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高输电线路基础作业的施工效率,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可靠。在常规输电线路施工中,针对马兰黄土土质特点,经多方了解和比较,可采用机械式洛阳铲配合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进行基础施工。
1、研究目的、用途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研制出一种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用于线路工程基础施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快速可靠完成基坑开挖土清运。
2、主要内容
为保证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出土效率,利用已有机械式洛阳铲设备,将该设备的出土装置铲车”进行改进,研发出“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配合小斗车出土,提高基础开挖速度,降低安全風险,减少开山修路工作量与成本,避免造成环境破坏与水土流失。
从“安全、环保、高效、高质量”的角度出 发,结合鹤岭~民丰双回开断环入湘潭西变500千伏线路工程等工程实际,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设计、改进等工作,研制出机械式洛阳铲“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在基础开挖施工时,采用移动出土装置提高基坑开挖施工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风险,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技术方案、方法和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是先对基础施工中采用机械式洛阳铲开挖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构思出解决方法,然后根据拟定的解决方法,分析出相关功能需求,以及实现这些功能 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再针对这些技术难题一一提出实现途径,然后初步设计出本装置的整体构架,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最后进行组装、试制,完成原型机的制作后,在各项目推广,对其应用效果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验证。
4、主要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4.1 主要技术路线和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研制出“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用于输电线路工程基础开挖施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快速、可靠完成基础开挖施工。 研发出“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配合小斗车出土,该装置由“槽钢轨道”、“移动式固定小车”、“钢板”三大部分组成。该出土装置的改进,使其他没有道路的塔位也可以使用,大大提高了基坑开挖的速度。并将该装置应用于工程实际,对其性能、效果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考查其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预期工作目标是:
1、实现解决小型铲车不能到达桩位,无法使用机械式洛阳铲开挖问题,提高基础开挖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开山修路工作量与成本,避免环境破坏与水土流失。
4.2 工作思路
1、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首先需要完成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设备组成单件确定,包括两条平行铺设于桩孔开口处的滑行轨道、滑动安装在滑行轨道上的轨道小车以及设置在轨道小车上的转运斗车,轨道小车滑动带动转运斗车移动至桩孔上方。轨道小车包括分别与两条滑行轨道配合的滚轮组件以及固定在滚轮组件上的平板车架。在所述平板车架上设有用于防止转运斗车移位的限位杆。为进一步防止转运斗车移出平板车架,所述滚轮组件的滚轮上设有脚刹。为方便转运斗车驶入平板车架上,转运斗车置于轨道小车上且转运斗车车轮的轴心垂直于滑行轨道布置。在两滑行轨道的端部间连接用于保证其平行度的撑杆。撑杆由开口朝下布置的槽钢制成,在撑杆两端开有与滑行轨道对应布置的卡槽,撑杆通过卡槽可拆卸的卡装在两滑行轨道间。所述滑行轨道由开口朝上布置的槽钢制成。
课题组寻找多家电力器材、五金厂家进行材料的选型,因本装置的设计思路按轻便、经济型考虑。因此通过多方对比决定选用百源电力器材河间有限公司生产的工具。
5、创新点和取得的突破
机械洛阳铲“轨道式移动出土装置”的研发主要先进性和创新性如下:
从根本上解决了原设备受道路影响的限制,只要土质为黄土的塔位,均可使用该设备进行基坑开挖,即经济、快速,又安全。
6、项目取得的成效
对行业技术进步、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意义以及获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成果主要适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中基础施工作业,因其安全高效、保护环境、操作便利、移动便携、提升工效等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该成果已在鹤岭~民丰双回开断环入湘潭西变500千伏线路工程中应用良好,成效显著,并将在后续中全面应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庆林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DL/T 5168-2016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3]GB 50233-2014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4]Q/GDW 11957.2-2020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线路
作者简介:田琛(1993-),男,籍贯:湖南常德,名族,汉族,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