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绪管理在班级管理的作用

2021-09-10 07:22苏彩如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8期

苏彩如

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活泼好动、情绪多变是其两大显著特征。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学生个体对情绪控制的程度,关系到班级管理质量。本文浅谈对学生的情绪管理在班级管理的作用,旨在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班级管理本质;情绪管理理念;情绪管理培养;情绪管理方法;情绪管理作用

班级管理的本质是指将多个不同性格的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共同教育目标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情绪变化多样,作为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情绪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规律,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了解和控制情绪,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学会合理释放情绪,学会理解他人,最终具备情绪管理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化解学生之间矛盾,增加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班级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情绪管理的理念

情绪管理,即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认识的研究,使用引導、互动、协调和控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自身或他人情绪的调控能力,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

情绪管理的形态有四类:拒绝、压抑、替代和升华。拒绝是极端的情绪防御形式,压抑是情绪努力控制的过程,替代则是指将情绪进行转化,运用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升华致使最终对情绪管理得体。

小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能使自身的情绪充分地表达,不压制;②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善于把握情绪表达分寸。

教师必须能够根据班级学生情绪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情绪的本质,了解常见的处理情绪误区,通过体验活动学习,合理释放情绪,使学生具备情绪管理的能力。

二、情绪管理的培养

由于心智发展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小学生缺乏对情绪理性认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管理情绪的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榜样作用。

针对低年级学生(6—8岁),情绪管理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小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强化自身的情绪体验,并能感受到情绪管理对自己所带来的益处,进而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与同伴友好相处。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课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的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逐步掌握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

针对中年级的学生(8—10岁),应注重对不同个体的引导,它比统一的情绪认知和课程更加重要。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正在经历情绪危机,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进一步加强,却有可能会更加情绪化。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情绪体验来引导学生进行情绪反思,从而提升其情绪管理的能力。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10—12岁),在中年级持续不断的情绪管理引导和体验的基础上,大多数高年级的学生拥有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探索多样化沟通方式,在人际沟通中体验友好交往带来的成就感。

三、情绪管理的方法

(一)了解情绪

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的自信。了解情绪中的积极情绪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肯定、挖掘自身优点、实现自我成长。了解情绪中的消极情绪可以帮助学生体察情绪继而去表达、去宣泄,将情绪问题的不良影响降低。

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情绪,可采用提问的方法:你现在感觉如何?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帮助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将询问自己的情绪当成一种习惯,认识到情绪每人都有,没有好坏之分,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具有正当性,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

(二)表达情绪

有了情绪问题,如不自信、有挫败感,是很难向他人表达的。我们留心观察可以看到孩子的情绪表现,却听不到孩子对情绪的表达。

在引导低年级学生时,可采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如轻柔的言语、友善的表情动作、图画等进行交流沟通,换位思考,真正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让他们逐步认识、悦纳和管理好自身的情绪。

在教育高年级学生时,要亲切的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将心里的想法及时倾诉出来,可当面谈心、文字表达等。

(三)疏导情绪

情绪的疏导可分为现场的情绪管理和问题发生后的情绪管理。当情绪爆发出来时,可用语言暗示的方式舒缓情绪、调控情绪,避免矛盾恶化,也可换位感受对方的心理感受,转换心理的不平衡,也可由第三方进行劝说,寻找到台阶,既保护面子又不伤害感情。

四、情绪管理的作用

(一)情绪管理有利于学生良好合作

小学生情绪波动复杂,思想观念逐渐独立,要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与自由,由于心智发育还未成熟,当事件发生的时候,越弄越糟,造成各种矛盾,并且在家长和教师的监控下,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心态逐渐扭曲,可能会引发不良事件。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摸清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好情绪管理,引导学生自我控制,通过开导与安抚,及时化解班级学生之间矛盾,促进学生之间良好合作。

(二)情绪管理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有关报告指出,情绪管理是在了解情绪后,有效的进行自我调节,通过理性认知和压抑冲动情绪,平衡心态,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班级是学生的大家庭,必须具有凝聚力,才能搞好班级建设。情绪管理通过对学生情绪的管控,及时调节学生不良情绪,使得班级逐渐形成一种向心力。由此可见,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从而提升班级文化的建设。

(三)情绪管理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传授学生情绪管控方式,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情绪管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并逐渐对班级学习产生兴趣,凭借学生合作学习,建立团队精神,共同提升学习质量。

五、结语

情绪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对自身情绪进行控制,避免群体之间可能出现的情绪碰撞和极端情绪。加强情绪管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情绪始终调节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从而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晓燕.浅论合作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2

[2]栗早霞.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3]牟奕蒙.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情绪管理教育的运用[J].教育导刊,2017(05):79-83.

[4]韩萍.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管理方法初探[J].华夏教师,2017(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