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
1 太极拳的介绍及其健身价值
太极拳,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剛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有陈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等许多流派。而我们所学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主要依据杨氏太极拳并结合其他太极拳提炼简化重新编制而成的。其特点是静、松、柔, 对基本功要求不高,动作难度小,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练习。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生作用,还具有防身技击的功能。太极拳并充满哲理,文化内涵丰富,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通过练习太极拳,对身体有着以下作用。
(1)改善神经系统。练习太极拳要求松、柔,要求精与神合,神与意合,意与力合的三合。这对神经衰弱,睡眠障碍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强人的平衡功能。练习太极拳使脊柱和全身的肌肉、关节屈伸舒展,改善循环,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骨骼关节的稳定。
(3)增强心脏功能,扩大肺活量。太极拳动作舒展,全身肌肉放松,配合细长均匀的呼吸,对呼吸道疾病有着防治的作用。除此,还有促进消化的作用。练习过程中能促进肠胃的蠕动,保护身体的健康。
(4)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够调节身心,消除压力,稳定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较重者有着显著的舒缓作用。
2 太极拳课堂教学步骤法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学好太极拳教学步骤很关键。开始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要求练习动作,而是应该先从步法开始教学。
(1)上步:两手背起或叉腰,脚成丁字步站好,迈脚时脚跟、脚掌同时轻抬、轻落,脚跟着地后,重心往前移,两脚前后距离根据自己的腿部力量的大小决定。弓腿时,膝一定不要超脚尖。
(2)退步:前脚收回内侧,脚尖点地往后撤,踏实后成虚步,两脚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宽度大概在30cm 之间。
(3)侧行步:横跨时身体不要摇晃。踏实后重心往下沉,不要往上走。踏实重心平移,收另一脚成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
通过以上步法的练习,让学生知道,走太极步时,身体绝对要平稳,不能忽高忽低。当学生掌握基本步法后,在第一阶段我们应该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要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要懂劲,要知道劲是否来自腰部,取劲是否取自脚部。通过脚跟送到腿,又送到腰,通过腰送到手臂上。同时,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3 通过录视频更好掌握太极拳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把上次课所学的太极拳内容回忆一遍,再把所学的太极拳招数打一遍。但发现,每一次都有一部分学生记不住上次课所学的动作。与学生交谈后发现,学生每次课上都能学会基本动作,但部分动作做不到位,也不够标准。这就需要上课时让学生反复练习,让他们知道,打太极拳时心境要平和,切勿心情烦躁。因此,在教授太极拳前,要让学生们知道学好太极拳需要准备些什么。
(1)要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学生要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才学习太极拳的,要避免半途而废。
(2)学生要做好练习准备,安排一段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并能每天坚持练习。
(3)练习太极拳时要选择安静的运动场所,穿着舒适的衣服和鞋子,便于掌握正确的动作。
(4)每次练习时做好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习太极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对动作不易掌握等问题,找到了一个较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要求按同一宿舍或自愿组合的方式分组练习,然后制定练习太极拳的视频录制,也就是要求每个小组练习时要运用手机的录像功能录制自己打太极拳的视频,以此掌握巩固当日所学内容。每次课后,要求每个组每个成员录制当日课的内容,下次课前检查。通过每组学生的相互录视频,都能看到自己所打的太极拳招式动作,这样同组的成员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相互不正确的姿势。第二次课时,教师检查对照学生小组的视频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的情况。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和不标准的姿势。
通过要求学生课后录视频,能使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自觉地增加练习的次数。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动作,渐渐地学生就会对太极拳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太极拳的学习,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学习太极拳对身体的锻炼价值,体会到太极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