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分析

2021-09-10 07:22叶达明
武魂·智慧课堂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高效课堂

叶达明

摘要: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教师需要给学生构建高效物理课堂,这也是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引言:

物理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其在高考中占据考分比重大,更是因为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的能力。但是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枯燥,而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成绩。因此需要一种教学方式对高中物理课堂进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1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入趣味内容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其主要原因是含有众多微观的物理概念与现象,例如磁场概念、电场概念、原子结构等,学生无法用肉眼看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难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即使教师详细讲解多遍,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无法掌握相关知识,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中,需要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特点,为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力依据,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其可以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其中的关键点,为日后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打下坚实基础[1]。例如,在讲解光的发散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关的Flash动画,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生动形象的景观,使学生感受光发散过程中的变化。当对光的发散景象有初步了解后,教师还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的问题,构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使其进一步扩展光的色散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学生将会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主动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更多的视频资料,例如人造卫星、电磁场、原子结构、宇宙速度、行星运动、受力分析等,使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消除学习过程中的畏惧感与恐惧感,使其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此外,物理知识与生活具有紧密联系,教师需要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尤其是常见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点。例如,在講解加速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加速的视频,之后让学生回忆坐过山车或者是坐车时遇到紧急刹车的体验,从而对惯性与加速知识有更加深刻了解。

2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导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例如,在学习“加速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坐火车时的场景,并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坐过山车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化的情况。通过列举类似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在“惯性”这一节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案例导入这节课,以坐公交车为例,当公交车突然停车时,人体就会发生向前倾斜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小组讨论,为惯性的教学奠定基础,最终深入了解这节课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物理课堂学习的效果[2]。又如,在“摩擦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探究摩擦力产生需要的条件。学生在回答了摩擦力所需条件后,教师可以接着进行提问“摩擦力具有哪些特点”。学生联系物理教材,摩擦力不仅仅包括滑动摩擦也包括了静摩擦。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物理学情,为制作适合的教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在讲解知识时,还可以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物理知识,深入探究知识的内涵,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避免浪费课堂学习时间。在小组合作时,学生需要勇于发表见解,在激烈的讨论中进行学术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扩展学习思维与眼界,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促进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会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使其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主动探究自然中的现象,从而爱上学习,而且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融入集体,防止出现特立独行的现象[3]。例如,在讲解电磁波和电磁场时,教师可以先系统化讲解理论知识,当学生对电磁波具有初步了解后,再以小组的形式探讨问题。此外,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学生需要思考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之间的关系,描述磁通量与感应电流的变化,带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教学中的环节,首先,在划分小组时,教师需要合理进行人员搭配,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作为参考,而且每个小组中需要有学习成绩优异的组长,可以带领组员共同成长与进步。其次,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探究矢量和标量的含义,二者之间有何不同之处?介质的折射率与色散介质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可以根据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对物理知识的看法,在轻松的氛围下提高学习效率,为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提供重要保障。最后,在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阐述留下深刻印象的知识点,自身有何不同的看法,使其主动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高效的实践探究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只有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秦利金.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0(06):59.

[2]张君.新课改下怎样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65.

[3]刘斐.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家长,2019(33):118.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二中学 657300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改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