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金
体育引体向上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初中体育引体向上项目教学的意义出发,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初中体育引体向上项目有效开展,保证引体向上项目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引体向上项目作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必考项目,大多数学生对此项目的掌握都比较薄弱。因此,要结合初中体育教学中引体向上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特点,调整学生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引体向上能力。
1 加強初中体育引体向上项目教学的意义
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考科目,中考选考科目,也是大多数初中生在体育科目上的薄弱环节。引体向上项目的训练和教学,除与成绩有关外,还对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耐力锻炼有很大的帮助,能使人体的攀爬、悬垂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使学生的身体控制力得到提高。引体向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这也使得如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提高引体向上教学的效率,成为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向。
2 初中体育引体向上项目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2.1 力量训练提升学生上肢肌肉力量
引体向上运动的完成主要依赖于臂力和背阔肌,为了达到良好的引体向上能力的训练目的,应在提高学生引体向上能力的过程中,适当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教师需要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定期进行督促和指导,把力量训练贯穿于整个体育课程的训练之中。在力量训练中逐步进行,使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背部力量得到锻炼。在引导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相关训练的强度安排,保证整体训练的适度性,避免因训练过度而造成学生肌肉拉伤,影响学生力量训练。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坚持举哑铃,并要求学生,在训练自己上肢力量时能做到循序渐进,在进行训练时可先要求学生少做几组训练,在力量不断提升后,再适当提升哑铃训练的组数,从而达到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稳定提升。与此同时,在学生上肢力的提升过程中,也可适当安排学生进行俯卧撑训练,在学生双手撑地训练中,可逐步提高肌肉训练的强度,从而使学生的上肢力与背阔肌力量相适应,这种适度的肌肉训练可作为提高学生引体向上能力的基础。
2.2 辅助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引体向上能力,必须合理安排一定的辅助性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样,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背阔肌力量能得到一定的保证后,才能安排和鼓励引体向上的实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引体向上动作的要点,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顺利完成引体向上的完整动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信心的发挥,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引体向上训练,从而实现学生引体向上考试成绩的稳步提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保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辅助手段的使用,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引体向上动作的要领,从而作为其整体上动作的控制的基础,通过肢体动作的调整,使学生的引体向上动作得到保证。
2.3 适当的评估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引体向上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整体能力方向进行控制,从而在引导学生进行引体向上训练的过程中,调和学生遇到的困难,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和调整自身的能力素质。教师通过评价,能够很好地纠正学生在引体向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自己动作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目标和观点,通过自我训练来弥补自己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引体向上。例如,在学生引体向上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呼吸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是造成整体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引体向上正确的呼吸方法是:上拉时呼气,下拉时吸气。但是,有些学生在引体向上训练的过程中,还存在整个过程憋气不呼吸的情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并采取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在引体向上训练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4 定期培训检查锻炼情况
为了提高初中学生引体向上的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按年级划分,每天规定的时间内,把学生排到相应的单杠场地进行排练,同时通过监督训练,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能参加一次训练。其次,体育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引体向上能力进行考试和记录,并实时监控学生的训练效果,以便适当调整学生的学习计划,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就拿一所学校来说,它就会在每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引体向上测试。两阶段考试的开考,主要是对学生的学期训练成绩和假期锻炼情况进行一定的检查,从而了解学生的引体向上项目能力状况,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
3 结束语
引体向上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保证引体向上项目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应采取力量训练、辅助训练、适当评价和定期培训等措施,使学生的引体向上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春蕾学校材料所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