更多的例子。因为实验班熟知者众多,共鸣更多,所以讨论得更热烈。

其次,实验班理解的速度更快,更容易突破难点。同样的探讨,实验班学生更多、更快聚焦在“足乐”上。如果内心的“乐”不“足”,是难以消解“缊袍敝衣”“处”众多“烨然”“神人”的自卑等不良情绪,进而“不以为苦”。

再次,实验班学生能够进行更精准的分析、更有根据的推理。实验班有部分学生指出了设计问题的不足:“以中有足乐者”并不意味着宋濂对自己幼年求学的条件均“不以为苦”,否则何来后文“勤且艰”的表达?“不以为苦”的表现“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在文中只针对特定情境。宋濂幼年求学时就有“以为苦”的时候,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等。而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分析,学生中不少人坦言是从有关“志”的名句和练习题中得到的启发。既然“非志无以成学”,从中就可以推理出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各种困难,学习不可能一下子达到“乐之”的程度。文章中讲“余幼时即嗜学”,起点已经很高,也才是“好之” 的程度。还有一些学生也能由此出发并结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等文本推理出吕蒙大体达到“知之”的程度。

“磨刀不误砍柴工”,多一些熟识的经典语言材料,多一些熟练的“拓展”“探究”,课堂上就会多一些语言上的“原汁原味”、多一些语言的敏感、多一些角度思考、多一些丰富的理解。

但学生也有“力有未逮”的时候。看着教参推荐的板书设计(见图1),很多学生心中都有疑问:为什么客观学习条件好了,就一定要努力学习呢?言下之意: 既然条件好了,我就不用那么努力了。有的学生从之前的讨论中得出学习可以有“足乐”,但似乎也很难说服所有人,毕竟大多数学生难以达到乐学的程度。基于此,学生靠自己是很难独立辨析并梳理出个所以然的。这时,教师需要“趁热打铁”,加以引导、补充。

三、教学阶段三:化散为整

既然是有共同议题的群文,往往很有可比性。有时单篇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放在群文中对比更容易找到答案。而教师通过适时提示一些有内在联系的关键词或提示语,可以搭好“支架”,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更快“聚焦”,厘清思路,揣摩规律,从而在更广、更高的维度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甚至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看法。

为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提示语:学习目标、学习条件、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生很容易聚焦到“学习目标”“学习条件”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找相应的语句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有的学生找不到文中相应语句,或者难以发现联系。教师可以提示群文中有一个贴近的可借鉴的例子。

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个例子——《孙权劝学》。吕蒙学习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更好地“当涂掌事”。而据文中所示的“卿言多务,孰若孤”,相对而言,吕蒙学习的时间会比孙权多,因为他这方面的条件比孙权要好。那吕蒙为什么就不会说“不用那么努力了”呢?因为虽然有被迫的成分,更好地“当涂掌事”确实是吕蒙内心希望的和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条件相对较好只是对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回到《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有没有给“马生们”设立学习目标呢?受《孙权劝学》的影响,学生会比较容易想到“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这一句。他们会认为宋濂以排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得到的功名,就是想勉励“马生们”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学习。确实对某些人而言,目标越大,学习动力越大;何况文中的“马生”是太学生,他是有这样的基础和能力的。这在前后逻辑上是讲得通的,但在思维方向上不够明确。难道宋濂学习就只是为了追名逐利?当然不是。否则就不会有“嗜学”“益慕圣贤之道”“足乐”了。特别由“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得出的“精”“业”“成”“德”直接给“马生们”设立了另一种学习目标。

概言之,一种是外在功名利禄,另一种是内心安乐富足,两者可以并行不悖,都是值得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而如果明确了这样的学习目标,“马生们”也不会为了“有凡所应有之书……无冻馁之患”这样的客观学习条件而说“不用那么努力了”吧。如果容易“致书”,求教方便,不用到处“奔走”,生活有保障,就可以减少非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加之一样“专”心,就能更快达成学习目标。这就是良好学习条件对学习目标的促进作用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具体表现。

而之前有“为什么客观学习条件好了,就一定要努力学习呢?”这个疑问的学生可以想一想:我有没有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我是不是把好的客观学习条件当成我的学习目标了呢?概念厘清了,疑惑就能解开。说得更具体些,一个年纪轻轻又有潜质的人,如果不利用好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求得自我和社会的更多认可,反而把基本的学习条件当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求上进,这不就是在“暴殄天物”、浪费生命吗?

有的学生还认为,宋濂给出的外在的学习目标太高了,他们难以达成,感觉没怎么被“劝”动 。其实宋濂在文中一直有意降低外在功名利禄在学习目标中的分量。他的那句话“有内涵”,但也“低调”。他使用“幸”“谬称”等字眼,除自谦外,应该是想尽量减少一部分“马生们”的畏学和功利心理;他在文中更多地方表现了不同于功名利禄的追求,甚至用了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来突出“足乐”。他的本意是想让更多的人专注学习、享受学习,不断追求自我内心的安乐富足;至于能否得到外界的承认,有多少功名利禄,倒是其次的问题了。“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学习目标的树立亦可从中得到启发。

但教学引导应该不止于此,教师还可以结合四个“提示语”让学生对《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进行探讨补充。

《孙权劝学》省略了吕蒙和孙权的学习过程,“自以为大有所益”是孙权直言学习结果,鲁肃“刮目相待”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习很有成效。《送东阳马生序》对学习过程的表述最为充分,具体来讲,学习态度、学习意志最为突出。学习结果提及少,直接表达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等。从其声名地位和马生撰书进谒等侧面也可见。

再次结合四个“提示语”让学生结合群文(主要是剩下的三篇)进行探讨补充:《〈论语〉十二章》中劝学名句主要涉及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诫子书》主要讲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志的问题。其中“淫慢”往往是客观条件好的学生学习中易犯之大忌,“险躁”往往是客观条件不好的学生学习中易犯之大忌。“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从反面讲了不努力学习的结果。《虽有嘉肴》用比喻的方式告诉人们学习过程是美好的,学习效果也是好的,还提醒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身体力行,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时时反省,“教学相长”,不断改进。

以上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进行“及时的意义建构”[4],笔者整理出思维导图示例,如图2所示。

图2

除此之外,在师生互动中,选文课后练习中课外的内容也不时被引进,通过“猜想、求证、探究、创新”[5],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很关键,好教师不仅教知识,而且还教“不耻下问”的勇气、“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宋濂的那位“叱咄”的老师与之相比还是有些距离的。“玉不琢,不成器”,学习就是一个把有潜力的自己“雕琢”成能得到他人认可的人才的“增值”过程。即使像吕蒙那样有被迫成分的学习,也是值得的。宋濂似乎忽视了太学生比他更好的一个客观条件——太学生可结友而学。如果宋濂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独学而无友”,而是有许多“朋”——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犹如现今的语文学习小组),或许效果会更好。

如此训练,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四、教学阶段四:理中见情

意义的“建构”不能缺少情感元素的参与。群文阅读“容易使读者的审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发现迅速进入体验与鉴赏、评价,从而使其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6]。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情感的审美。之前的教学过程也出现过这样的例子,比如对宋濂艰苦学习的同情和对不“叱咄”教师的期待等。在这里从情感的角度对群文再进行一次综合,能让学生有一个更整体的审美印象。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劝学道理他们能理解,但不一定会接受,还是要动之以情。

教师可以提问:你更容易接受谁的劝学?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接受度排序。

谁排名前两位,对此师生很容易達成共识。宋濂最会为被劝者考虑,他把亲身经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马生们”听,甚至经常“贬低”自己,希望“马生们”比自己更强。《〈论语〉十二章》是语录体文章:孔子和他弟子平等地探讨、交流。其内容口语化、通俗易懂,显得亲切,更容易让人接受。

其余三篇就难分伯仲了。《诫子书》是父亲写给孩子的书信,爱之深往往责之切,在语言上多次用否定词“不”和“非”,还强调不学习的严重后果,就怕孩子走了歪路。但有些反讽的是,总有青春期的学生会不买账。《孙权劝学》带有一些威压和强迫,而且学习功利性较重。但孙权的学习方法指导得当,帮助吕蒙树立的学习目标也不高,吕蒙的学习结果也好。关键是吕蒙还能在当中表现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般的自豪和欢脱,不由得让人对劝学者孙权有所敬佩。《虽有嘉肴》或许是因为对象感不强,多是道理的罗列,相对而言最不带感情。但作者逻辑清楚,推理严密,不乏严肃认真,而且能用比喻来进行通俗的讲解,也是为了能让更多读书人更容易接受一些好用的学习经验,从而在学习上少走一些弯路。从这一点来说,读者还是要感恩的。

五、教学阶段五:点明传承

这其实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建构”。它能更好地彰显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坚定文化自信。

在这里,劝学不仅是一类文章议题,还是一种思想主张,更是一种优良传统。而能有这样数千年不断且日渐丰富的传承,原因不仅在于其传承的内容与形式的“优良”,还在于传承者素质和人格的“优良”。

群文中的劝学者都是些什么人?是父亲、老师、上级、长者……他们为什么要劝别人学?相当程度上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为社会。从古至今,学习促进人的发展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同。正是这类人,以典雅、意蕴丰富的文言文为载体将劝学的传统代代相传,直到传至学生的父亲、老师、上级、长者……

结  语

学生现实中关于学习的困惑,能够从这些古人的群文中得到相对系统的解答,而且形式上还是原汁原味的文言名句。这在潜移默化中就实现了一种内容与形式上的传承,甚至突出表现为一种利他高贵人格的传承。劝学文离学生的生活很近。通过劝学文的学习,学生积累、比较、思考、体悟,可以从中挖掘出对学习、成长有益的因素,并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直到有一天,曾经的学生也许会讲述自己在新时代的为学心得,并勉励“后浪”们努力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文献]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2-66.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01):3-11.

〔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载朱立元编《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何立新,王雁玲.基于问题解决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尝试[J].语文建设,2017(02):27-30.

潘庆玉.群文阅读:由链接而群聚,因秘响而旁通[J].语文建设,2018(01):27-33.

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06):44-48.

作者简介:刘友能(1978.11-),男,福建尤溪人,高级教师,福州市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言建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