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燕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行为练习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小学生身体强健为主要目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锻炼身体素质的课程。身体素质优良不仅仅表现在身体健康,还应该表现在心理健康上。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通过“学、练”加强自身的身体健,而在“评”的过程中则是加强了心理素质的训练,通过“学、练、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下面,本文将结合案例从三个角度说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练、评”一体化的有效教学策略。
1 了解学生,合理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面向的学生数量较多,每位同学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之前,需要对本班级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为不同教学团体,有针对的对不同团体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指导学生们练习“各种形式的拍球游戏”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需要学生在认知上认识篮球并且理解拍球游戏,在技能上需要学生们掌握三种以上的拍球方法,比如原地拍球、走动拍球、弯曲身体拍球,这三种是较为基础的练习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了高难度的拍球形式,分别是侧身拍球、两手轮流拍球、按节奏排球、拍球完成指定轨迹等等。这些拍球形式的不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不同,有的学生本身体育技能较好,肢体的协调性较高,就可以在完成基础的动作之后,教师知道他去尝试新的高难度动作;而对于一些身体灵活性差、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让他们熟练掌握基础的拍球方式并规范其动作,指导其练习。通过分层次的进行授课,有计划的分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体育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其在适合自己节奏的学习氛围中增强自身的健康素质。通过合理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打好基础,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在“练、评”中获得更高的身体素质。
2 创设情景,高效训练
在指导学生进行了基础的学习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练习氛围,让其在练习中巩固、反思、提高自己的体育技术水平。其中,最有效的也是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活动当属“趣味运动比赛”,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同时在比赛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团结合作能力,不仅让其完成了体育技能的练习,还让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
例如,在学习“传接技术及运用”一节中,学生需要练习自身的身体协调度,在运动过程中间接的完成传接球运动。这对于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反应灵敏度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是一项可以全方位锻炼学生体育技能活动。在课堂上,为了创设合理的练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趣味传球接力赛”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锻炼。按照队列分为四组或五组,每组人数相同尽量照顾到一些身体技能较差的学生。让每一个手持球学生跑到指定的地点,再折回传递给下一位同学,以此类推,每组的学生都要完成这个动作,看哪一组最先完成成为获胜小组。这种比赛情景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趣味比赛中获得体育技能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 以评导学,完善动作
在每一个体育技能完成学习、练习之后,教师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完善学生的动作,还可以促进学生继续努力进取,为下一步的体育练习打好基础。
在《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跳跃类”是学生的必学内容,从低难度到高难度,依次有多種形式原地跳跃、多种形式连续跳跃、多种形式单助跑跳跃、多种形式合作跳跃等等,学生们在完成这些跳跃类运动的学习之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符合标准,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并指导其改善自己的动作,以期达到标准的姿态。在对学生的行为动作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标准的动作姿态,以及一些动作要领,让学生能够也学会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发现学生动作存在的不足。通过这个“评”的过程,学生可以完善自己的体育技能,为继续学习高难度动作打下基础。学习与评价反馈本身就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二者不可分离,及时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动作要领,规范自己的体育技能训练。
4 总结
总的来说,“学、练、评”一体化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中重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中“灌输式”、“训话式”体育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比赛、评价反思中深刻的理解体育技能要领,把握体育练习的节奏。“学、练、评”一体化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绍兴市树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