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治疗浅谈

2021-09-10 02:42马甜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
关键词:心脾汤加减心神

马甜甜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中医称之为不寐,患者多在睡眠的起始和维持阶段出现障碍,或是入睡困难;或是中途易醒且难以再次入睡;或睡时不酣;亦或整晚不寐。虽然失眠不是危重疾病却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的工作学习,若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无法满足个体的需要,患者往往感到身体疲乏,精神衰弱,注意力不足,也会滋生焦虑等不良情绪。

除此之外,失眠还是中风、心悸、头痛、抑郁等病的诱因,与心血管疾病也关系密切。

引起失眠的原因颇多。失眠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胃胆关系密切。失眠在《内经》称其为“目不瞑”或“不得卧”,其认为邪气侵犯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黄帝内经》曾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脾气以升为健,胃气宜降,若脾胃失和,痰湿互结也可导致不寐。若卫气晚间行于体表不入阴分也所致失眠。

现代医家认为失眠主要为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所致,如情志失常,饮食失宜,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等所致心神不安者可引发失眠,其多为实证;而如心虚胆怯,心脾两虚,年迈体衰,病后失养等所致心神失养者也可引发失眠,其多为虚证。

情志失常引发失眠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发生的。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怒喜思悲恐分属五脏。若情志太过或郁结都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失眠。患者若饮食失宜,则会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水反为湿,聚湿为痰,痰热上扰心神也会导致失眠。患者若心虚胆怯,心胆两虚,易被惊吓,终日精神紧张也会导致失眠。心主藏神,脾主运化,若患者劳思过度,营血失和使得心神失养也会造成失眠。而年迈体衰,病后失养所致失眠多为营卫不和所致。年老者营气衰少,卫气内伐,营卫失和,故年老者多昼不精,夜不寐。中医认为他,阳气行入阴经,人就会出现睡意,卫气出离阴经人就会醒来,而患者在大病后阴虚,阳气不入阴也会发生失眠。

面对失眠这一常见病症,我们首先应辨别虚实,实证多为心神不安所致,虚证多为心神失养所致。治疗上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平衡阴阳。而对于虚实夹杂者应既补虚又泻实二者兼顾。临床上常见的证型有肝郁化火证、阴虚火旺证、痰热内扰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

患者若有睡眠较少,容易发怒急躁,自觉口苦,目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且脉弦数,多为肝郁化火型。患者多为恼怒情绪所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性炎上,上扰心神,进而导致失眠。临床上常用丹栀逍遥丸进行中药治疗。

患者若有失眠心烦,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的症状,多为阴虚火旺证。患者由于年老体衰或纵欲过度,使得阴液亏损,心火亢进,扰动心神,造成失眠,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有较好的效果。

患者若平素喜食肥甘,或喜歡饮酒,喜食生冷制品,日久损伤脾胃,痰湿互结化热,痰热上扰心神也会出现失眠。此外患者还会伴有吞酸,没有食欲,头重的症状。临床上常用温胆汤加减治疗。

患者若常多梦且容易惊醒,面色少华,精神疲乏,无力多为心脾两虚证。多是由于年老体虚,或大病失养引起的心脾两虚,气虚血亏,进而引发失眠,归脾汤治疗效果颇佳。

患者若平日易受到惊吓,晚上睡觉容易惊醒,或者易做噩梦,遇事难以决断,多为心胆气虚证,可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进行中药治疗。

除了中药治疗外,配合一些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失眠效果显著。针灸作为一种常用的诊疗手段具有副作用小,便捷的优点,具体可分为毫针刺法、艾灸、耳豆、穴位贴敷等。主穴常选取神门、四神聪、照海、申脉、安眠等穴位。根据不同的证型常配以其他不同的穴位。如阴虚火旺者常配以涌泉、太冲、太溪;痰热内扰者常配以丰隆、中脘、内庭;心胆气虚者常配以心俞、胆俞;心脾两虚者常配以心俞、脾俞、三阴交。

除此之外推拿疗法、足浴治疗失眠也有较好的效果,通过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以增强脏腑机能来治疗失眠。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情,不大喜大悲大怒,平稳的情绪也利于失眠的治疗。

猜你喜欢
心脾汤加减心神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观察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腰痛临床疗效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极爱极爱的感觉
过桃花村
庄子德论的内在理路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