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 周朝霞 邓玉凯
【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護理,观察组接受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45.4±5.5)分、情绪功能(48.4±4.7)分、社会功能(49.0±2.3)分、角色功能(53.0±3.2)分等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共情护理;抑郁症;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71
临床上,抑郁症是发病率较高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显著而又持久的情绪低下,患者会出现自残、攻击甚至自杀等倾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迄今为止,尚无治疗抑郁症的特效药物,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为探究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与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2)患者认知能力正常,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3)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与此同时,排除智力低下、合并严重恶性疾病、资料不全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16例,女19例,患者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46.8±4.3)岁;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47.4±3.9)岁,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以及日常的生活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
1.2.2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共情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走进患者内心。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性格等基本情况,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积极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掌握患者的主诉。在这一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患者主诉,时刻关注患者表情与心理,在增强患者情绪敏感性的基础上,优化共情效果。护理人员需要认真、耐心,让患者产生信任,在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明白患者的意思时,可以多使用“我觉得您”“您的意思是这样吗”等引导性的语句,更好地引导患者思考和表达。(2)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感受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和心理状态,指导患者直面内心,针对性对患者进行疏导,让患者意识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关爱,及时缓解其不良情绪障碍。当护理人员了解到患者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环境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情绪自控,一旦其出现消极情绪,可通过户外散步、画画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发现患者的优点,多肯定和鼓励患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告知其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安慰,不要带有异样的眼光对待患者,多鼓励和帮助患者。
1.3观察指标
选择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含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等四个维度,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45.4±5.5)分、情绪功能(48.4±4.7)分、社会功能(49.0±2.3)分、角色功能(53.0±3.2)分等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容易复发、治疗难度大,患者会受到经济上、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再加上患者异于常人的思维,很容易产生交流障碍。常规以疾病为主的护理模式,无法考虑患者的内心需求。共情护理属于护患沟通的关键,护理人员倾听患者主诉,准确了解患者情感及内心思维,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患者的经历、人格等进行准确分析,从而能让患者体会到被理解和被关注,在减轻患者心理障碍的基础上,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45.4±5.5)分、情绪功能(48.4±4.7)分、社会功能(49.0±2.3)分、角色功能(53.0±3.2)分等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李帅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4],提示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情绪、社会等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倩,李艳丽,汪丹,等.基于共情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24).146-147.
[2]李华英,武苏,汪宁.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42-143.
[3]王娅.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29).101-
[4]李帅.研究共情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58).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