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摘要:在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而且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将微课设计这一教学手段应用到数学这门基础学科里,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微课设计,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数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合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的特点,将微课设计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数学教学方式,会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也没有参与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和综合水平的提高。因此,将微课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营造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和探索,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小学数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微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通过进行微课设计,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上一些令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或概念进行整合、简化,让这些知识映射到微课视频或者图片等形式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讲授长方体这一课中,教师通过微课设计,将长方体的样子、组成长方体的方式、从各个面观察长方体时所看到的图案等利用微课视频展现给学生,不仅方便学生对长方体知识的了解,还帮助他们锻炼了空间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终目的是要培養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阶段,因此要重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将微课应用到数学课堂中,可以很好地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对教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微课设计及教学策略
1.微课在课堂教学前的应用
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往往都会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作业,但是主动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较少,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课上不知道老师所讲具体内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在课后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听懂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呈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微课设计,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本节课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习这些知识的用处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发现自己在看视频的过程中的疑问,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课堂中,可以有效得到问题的答案,并纠正一些对知识的认知错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1]。比如,在进行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播放有趣的动画,介绍因数之间的关系、倍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有关因数和倍数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为之后进行课堂的正式学习做好准备。
2.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对于当前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而微课的特点就是整理提炼出知识最精华的部分,并在短时间内展示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知识更便于理解应用,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达到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2]。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进行百分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展示比例的应用,比如价格增长率、种子发芽率、产品合格率、回答问题的正确率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增强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3.微课在教学后的应用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学生通过复习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但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对知识点仍旧不理解,题目仍旧不会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用微课引导学生复习,对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3]。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将微课设计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进而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知识,达到学生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玉春.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研究[J].学周刊,2020(11):35-36.
[2]王培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2):133-134.
[3]虞晓笛.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