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丽
1 短道速滑与核心力量
1.1 核心力量训练的原理
“核心”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即肩、髋关节中段部位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核心力量是指核心区所有肌肉的力量,具有稳定人体“核心区域”、运动中人体重心转移、力量传递的重要作用。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
1.2 核心力量在短道速滑运动中的作用
1.2.1 增强核心部位的稳定性
短道速滑作為一项以速度致胜的竞技项目,其成绩主要取决于专项运动技术和体能的分配。根据物力学原理,在运动过程中蹬冰腿在蹬冰时地面产生一个向前向上的力,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性,其他关节部位要产生一个相反的转动力以达到持续运动的功能。蹬冰腿滑动过程中,核心大肌肉群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和保持持续的运动能力,髋部、骨盆部维持平稳向前运动的能力,上肢对身体稳定性、协调性起到平衡作用。
1.2.2 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强大的核心肌肉群能够保持躯体在运动过程中储存能量,尤其是在滑行过程中帮助支撑腿和上肢处于放松的状态,仅运用相适应躯体运动的能源避免无效能源的释放,在交替蹬冰滑行阶段,核心肌肉群发力,将能源传递至下肢肌肉群,膝踝关节依次发力,提高蹬冰做功功率,增强蹬冰效果,减少能源的损失。
1.2.3 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竞技运动的训练量大,对身体各方面要求较高,尤其在短道速滑竞技项目上,对全身肌肉要求较高,但是有一些教练员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忽视了对深层小肌肉群的练习,深层小肌肉群除了有控制精细动作的作用外,对身体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小肌肉群开发全面且深刻,具有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2 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2.1 髋部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
髋部肌群作为核心肌肉群的中心部位,可分为:动力肌群、控制肌群、紧固肌群,它们共同作用于髋部连带腿部、膝关节的加速运动。在扎马步时,左右腿分别垂直左右移动并下压,膝关节稍内扣;在墙面处或压腿栏杆处双手扶辅助物做斜撑高抬腿练习,左右腿交替重复高抬练习等。以上核心区域动作重复20次/组,运用间歇训练法进行练习,保证训练过程中髋部的稳定和肌肉的紧张度提高髋部力量。
2.2 躯干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
躯干肌肉群包括上肢肌肉群、下肢肌肉群,这些肌肉群支撑着身体姿势、运动能力和专项能力的各个环节。训练方法有:在仰卧姿势的基础上,肩脚着地臀部起、肩脚着地膝盖夹球、肩脚着地臀部起两膝盖外扩,同侧单肩脚、臀部起,此姿势两腿交替进行;双手交叉放置于胸前,两腿交替完成离地收蹬动作,以上动作练习时保持姿势时间循序渐进。
3 青少年短道速滑核心力量训练注意事项
3.1 静力性与动力性力量训练相结合
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蹬冰阶段发挥动力性力量,在支撑阶段发挥静力性力量,这样特殊的运动结合方式要求教练员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及不同做功方式;离心收缩、向心收缩、等长收缩、超等长收缩等都要通过不同的项目来进行训练,保证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肌肉力量运用自如,展现最佳运动技术。
3.2 核心训练与专项训练分配合理
在运动员运动生涯中,专项训练量的增长带动了核心力量训练运动负荷和强度的增加,但是在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是作为一种辅助的训练手段,要与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特征相结合,也可运用“旱地化”的方式进行技术的训练,可以即使更正运动员的错误技术动作,增强运动技术的认知。
4 短道速滑核心力量训练方案制定的原则
4.1 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青少年的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还肌肉发育还不是特别完善,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难易程度,结合青少年个人情况,训练内容从简至繁、由易到难,训练环境从稳定过渡到不稳定,训练内容从少向多转变,训练负荷、训练量、练习密度依次递增,避免造成运动损伤。
4.2 与专项相结合原则
青少年短道速滑的核心力量训练应与短道速滑的项目相结合,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要针对不同年龄阶层、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员制定相匹配的训练方案,在此方案制作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名青少年的特点和身体情况,因材施教,密切关注青少年运动员各阶段的训练情况,及时记录并与前几阶段作对比,提高运动成绩。
5 结语
在提高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中,要充分遵守青少年的生长规律。在训练中有效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大、小肌群的有效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动力性与静力性训练相结合、专项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分配比例合理,采用循序渐进和适用于青少年训练的原则,促进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增长。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