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丽娜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不断发展与改革,使得教育领域受到了多方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新理念要求,职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模式,继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意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使得畜牧业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并出现了一批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企业,这些企业都离不开大量的专业人才。对此,本文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从而使得教师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让他们成为高质量的素质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畜禽生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是目前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按照畜禽生產实训现状来讲,实践教学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比如实训场地不足、教材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不合理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克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现状,教师应该及时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畜禽生产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下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培养学生对畜禽生产专业的学习兴趣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里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他们的学习条件差,生活压力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家庭、学校的时候,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避免这种情况,从中减少对学生的批评,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使其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家庭当中。对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目标和要求,以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针对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与支持,继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1]。
譬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猪的生物学特征与一般饲养管理原则》这一课时,能够将饲养猪与养殖宠物结合在一起,针对他们各自习惯的宠物来展开教学,从中了解猪以及其他同类动物的生物特征以及管理原则,在教学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一来,既将理论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又能够把课本当中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增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核心途径,我校畜禽生产专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对此,教师应该根据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发展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通过教学《羊的饲养管理技术》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校内的实训来展开教学,以增强训练专业课程系统性知识为理想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着重掌握系统性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充分采用校内的场地与现有设备条件,进而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并采用“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化理论知识。其次,教师要按照校外横向来观摩实践教学,采用距离学校较近的畜禽生产站点来为学生展开实践学习活动,并围绕重点的病例来展开实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习活动,也就是入学教育实习,将典型的养殖大户、规模化的养殖场作为本次实习的核心对象,最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效。
三、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课程改革作为改革教学过程中持久性的一个主题,有效地适应了当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在实际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多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学习课堂,并为其留有充足的自学时间,进而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要紧抓学生好奇心重、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并利用中职学校的教学优势,及时引导他们熟悉工作岗位的环境,以更好地培养其实践技能,达到教学专业的理想目的。例如,如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成“工厂”。从第一次选址、猪场的整体情况,到猪场设施设备的准备、分工、免疫程序等,学生都要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既能使课堂的学习氛围生动活泼,又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不仅促进了职业理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发展[2]。
例如,通过学习《蛋鸡生产技术》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工厂化”学习策略,从开始建厂、选址等养鸡整体布局开始学习,主要包含了蛋鸡场的设施设备的准备、人员的分工,免疫程序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按照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论述,从中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又可以高效地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效率,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能力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促进学生职业信仰、职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的关键途径,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众多实习以及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不易,从而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做铺垫。校企合作也有助于培养众多的技术性人才,从而促进学校的升学率和企业的发展效益。
譬如,教师为学生讲授《家禽的孵化》这一课的内容时,应该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与对接,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且优质的专业学习实践环境。所以,学校需要增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必要时还应该开设专业性的企业培训班,从而对学生进行岗前操作培训[3]。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新理念要求,职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模式,继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意识。同时,中职教师还应该及时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畜禽生产这一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为畜牧养殖的相关企业培养出众多知识技能双向性的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水德.中职畜禽生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畜禽生产科技信息,2020,No.525(09):15-15.
[2]刘国兴.中职畜禽生产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科教文汇,2014,000(012):122-123.
[3]马红梅.中职畜禽生产专业的实践教学[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000(002):29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