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婷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推进学生专业理论素养与专业实践素养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例,对实践课程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实践课程教学管理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提升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工作成效。
1 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管理问题
在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中,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在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中仍旧客观存在,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导致实践课程建设工作暴露出各类问题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与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多年以来没有能够构建起系统实践课程体系具有紧密关系;其次,实践课程安排过于紧密,不符合学生对实践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习得规律。当前,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实践课程并没有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这不仅导致了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发展产生脱节,而且也导致实践课程在某一学期安排过于紧密,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呈现出了过于单一的特征。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呈现出了条块分割的特征,这导致了学生所掌握的专业实践知识难以更具效率的形成体系。而任务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得以系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依托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成为了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最后,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虽然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针对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构建了有效的评教评学体系,但是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出了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这则制约着学生反思能力与自主认知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制约着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工作得以持续优化。
2 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管理优化策略
虽然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工作以及教学管理工作都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过程当中,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鞍山师范学院对其优化路径做出探索,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管理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提升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是提高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水平与教学管理成效的重要基础。将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能够从意识层面确保实践课程建设工作以及建设管理工作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也能够为实践课程建设工作中投入力度的加大与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创造良好条件。事实上,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即这一课程不仅对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体育教育理论的发展,鞍山师范学院还需要对体育教育专业所使用的教学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及时的更新,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最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而实现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鞍山师范学院不仅需要重视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得以协同提升,而且需要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加大对实践课程建设工作所进行的投入与扶持。
其次,鞍山师范学院有必要在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工作中做好教学内容设计,提升课程所具有的吸引力。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建构、能力建构中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如果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欠缺足够的吸引力,那么学生也难以展现出积极参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的热情。在此背景下,即便实践课程教育工作者具有与学生开展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认知与意愿,但仍旧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鞍山师范学院有必要在实践课程建设工作中了解学生学情,做好学生调研工作,依据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等,适当调整与拓展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实践课程内容需要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从本土体育文化中挖掘具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从而强化实践课程内容所具有的时代性与贴近性,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次,鞍山师范学院需要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课时进行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够为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一方面,鞍山师范学院既需要重视将实践课程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当中,也需要重视实现理论课程教学进度与实践课程教学进度的协同;另一方面,在课时安排过程中,鞍山师范学院需要避免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与学生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等安排产生冲突,从而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从次,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对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体系进行创新。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能够为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创新提供理论指导,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则能够为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在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既需要重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也需要重视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实践当中,从而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如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托微课,对实践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理论内容进行直观地呈现与简短的复习,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出实践课程建设工作对学生主体地位。
最后,鞍山师范学院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评价主体方面,鞍山师范学院需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评教工作与评学工作当中。其中,学生对评价工作的参与能够促使实践课程以学生满意度为导向得以持续的优化,而学生在评学中的参与,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取长补短的能力等;在评价方法方面,学校既需要重视发挥出专业实践素养考试在了解学生专业实践素养发展状况中的作用,也有必要将技能竞赛、执业资格证书以及实习考察等引入评价方法体系,通过以赛促评、以正促评以及以实习促评的方式,确保学生所具有的专业实践素养得到全面的呈现,并在及时发现学生专业实践素养薄弱环节以及教学管理漏洞的基础上有依据的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鞍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与优化的问题,为此,鞍山师范学院有必要提升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做好教学内容設计与课时安排,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为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
本文系鞍山师范学院2018年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课题:“分层分组”教学组织模式在基于“OBE”理念的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8KTJG01)。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