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莹
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学科的项目规则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公平公正意志品质和坚持不懈等体育精神。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在体育后进生的转化上,更应使其克服自身内因,帮助调整外因影响,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1 “核心素养”背景及概念
“核心素养”概念源于西方,研究中提及:主要是从人与工具、人与自我、人与社会3个维度构建九项核心素养体系,指出“核心素养”是指涉及多个生活领域的且能够促进健康生活和培育全社会的重要因素。
“核心素养”在北师大林崇德教师课题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包括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三个维度六大素养(人民教育,2016),这标志着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将“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有机的结合,从国家层面上完成了培养未来人才的顶层设计 。
2 “体育核心素养”具体内容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新时代国家层面的核心素养制定了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
3 体育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体育同其他学科一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各方面水平与班级同学出现一定差距的学生,这部分同学的体育能力、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也与体育教学不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或是体育不能达标的学生可称之为“体育后进生”。
3.1 客观原因
3.1.1 家庭因素
父母都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课堂范围内的效果远远不及父母言传身教,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引导作用并不是要求父母在体育运动方面拥有多高天赋,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健康行为的养成,一颗热爱体育运动的心。家庭不和谐因素亦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偏激,缺乏安全感及自信心,此类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方面会不善于表达内心想法。
3.1.2 学校及教师因素
有些学校体育器材及硬件设备配备不齐全,或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在课堂设计以及语言表达、对待后进生态度等方面因素均有可能造成班级体育后进生的产生。
3.2 主观原因
3.2.1 体育学习动机不足
眼看当下初中学生升学压力日渐增大,加之部分家长的错误引导及不重视,导致部分学生严重忽视了运动时间。同时,他们对开展体育学习和日常体育锻炼的目的及重要意义不能形成正确认识,从而导致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及体育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3.2.2 自身缺乏自信
“体育后进生”多数是因为性格内向,身材比例不均,且不善于表達内心想法,缺乏自信。如若教师设计相关竞赛内容,此类同学则会因动作技能掌握较差而影响本组竞赛成绩,从而导致自卑和退缩,由此开启恶性循环模式。
3.2.3 意志品质薄弱
体育是一项集速度、耐力、力量、平衡、协调等素质于一体的运动,体育后进生往往会因遇到技术动作较难、持续时间较长、较单调的项目时而难以坚持,将自己与集体荣誉相脱离,怕苦怕累缺乏毅力。
4 “核心素养”与体育后进生的转化相契合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在体育后进生的转化上,更应由浅入深慢慢渗透,使其克服自身内因,帮助调整外因影响,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4.1 转变观念提素养
从外部因素出发,教师尽可能帮助学生排除不良因素的影响,转变家长体育运动观念,强调陪伴及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从内因出发则需要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自觉自信主动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4.2 激发兴趣转主体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使后进生自主的喜爱体育运动,才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运动中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及整体参与度。
4.3 合作互助创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互助练习,学生既是“师”又是“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提高后进生运动技能的完成能力,增强同学间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4 渗透德育促品格
体育课堂虽不是德育课堂,但是体育运动对于一个人思想品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合作精神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教师更应在体育教学中认真落实核心素养,特别是体育品德方面的培养,对后进生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这样才能从体育方面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结束语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以“以人为本”为主线,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师要充分重视体育后进生的转化研究,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而达到提高全民族体育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