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刚 田小静 张海洋
1 传统养生“治未病”思想与终身体育融合的意义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体育锻炼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贯彻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其概念的形成是在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基础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终身体育”便随着终身教育孕育而生。
1.1 融合是个体发展的需要
传统养生“治未病”思想可以在人们终身体育的过程中,指导人们在复杂的环境和不同的阶段进行科学的养生、健身。医学研究已证实“未病”之一的肥胖与糖尿糖、冠心病、高血压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些疾病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体健康意识薄弱和行为方式的惰性问题。所以,个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治未病”的意识和终身体育来护航!
1.2 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不利冲击,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方面社会、家长普遍对他们智力发展期望很高,另一方面,他们对“治未病”思想理解肤浅和终身体育的严重缺失,造成青少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形成了“头重脚轻”畸形发展现象。
2 传统养生"治未病"思想对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
传统养生"治未病"思想,它提示人们重视养生不要等身体出现亚健康或疾病了才开始,正如《黄帝内径》所说,如果人感觉渴了才想起来打井,恐怕就晚了!“未病”是一个古老的医学概念,“未病”即“疾病未成”,也指体内已有病灶但尚未发展致病的身体状态。防“未病”已成社会关注问题,而传统养生“治未病”的思想:一是强调“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用调摄精气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方法,提高人体抗病力,防病于未然。二是强调“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指示人们一旦发现疾病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或发生并发症。三是强调“愈后防复,除邪务尽。”指示人们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医治一定要去根。
3 终身体育“治未病”是药物不可替代的
3.1 终身体育是保证人们健康的“廉价药”
3.1.1 终身体育“治未病”能保持生命活力
其实,终身体育是一种意识和坚持,当你以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对待的时候,你的身心正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而这些活力是医药给不了的东西。《科学》杂志曾刊登一组数据,显示终身体育和缺乏运动的人各种患病机率:
3.1.2 终身体育“治未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面对新冠疫情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讲过,“最有效的药物就是人的免疫力”,“运动、营养、免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关系,就能增加机体的适应能力。所以适度、有规律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使人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多、功能增强,清除病毒的能力增强。反之不科学的运动会降低人体中免疫细胞的数目及免疫活性,引发过度炎症,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或受抑制,从而降低机体抗病能力。
3.2 终身体育“治未病”能促进心理健康
实践证明体育运动是最科学的心理减压方法之一。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减压作用也各有所侧重。如传统养生的太极拳、八段锦项目,可以让人们心平气和、恬静自然;中长跑、马拉松项目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品质;三大球项目可以培养人的竞争、团队协作意识;拳击、散打项目可以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品质。终身体育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和自信,人们融入其中后能扫去孤独、忧郁、悲观等不良心理的阴霾,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而提升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 終身体育应融入传统养生“治未病”的理论精髓
4.1 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要宜早不宜晚
通过理解传统养生“治未病”的理论精髓,本文认为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和运动行为的开始要宜早不宜晚。当人们还没出现亚健康或病症时,就应该有防病于未然的意识和体育健身的习惯。即便是出现了如肥胖、高血脂等“未病”症状,此时开始科学的运动也不算太晚,可以通过恢复调理,防止病情加重。《黄帝内经》曰:“上工救其萌芽,中工治已病,下工救其已成。”从治愈率上“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病毒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上工救其萌芽”,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反观欧美等国贻误抗疫大好时机,只能“下工十全六”大大增加了死亡率。
4.2 终身体育应顺应自然培养正气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指出人要积极主动顺应自然,融于大自然中,使生活起居、饮食、锻炼、情志各方面与四时寒暑、昼夜交替的节律相适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出人体要养正气才能增加抗病力,使病邪不能入侵。正气也称阳气、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正气足则人的精气神就好,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强,就能抵御外界的病毒,从而实现"病安从来"。所以,终身体育要根据不同季节、温度变化,如选择宽松、保暖、透气的运动服装;选择在早晨阳气上升时,练习太极拳、慢跑等项目锻炼,如果不分时候、不讲科学一味地大运动量、大强度就会伤其正气而达不到健身的目的。
4.3 终身体育要动静结合劳而不倦
终身体育要遵循传统的养生思想,健身时应做到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是指一张一弛,一武一文,一阳一阴,和谐融合,才符合健康的养生之道。大量研究已证明,许多追求运动极限水平的运动员并不是真正的健康者和长寿者。所以,健康与延寿不但需要动,而且也需要静。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才是科学的健康之道。
5 结论与建议
人类的健康发展是人体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我们把传统养生文化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当成人们健康的内因,把终身体育行为作为人们健康的外因,终身体育要能适应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在继承发扬挥传统养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要不断地更新健康理念和方法,增加人们对传统养生文化的认同感。具体来说,一是多渠道加强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宣传。政府加大对养生文化传播的支持,利用多媒体手段,请专家、学者、明星传播传统养生文化在终身体育中的价值。二是健康养生和终身体育的宣传要贯彻到大中小学生至中老年各个年龄段中。在学校、公司、社区举办相关的传统养生知识讲座和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三是多宣传、普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兼顾的运动。人们的意识决定了人们的行动,本文相信只要祖国传统养生思想与终身体育和谐融合,在新时代一定会给人们的健康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RF-BR-19-008B)。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