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脱贫攻坚报道的外宣策略

2021-09-10 07:22叶敏
新闻潮 2021年3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一带一路

叶敏

【摘 要】文章认为,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道路上、理论上、制度上、文化上的优越性。文章分析了《广西日报》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对外宣传工作的做法,梳理纸媒通过报道重大主题扩大影响力的策略。

【关键词】脱贫攻坚;对外宣传;主题报道;一带一路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伟大光荣,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道路上、理论上、制度上、文化上的优越性。如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对外宣传工作,传出精彩,做出特色,提升效果,拓展辐射,扩大影响,《广西日报》的三个经验和做法值得参考和借鉴。

一、聚焦海外,扩大宣传覆盖形成规模效应

2020年,《广西日报》开设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脱贫攻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决战决胜走基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脱贫攻坚榜样》等专栏,对广西脱贫攻坚事迹进行了持续不断、张弛有度地报道。这些报道有总结、有思考,也有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线记者编辑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生动实践,这些带有深度和温度的作品,让传统报道更具价值,在讲好脱贫攻坚的广西故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更要讲得好”,这就要求主流媒体要以国际的视野做好脱贫攻坚对外宣传报道。记者编辑采写的报道要具有现实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并且要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一致,这样的报道才有意义,才能在对外宣传上形成影响力。《广西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摆脱漫无目的式的报道,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聚焦海外,挖掘出了一系列极富特色和影响力的报道,不仅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大力转载,而且还给这些国家的扶贫工作提供了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例如,2019年10月6日《广西日报》刊发的脱贫攻坚报道《广西减贫经验走出国门》,记者把着力点放在跟东盟国家分享广西减贫经验,不仅将精准扶贫理念“出口”东盟,而且通过积极搭建平台,在分享减贫经验的同时,跟东盟国家开展减贫深度合作,让中国减贫合作项目首次走出国门,打造中国减贫的“海外样板”。这些极具实用性的报道,本着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初衷,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给需要减贫的东盟国家带去了许多思考和启迪。

又如,2019年5月26日《广西日报》刊发的一则报道《往昔罂粟地 今日油茶林》,描述了泰国北部昔日曾因毒品而闻名于世的“金三角”因大量种植罂粟而满目疮痍,后在广西专家的帮助下,铲除罂粟种植中国油茶实现脱贫的故事。

这一篇篇生动鲜活的作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自身减贫的同时,深度思考,根据自身经验打造精准扶贫项目,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式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除贫困,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广西日报》将目光聚焦海外,宣传脱贫攻坚对外开放形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吸引了多个沿线国家媒体成为合作伙伴,扩大了脱贫攻坚的宣传覆盖面,形成了规模效应。而这些实用性极强的新闻报道和案例,就是《广西日报》对广西脱贫攻坚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深层次观察、思考和探索,是将脱贫攻坚对外宣传“走出去”的具体实践。

二、借力外媒,主题外宣既“走出去”也“走進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在中国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东盟国家特别是湄公河流域国家也在大力加强减贫脱贫工作,对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和取得的经验有较大的需求。如何将“中国模式和经验”推广出去?《广西日报》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首先,依托媒体交流互访机制,邀请海外媒体到广西,宣传广西脱贫攻坚方面的成就。比如,开辟专栏《中外媒体看广西》,以别样的视角,用小切口来展现大主题。用灵动的报道方式,生动、接地气的语言,通过这样一个窗口栏目,对外传递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和案例。

要想把脱贫攻坚报道成功“走出去”,就得在内容、案例、表达方式上狠下功夫,要摆脱大而全、枯燥乏味的数字报道,官话套话般的语言模式,体现出唯一性、典型性、特殊性的特点和要求,让脱贫攻坚报道读起来也津津有味,这样才能引人入胜,过目难忘。如《广西日报》的一篇报道《“这样的旅游发展思路宽效果好”》,以一名越南记者的眼光和角度来写桂林的旅游发展,视角独特,不仅对桂林旅游的观赏价值大加赞赏,而且对当时桂林个别落后地方如何摆脱贫困和以后发展,更好地发展桂林旅游经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预见性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其次,在脱贫攻坚外宣报道上,《广西日报》既重视“走出去”,也重视“走进去”。如围绕广西脱贫攻坚话题,开设了专栏《在桂外国留学生看中国两会》,倾听在桂东盟留学生对广西脱贫的感受和见闻。如《中国伟大的精准扶贫行动令人感动》一文,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乌克兰留学生通过“文艺下乡扶贫”活动和全国两会,了解了中国扶贫政策,被中国精准扶贫事业钦佩和感动的故事。

关于在桂外国留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的报道还有很多。如2019年5月12日《广西日报》的一篇文章《在“特”字上做足文章——金秀“生态立县”的绿色实践》,讲述了乌克兰留学生安娜到金秀瑶族自治县瑶韵茶业示范区体验春茶采摘,了解到金秀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从而成功脱贫摘帽,实现”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后赞不绝口的故事。此类报道皆属于“小故事,大视野”,可谓入脑入心,被海外媒体积极转载,取得了“广西故事,海外表达;海外故事,广西表达”的良好宣传效果。

除此之外,《广西日报》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重要展会和活动,对参展参会嘉宾进行访谈,巧妙地将金融与扶贫相结合,为新形势下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现实性的解决方案和线索。如《边贸 金融 扶贫:三位一体建设——社科专家谈新形势下加快广西边境发展》一文,就提出了差异化扶持,重点落实沿边扶贫项目的扶持工作等,对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如何继续完善“兴边富民”行动极具参考意义。

三、抓住热点事件,扩大主题宣传的海外影响力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在脱贫攻坚对外宣传中要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就必须善于把握重大热点事件,以便形成聚合效应,形成独特的宣传特色。在这一点上,《广西日报》在稿件的采写和专栏专版上有颇多创新。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做出重要指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的浓浓关怀和殷殷嘱托是指引也是动力,《广西日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迅速做出反应,立即组织记者采写深度报道《毛南族脱贫记》《广西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批重点稿件,并向海外媒体推送,引起高度关注。

如《毛南族脱贫记》一文报道了广西毛南族在实现整体脱贫后,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报喜,把脱贫攻坚作为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故事。整篇文章有回顾、有聚焦、有畅想,完美地呈现了毛南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党恩的沐浴下,毛南山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画面,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北欧时报》、柬埔寨《华商日报》、东盟头条、泰国网、缅甸《金凤凰报》等海外媒体相继转载。其中柬埔寨《华商日报》用整版篇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刊发在该报2020年5月25日第10版《今日关注》版面上。该报总经理阮志强曾表示,作为柬埔寨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希望凭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让柬埔寨的各界看到这则报道并引起高度关注,从而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让柬埔寨的贫困人口也早日实现脱贫。

依托热点事件,在海外专栏专版的推送上,《广西日报》的做法同样亮眼。如开设的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巡礼》,有不少报道深受海外读者好评。《红薯西施致富经》《广西回族村民脱贫记》等一批报道既贴近基层,又貼近受众,获得了海外读者的共鸣和认同。如《红薯西施致富经》就报道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水东村小洞屯一名85后大学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深圳返乡创业,进行高山红薯种植和销售,带动村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将产品远销海外的动人故事。该专栏中,这样的个案和报道不在少数,以多种形式进行不同的呈现,通过一个热点、一个故事、一张图片、一个图表、一个视频等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和手段,让脱贫攻坚海外宣传获得了稳固的宣传展示平台和机制性保障。可以说,这是传统主流媒体利用自身平台和资源优势,扩大脱贫攻坚主题宣传的海外影响力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一带一路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