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法探讨

2021-09-10 05:43杨亚玲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杨亚玲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提出了要加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学校教育培养工作的重点。所以我国小学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为了获得效果明显的教育培养成果,应该主动培养小学生数学的积极心理品质,进一步的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认知能力。本文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提高小学生数学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拥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便会提高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充满学习动力。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积极心理品质,才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可以将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较大程度上减少数学的学习难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推进教学和学习的共同进步[1]。

一、小学生数学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最突出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比较强,而且小学数学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小学生群体虽然好奇心重,但是想象力和理解力较差,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数学学科与小学生之间的矛盾。所以在现实数学教学中,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促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展示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的学习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使他们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水平,解决小学生学习数学相对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不断增强其自我发展并提升自我,从而让数学水平得到较高程度的提高,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强化[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

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机械性的接受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无法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學习过程中有效的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而且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到枯燥,导致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和兴趣,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对数学课堂气氛进行营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保持课堂的处于自然轻松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语言上感染小学生,提高小学生对课堂的关注程度,促进其可以再轻松愉快的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较高程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社会经济提高,而且还对教育带来了巨大改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小学教育方式的局限,全方面的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可以构建出具有动态感和立体感的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向小学生群体展现数学特有的魅力,较高程度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数学教师可以减少数学课堂的枯燥性,为学生展现更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以往学习程度较难的数学知识进行动态化分析,让小学生对其理解的更透彻,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进行数学图案内容讲解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展示,让学生对这些图案有更直观、全面的认识,帮助小学生轻松掌握数学图案知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

(三)丰富课堂内容

由于数学是复杂的符号、数字等知识构成的,所以比较使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中产生枯燥感,而且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这无疑给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较高难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材的学习质量,丰富对数学教材的内容设计,把数学理论转变的更具体化、生活化,通过对教材进行多样化的编写,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遵循小学生成长的规律,对数学知识的难度进行适当选择,简化数学概念,提高小学生对其的参与度,增强课堂信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积极心理。教师要积极的观察和发现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并且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效率[4]。

(四)培养和谐师生关系

据研究调查表明,小学生喜欢一门课程的主要原因就是喜欢这门课程的教师,所以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提高小学生对数学教师的喜爱从而促进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喜爱,教师要真正发自内心的对小学生进行关心、喜爱、爱护、尊重,得到小学生的喜爱,真正程度上做到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习进行严格要求,更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其的良苦用心,要对学生以表扬为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关爱,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积极心理品质。

(五)利用课堂游戏

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爱玩的天性,围绕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游戏,真正进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浓厚快了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数学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有效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积极心理品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际教学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数学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大作用。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小学生更有效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伟.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J]. 散文百家,2021(12):283.

[2]王东梅. 浅谈积极心理品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 新课程,2020(35):231.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