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罗成
摘要: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的旅游产品,同时也可以顺带发展城乡经济。在研究滁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当地自身情况,透彻的去了解到滁州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出现的短板。我们可以提出相关对策,从多方面入手,从而解决出现的短板,例如:不断改进方式,不断宣传营销,但是不能忘记要时刻的保持乡村的自然,当然我们还需要培育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坚持可持续发展,能够让滁州的乡村旅游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滁州
一、前言
滁州市对乡村旅游十分的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乡村旅游支持政策。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扩大使滁州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并且滁州位于长江下游,于南京接壤,所以滁州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及便捷的交通,再加上沃野分布广,风光迷人、并且文化遗存众多,所以滁州人文以及自然景观数量众多,因此,滁州的乡村旅游发展极具潜力。但是目前滁州的乡村旅游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滁州市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岸,是苏皖的交汇地区。因为邻近南京,又素有“六朝京畿之地”之称。其中包含两区,四县,两个县级市,分别是:南谯区,琅琊区,定远县,全椒县,来安县以及明光市和天长市[1]。并且滁州历史底蕴雄厚,滁州凤阳就是历史文化名县,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景色旖旎,来安的白鹭岛,每年都有着迁徙的白鹭回来,景观之状,美不胜收,还有每年三四月的花香飘逸的桃花节,天长的红草湖湿地公园,定远的古城等等,并且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评定从2013年启动,旨在充分发掘我省乡村旅游资源,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三、滁州市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的去分析, 从而选择更合适的路线去发展滁州市的乡村旅游,更好的去结合当前市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形成快速发展,有效的,科学的发展滁州市乡村旅游。
(一)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部,苏皖交汇地区。市境环邻江苏省的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宿迁市;安徽省的合肥市、马鞍山市、蚌埠市。居民属下江民系,方言以江淮官话(下江话)洪巢片南京小片为主。滁州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安徽省东向发展和对接长三角的前沿节点城市。
(二)旅游者需求转变,市场广阔
由于环境的恶化,乡村旅游受到城里人青睐,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现如今古朴纯真、恬淡静谧,乡村生活的闲适性,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滁州的乡村有文化、有历史、有家族、有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也正是当今国内外游客喜欢的旅游方式。
从旅游角度来讲,滁州的乡村有人们渴望的原生态的风景和原真性的人文,未来最大的旅游产品,不仅仅是乡村景观,还有天人合一的自然慢生活[2],古朴纯真,恬淡静谧,原汁原味,知足简单,有故事、有亲情、有交流。乡村生活的这种闲适性,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已成为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
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滁州市的旅游业严重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并掩盖了很多其他类型的乡村旅游。这其中又包含许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从而导致了滁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始终跟不上步伐。
滁州市对乡村旅游这方面由于资金缺乏和意识不足,在缺少策划规划的情况下,依葫芦画瓢,立马开工,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滁州市許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却还依旧浑然不知。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到乡村旅游的特色。
五、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和措施
第一,在促进滁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增加农民参与度的方式来保护农民的利益,通过增加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自觉性和自愿性使其能够参与决策并分享相应收益[3]。
第二,滁州市各地区要依托本地不同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发展趋势保持原貌加以开发。在发展乡村旅游要将旅游产品与农业的产业环节进行衔接以此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从而推动农业三产的融合。
第三,要通过创新发展来挖掘滁州市当地的乡村旅游背后的乡村文明,在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建筑开发、经营管理、旅游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凝练乡土特色、弘扬乡土文化、挖掘乡村记忆、保护乡村原生态环境从而使得乡村文明得以自然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要引导和激发居民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此形成自发保护乡村文明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
六、结束语
近年来,滁州在城市化、工业化方面进程较快,成就突出,但是作为农业大市,本地丰富的农业和乡村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在日后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滁州要在特色和品牌上下足功夫,着力的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区,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式,并且可以以乡土特色为支撑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并使乡村旅游成为滁州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引单。
参考文献:
[1]曹佳蕾,陈起风.滁州市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制约困境与突破维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6):21-26.
[2]张磊,申利亚,董元亮.生态旅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滁州市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01):32-35.
[3]吕君丽.皖江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3):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