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方式刍议

2021-09-10 08:01姚艳燕
传播与版权 2021年2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传播公众

姚艳燕

[摘要]收藏、保护、研究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展示与教育是博物馆社会职能的体现,也是将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给公众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目前社会公众获取博物馆的研究成果相对滞后,针对这一现状,文章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探讨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职能;研究成果;传播;公众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定位从“收藏”与“保护”向“研究”与“陈列”转变,再到“传播”与“交流”的拓展,这反映出人们从注重物质财富到文化内涵,再到注重精神需求的不断变化[1]。收藏、保护和研究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展示与教育是博物馆社会职能的体现,也是将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给公众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分析如何将博物馆的研究成果通过更多种方式传播给社会公众。

一、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成果的主要传播方式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以民族文化为专题的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其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研究广西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收藏各民族文物,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维护广西十个生态博物馆,开展世界铜鼓和广西岩画研究,进行广西史前考古和古人类的研究工作等。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团队不断推陈出新,研究成果丰硕,但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研究成果了解甚少。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将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传播给社会公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广西民族博物馆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让观众了解博物馆的研究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以基本陈列为主,临时展览为辅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展览由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组成。基本陈列紧紧围绕本馆的研究方向、藏品类别和社会功能进行,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核心内容,也是向公众传播研究成果的最直接方式。

广西民族博物馆目前的基本陈列有《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该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对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广西以“铜鼓之乡”和“铜鼓大本营”著称,作为基本陈列之一的《铜鼓文化展》则将铜鼓的起源、发展、衰落和再弘扬的过程以及铜鼓从古至今社会功能的转变呈现给社会公众。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中80%以上的壮族人口都聚居在广西,《壮族文化展》极具地方特色,也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并在2014年获得了全国十佳展览。而《缤纷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展现了本馆收藏的各国民族文物,带领观众从展览中探寻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也受到公众的广泛喜爱,展览中的每一个物件都是从老百姓手中征集而来,每一个物件都烙有20世纪的印记,是老一辈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以上介绍的几个展览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像一扇窗口展示着广西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

除了馆内固定的基本陈列,广西民族博物馆还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博物馆进行展览交流。例如,以壮族文化为主题的《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就在国内各大博物馆进行过交流展览。馆内的临时陈列展览,例如《南方来风—越南民族藏品展》通过对馆内越南民族藏品的研究,将越南文化以展览的形式传递给社会公众。与基本陈列展览相比,临时展览周期短,更换频率高,涉及题材广,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及时得到展示和传播,能够满足广大观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结合陈列展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展厅讲解是博物馆最基础、最广泛的社会教育形式。讲解员以展览大纲为基准撰写讲解词,通过对陈列展览的深入解读,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传达给公众。讲解员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复读机”和“传声筒”,而是能够根据不同观众做到“因人施讲”,讲解的内容和讲解重点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观众不同的需求。例如,对中小学生讲解,就应该以趣味的、科普的方式进行;对同行或专家讲解,讲解员则可以灵活地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较深入的解说。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更新,讲解员的讲解词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深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讲解团队坚持每周开展学习交流会,将在讲解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集体收集、相互分享各学科前沿动态,从而提升讲解员的知识储备,在讲解过程中不但能够做到“问不倒”,还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现给观众,让即使重复观展的观众也能够获取新的知识。

结合陈列展览,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为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也是传播博物馆研究成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譬如,广西民族博物馆根据《壮族文化展》举办了适合小学生的“闯江湖,救三姐”的社会教育活动;根据《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的系列展览出版了展览图录;根据展览中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非遗传承人来到展厅中进行活态展演等。

广西民族博物馆根据本馆的特色和研究方向,立足展览内容本身,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教育活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将博物馆研究成果以科普的形式传播出去。

(三)影像记录文化,传播研究成果

从2004年起,广西陆续建成了10个生态博物馆,并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展示与研究广西民族文化与历史的中心,即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的“1+10”模式的生态博物馆工程,将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站和研究基地。广西通过建设博物馆网络的模式,有效地将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研究、传承和展示。基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上,2006年开始,广西民族博物馆首先在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开展了“文化记忆工程”项目,研究者利用摄像机和剪辑软件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民族志影片的形式记录下来[2]。到2012年,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的方式将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给社会公众,加深了受众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印象。同时,广西國际民族志影展的创办,也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及地区提供了一个关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像纪录交流平台。

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的这些影片集结了国内外摄影者和研究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记录和研究,并且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影视厅常年对观众进行公开播放,获得良好反响。

(四)利用媒体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

当今的信息传播媒介不再是单一的报纸、杂志、电视等,而是通过各种传播形式的叠加与融合,将所有信息接收、表达方式和形态完全一体化,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在推动各种传播方式融合的同时,也扩大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3]。

在全媒体背景下,广西民族博物馆充分利用《南国早报》《广西日报》和南宁广播电视台、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将博物馆的活动、新展以及最新动态向公众进行及时的宣传。

同时,广西民族博物馆运用官方微博、微信和官方网站、馆内显示屏等新媒体及其手段,同步发送博物馆的最新动态。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公众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接收到博物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可以进行交流和互动。另外,数字博物馆作为传统实体博物馆向外的数字化延伸也是一大创新举措。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官方网站上,其借助于全景拍摄、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媒体技术,在虚拟展厅里将文化遗产信息可视化,从而实现数字博物馆的呈现与传播价值。如今博物馆的智慧化发展,为博物馆研究成果的输出和公众参观体验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五)出版学术刊物,传播科学思想

学术期刊传播的内容即为科研成果,与其他面对面的交流或口口相传的方式不同,它主要是将研究者的思想精华以文字作为载体,进而传播给公众。与其他科普性的传播方式相比,学术期刊更偏向学术理论的传播,对研究者新的发现或学术观点阐释得更为深刻[4]。

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博物馆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研究为主要内容,创办了学术年刊—《民博论丛》。此刊不仅为博物馆行业的研究人员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提升了广西地区博物馆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学术期刊内容主要以学术论文为核心,而学术著作则是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更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后所得出的研究成果。这对社会公众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广西民族博物馆已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广西客家民居研究》《广西铜鼓精华》等。博物馆编著的学术刊物不仅加速了学术研究进程,也有效地将文博领域的研究者、研究成果和社会公众连接起来,是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六)开展学术分享,促进学术交流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学术交流主要分为馆内研究成果汇报和馆外的学术交流。在2013—2016年,馆内研究成果汇报较为活跃,基本1—2个月举办一次,主要以博物馆各个部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汇报内容。在年终,馆内的研究人员又以全年的研究成果作为报告题材进行交流和分享。而馆外的学术交流主要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包括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并让研究人员以“走出去”的形式进行交流。同时,开展的交流会和举办讲座的信息及其内容会以新媒体形式传播给公众,拓展受众群体。通过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研究者不仅可以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播出去,也能听取同行意见,从而开拓研究者的思路。另外,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官方网站上,博物馆还将行业学术热点以及博物馆科研项目、研究进展及其最新科研成果,以网络论坛的形式常年对公众开放和介绍,以此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七)开发文创衍生品,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博物馆围绕藏品和展览陈列,通过开发文创衍生品,使博物馆的研究成果更加贴近公众的文化需求,从而发挥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社会宣传教育职能[5]。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少数民族元素开发的丝巾、12个世居民族娃娃等文创产品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目前在國内,考古盲盒已成为网红文创产品,其发展迅猛,甚至一度无法满足公众的市场需求,这说明公众对博物馆文化需求正在日益提升。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将会成为传播博物馆文化和成果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应对方式

通过对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博物馆行业中研究成果的传播滞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式,笔者简要提出以下观点。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研究成果最直接的展现,但是基本陈列具有的展览制作周期长,投入大,并且持续时间长、更新慢的特点,使得最新研究成果很难在基本陈列中得到体现。由此,临时展览周期短、更新快、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弥补基本陈列的不足,其作为研究成果展示的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展览更新,吸引公众关注与观展。同时,讲解员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而讲解员知识的及时更新将有助于通过讲解来传播博物馆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博物馆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和创办学术期刊,并以此作为研究成果传播的基础,这一方面在使讲解员获取新知识、提升学术储备的同时,强化了讲解员作为传播博物馆研究成果的媒介的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术交流,有利于传播博物馆学术研究成果,提高学术影响力。另外,有效运用媒介融合,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真实和直观的观展体验,从而让博物馆最新成果的内涵更好地被人们所认知与理解。这对博物馆研究成果的传播也具有重大意义。总之,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向公众传播的方式不是单一的、片面的,而是通过多方面、多渠道方式,让公众获取新知识,进而更有效地体现博物馆研究工作的价值,促进博物馆研究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J].中国文化遗产,2011(01):8-25,6.

[2]王玉成.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文化记忆工程”的推广实践——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例[J].民博论丛,2019(00):210-217.

[3]程希.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现状分析——以湖北省博物馆文化发展为例[J].北方传媒研究,2019(06):83-86.

[4] 张晓云.期刊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7(03):149-152,156.

[5] 杨文英.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首都博物馆论丛,2020(00):149-154.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传播公众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