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阳
摘要: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孔子是天人学说的开创者之一。围绕着这个问题,演变出了一整套的社会伦理规范,他将仁义礼智信深深地刻进了中国人的血液中,时至今日,孔子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笔者将简单介绍孔子的天人观与仁和礼的关系。
一,性与天道
在中国历史上,天有多种含义,归纳起来至少有三种:一,主宰之天(有人格神义);二,自然之天(有自然界义);三,义理之天(有超越性,道德义)。主宰之天与周的天命信仰有关,而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一脉相承。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的作用是让四季循环,万物生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通史》中,认为孔子对天的看法“标志着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过渡”。孔子这里说的“天”指的大自然。
我们所存在的这个大自然本身,就是所谓的天。在孔子看来天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生命且不断创造生命的,这就是所谓的“生”。而大自然在运转中不断地创造生命的过程,也就是“天道”,而这种天道的具体表现,就是创造生命的“生生”。
大自然的生命创造是向着完善的方向进行的,但“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中庸》)。也就是说天并不是完美的,正是因为天的不完美,所以才赋予了人能够存在的意义: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补足天道的缺憾。
这种行为由“性”来决定,性也是从天而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天命是上天赐予了人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人的本性。人性大体相同,但有所差异。天命是一种功能,一个过程,“生生不息”就是天的‘言说’。人类应当倾听天的言说,实践天的言说,通过实践去补足天。
如何实践?“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我们在捕鱼时,网的可持不要太细,要放过那些小鱼,隔一段时间再上山砍柴,是为了让树木得以生长。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续发展观。大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处于“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天和人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每一个生命都是天的一部分。
人应当敬畏天命,尊敬生命创造的过程。人可以为自然构建秩序,在建立文明的时候又不去破坏天下之生生。每一个生命都应找准自己的位置,“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当人与万物真正能够和谐共处的时候,这自然之天也就圆满了。
二,仁
上天赋予了万物以性,但人性不同于物性,上天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同于万物的性。这个性的属性是善。
孟子的性善论的善,有更为复杂的内涵,而不仅仅只善良。
孟子还说人和禽兽没什么两样。“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孟子》)。但是人有超越自身种类的普遍悲悯,人有突破生存本能的顽强意志,人有对自身存在的深切反思。这就是人与禽兽相比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人性之善。
这种特殊的人性之善可以概括为“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人的仁爱必定有好恶,也有亲疏之别,那这个好恶亲疏的标准建在哪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这个标准就是“知”。要实现“仁”,不仅要在情感上安于仁,也要在理智上利于仁,为的是避免盲目性。不能让仁成为无原则的情感冲动或者受小恩小惠影响。仁与知必须统一,这是“心安而理得”的心之全德。
仁在行动上表现为“孝与忠恕”。儒家治理天下的方法论是修齐治平。凡是要从最基础的做起。要实行仁,起点是处理好家庭关系,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孝是以家庭为起点把仁爱推广至社会。
怎么做才是孝?“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
最大的孝就是先人意志的傳承。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起初山神嘲笑愚公,但愚公的子子孙孙无穷尽,移山的意志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水滴石穿,最终山海也能撼动。因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特别重视香火的延续,无后就意味着意志传承的中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子·滕文公》)是孟子提出来的,这是出于人伦的考量。舜帝的父母不喜欢儿媳,于是舜帝先斩后奏才告诉父母,孟子说这是在维护人伦(《孟子·万章》)。为什么?因为有了孩子,就做到了最大的孝,这代表着香火得以传承,舜的父母还再能说什么呢?
自古忠孝都是一体的,对父母是孝,对社稷则是忠。忠,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的臣服。“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人与天相辅相成,人与万物的关系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只有君主对臣子有礼,臣子才有忠,同样的,只有父母有慈爱,子女才有孝。
所谓忠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才能够由己及人。人人都有仁心,而不是个人的一己之心,只靠一个人是做不到的。这需要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相互尊重,因此,一套大家都认可的行为规范就诞生了,这就是礼。
三,礼
如果没有仁,那么礼不过只是空洞的形式。“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孔子并不固执于“礼”的条条框框,他所强调的,始终是“礼”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即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礼的内涵的解释,显然是孔子理想化的理解,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孔子更看重的是生者而不是鬼神。“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古人认为人死后,子女要守孝三年。但孔子有个弟子叫宰我,他认为三年之丧太耽误时间了,应该一年就够了,孔子批判他“不仁”。为什么呢?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子女要三年时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守孝守的不是空洞的礼,而是为了同等的回报父母这三年之爱。使人养生丧死无憾,不正是一个社会的追求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就是认真操办丧事,追远就是怀念远代祖先。这种祭祀的目的不是祈祷鬼神,降福人间;而在于纯正人心,教化生者。
把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放到国家层次上更为重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禍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孔子家语》这里就回到了我们一开始说的“天命之谓性”,上天赋予人的使命就是通过自身的仁德来补足天道的不足,人要做的是天做不到的事情,人的生死存亡只能依靠自己。
参考文献: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蒙培元《孔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汤一介《儒学十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19
王肃《孔子家语》,北京,中华书局,2014
王苗苗《孔子天命观研究》,文化学刊,2021年第2期
张立璟《析孔子思想中的“仁”》,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浙江树人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