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视域下时评类自媒体疫情传播研究

2021-09-10 07:22陈家玮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时事评论自媒体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国内各类媒体积极响应,贯彻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引导舆论、安抚民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选取时评类自媒体《睡前消息》在疫情期间的有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建设性新闻为主要理论,采用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时评类自媒体在疫情期间进行的建设性新闻实践的主要特征及优化路径。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睡前消息》;时事评论;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100-02

一、引言

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发源于西方的新闻理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鼓舞人心的积极叙述为主要内容[1]。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疫情给了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机会,以《睡前消息》为代表的一批网络自媒体发挥自身优势,贯彻建设性新闻理念,与主流媒体错位互补,纾解受众怨气和怒气,激发受众积极乐观的情绪,努力缓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力量,为伟大抗疫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自媒体时评节目《睡前消息》

(一)《睡前消息》和马前卒

《睡前消息》是观视频工作室出品的一档自媒体性质的时事评论节目,该节目以哔哩哔哩为主要播出平台,于2019年7月12日开播。《睡前消息》的主要形式是主讲人口播近期热点新闻并进行评论,同时辅以图片、视频画面作为补充,议程设置包罗万象,涵盖了国内外时政、财经、军事、科技、民生等多个领域,单期节目平均时长在15分钟左右。

《睡前消息》制作团队有约7名成员,其主讲人是马前卒。马前卒本名任冲昊,1981年生,河北平泉人,大学就读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后入职苏州交通设计研究院任工程师,不久转行媒体,任观察者网记者,后创立马前卒工作室,擅长运用工科思维结合马克思主义对时事热点进行剖析[2]。

(二)《睡前消息》的影响力

《睡前消息》的播放量和影响力在同类型节目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0年11月初,《睡前消息》的发布账号观视頻工作室的哔哩哔哩账号粉丝为354余万。数据显示,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1月底至3月初,有9期节目播放量接近或超过了100万,其中83期达到了约413万。《睡前消息》部分节目实现了“出圈”。《睡前消息140期:亲眼看看独山县怎么烧掉400亿》拍摄贵州省独山县斥巨资建设的“天下第一水司楼”等烂尾工程,迅速引发网络舆论,相关舆情在哔哩哔哩、微博、知乎等平台快速发酵,微博话题#独山县#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高达4.6亿次,讨论量超2.6万次。

三、疫情期间《睡前消息》的建设性新闻实践特征

(一)解释报道框架,去情绪化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撕裂社会伤口、放大社会风险的网络热点事件,观视频工作室《睡前消息》贯彻了频道口号“理性观世界,自信看中国”,坚持理性思维,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去情绪化地进行建设性的解读分析。1月中旬,武汉百步亭社区举行了“万家宴”引发众多网友的责难,84期《睡前消息》详细介绍了百步亭社区是由企业和基层党组织相结合的特殊管理体制,在疫情时期举办“万家宴”是错误的,但百步亭社区后续防疫工作表现出色,该社区的管理模式可圈可点,是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积极探索。《睡前消息》坚持理性、去情绪化思维,挖掘新闻事件深层,平息受众的怒气和怨气,缓解社会矛盾,并从相关事件衍发对基层治理的思考和讨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恢复性叙事,弥合群体裂隙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上各类疫情报道的狂轰滥炸,导致很多受众心中恐慌情绪上升,瘟疫固然可怕,但“情绪瘟疫”同样应当重视[3]。《睡前消息》通过恢复性叙事,及时介绍各地抗疫工作出色的典型案例,挖掘暖心的抗疫故事,弥合群体裂隙,恢复受众信心,给受众带来信心。3月,世界各国疫情开始加剧,不少中国留学生陆续回国,其中有部分留学生不配合国内工作,引发了网民对留学生群体的质疑。91期《睡前消息》表示对于近期归国的中国公民,既不用特殊对待,也不要歧视,并指出留学生群体也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睡前消息》的恢复性叙事报道对于弥合群体裂隙、鼓舞抗疫人心的士气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三)立足未来,提出前瞻性解决对策

建设性新闻不仅需要关注当下的新闻,更需要具有前瞻性。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媒体发声必须理性、慎重,这对撰稿人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睡前消息》的主讲人马前卒经常提出自己对某个社会热点的解决方案,疫情期间,马前卒提出的部分建议在节目播出后不久,有关方面就施行了相似的政策。79期《睡前消息》认为部分地区奖励医护人员子女择校权不妥,应该改为奖励现金,给多倍工资,引发了网友争议。2月2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领导小组印发文件要求给予一线医务人员3倍工资,两倍临时性补助,烈士医务人员子女享受入学升学优待。

除了具体的建议外,节目也经常强调一些观点,如反对的意见再强大也不如建设性的意见、公开谣言进行批驳才是真正的辟谣等。由于自媒体的局限性,《睡前消息》无法像主流媒体一样联合政府和市民举办线下活动进行问题疏导,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较弱,但立足未来视野下的前瞻性评论对于开启民智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四、《睡前消息》建设性新闻实践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信源权威和专业智囊把关

信源权威性不足是自媒体普遍存在的缺陷。《睡前消息》节目信息主要来自二手甚至三手材料,缺乏第一手采访资料,节目组人手和精力也非常有限,这些情况造成部分节目内容引发争议。76期节目在武汉软件学院清理学生宿舍问题上调查不完善,点评偏颇,引发了许多大学生受众的反对意见和持续争议。在自媒体能力有限的客观条件下,确保信源权威可靠是当务之急。

同时,节目组工作人员以青年媒体人为主,缺乏医疗、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在输出观点时常显得“底气不足”,甚至出现谬误,节目组不得不在稍后的节目中道歉。需要指出的是,观视频工作室另外的几档时政节目是以高端智库学者为核心量身定制的,工作室与诸多学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睡前消息》应加强与上述专业学者及其团队的联系,以审核把关、出镜互动等形式提升节目的权威性,确保内容供给质量,同时也应注意和其他节目的差异化发展。

(二)借力融媒体技术改进节目形式

《睡前消息》节目组的主创人员以文字工作者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节目形式仍然停留在“读稿子”和“给稿子配图片”的初级阶段,节目组通常只在上海的工作室内录制节目,形式以主讲人口述为主,辅以视频资料或者图片,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信息来自声音,画面信息量较少,容易让受众产生枯燥感,不利于传播效果的扩散和节目的长远发展。

疫情期间,中央主流媒体采用慢直播、Vlog、原创MV等多种轻松活泼的形式,疏导公众情绪,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以网络为主阵地的自媒体,更应发挥自身优势,在建设性新闻实践中应借助AR、VR、直播等前沿技术增强沉浸感,使用数据可视化、无人机航拍等丰富节目表现形式,避免长篇读稿带来的疲劳感。《睡前消息》在暑期推出了两期外景节目,一期实地探访大兴土木后烂尾的贵州省独山县,一期跟拍疫情影响下上海普通外卖骑手工作的一天,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在形式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协调商业营销和建设性新闻之间的敏感关系

由于部分建设性新闻提出的方案来自知名企业,使得部分建设性新闻和商业营销软文的界限变得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受众质疑,损害了媒体自身形象。而自媒体本质上是商业媒体,商业推广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一环,这其中的矛盾值得深思。

2月10日的《睡前消息》介绍了部分行业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减小了传染风险,其中提到了上海部分高校和社区使用菜鸟的无人车进行快递包裹配送,有受众结合往期视频内容质疑节目组是在为企业进行营销推广,将公关营销软文伪装成建设性新闻,过分夸大部分特定企业行为或产品的积极因素。

节目组是否和有关企业进行商业合作不得而知,但节目组应当在具体内容中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向受众明确建设性新闻和广告营销的界限,避免混淆。对于商业推广内容,采用更为灵活有效的模式,学习如《回形针事务所》等其他自媒体经验,如开设专题附属节目,将广告做得精致,这对于广告主、自媒体工作室、受众而言将是三赢的局面。

五、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突发性、未知性等特征,同时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给抗疫大局增加了不确定性。《睡前消息》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时政评论节目,提倡唯物主义、实事求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理念,在此次疫情报道中发挥自身优势,与主流媒体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通过解释报道框架,对各类舆论热点事件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引导受众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缓释社会矛盾,同时提出面向未来的可行性建设性方案,彰显了建设性新闻的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自媒体工作者需要提升职业素养,加强信源权威,邀请专业智囊把关,改进节目形式,并适当协调好商业营销和建设性新闻的敏感关系,在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建设性报道中更好地发挥自媒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常江,田浩.从数字性到介入性:建设性新闻的媒介逻辑分析[J].中国编辑,2020(10):23-28.

[2] 马前卒.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18年1月讲稿整理[EB/OL].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 p/32925423,2018-01-14.

[3] 刘涛.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十大文化现象解读[EB/ OL].中国大学MOOC,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 JNU-1206589806,2020-03-02.

作者簡介:陈家玮(1994—),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时事评论自媒体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