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1-09-10 07:22周靖非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周靖非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为人们带来精彩生活的同时,拓宽了表达渠道,使得公民有了更广阔的言论空间,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也有了新的平台。为此,可以通过完善网络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网络空间顶层管理机制;构建优势网络平台,整合优秀教育资源;加强学校教育引导,形成优秀校园氛围等措施,发挥网络舆论的正向积极作用,从而培育出高素质、有思想、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网络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75-02

当代大学生有着追赶新潮的心态以及对信息敏感的特征,在学习、领会新事物上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随着如今接收信息渠道愈发多样化,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的参与热情、参与度以及发挥的能量的作用不可忽视。

此外,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现象也更加容易、快速地被大學生观看、了解,其中某些不良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三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网络舆论、提高自身思想品德,成为当代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舆论内涵与状况分析

(一)网络舆论定义与内涵分析

舆论属于一种社会评价,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而网络舆论是人们借助互联网发表内心想法的方式,是多数人对正在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所表现出的看法的总和 [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某个时间节点、某个地点对某一行为进行公开的意见发表与讨论,就是一种舆论。当社会普遍关注、参与、探讨,它就变成了一种社会舆论或是公众舆论。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民借助网络,对社会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发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意见、情绪的总和就是网络舆论。

(二)网络舆论特征

网络舆论依托于互联网发展,它既有作为互联网产物的基本特征,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系列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由性、互动性、偏差性、时效性。

1. 自由性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公共交流平台,它给了每个人发表意见与交流看法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互联网下受人瞩目。由于当今法律没有对网络实名制作出相关具体规定,大部分网民都能以匿名的身份自由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反映自己的真实情绪,甚至口无遮拦地发表各种言论。网络舆论的传播与发展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

2. 互动性

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公民不但可以单向、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可以同其他意见发表者进行互动。这就使得网络平台不但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更能接受其他信息,使信息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让热点事件更加透明化 [2]。

3. 偏差性

网络舆论因其自身存在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经思考加工对事件的看法,无客观、科学化可言,因此网络舆论极富主观情感色彩,很可能成为个人情绪化发泄的工具。不良的情绪化言论会进一步影响广大网民,最终发展成有害信息,造成网络舆论的偏差。

4. 时效性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移动互联设备的出现,舆论内容也可以迅速更新,舆论传播的时效性越来越强,网络舆论也更难掌握 [3]。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管理建议

(一)构建优势网络平台,整合优秀教育资源

第一,应健全媒介融合机制,建设思政教育媒介融合平台,营造思政环境,培养人才,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个人修养。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相关问题审核通过了《关于推动传动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当前“新”“旧”媒体的融合,使媒体建设更加多样化、全面化。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为新型的媒体传播打开了新格局、提供了新方向,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首先,媒介融合是将“新”“旧”两种媒体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媒体的社会功能及价值,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而充分发挥媒介融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功效,还需要建设科学的思政教育媒介融合平台,引入专业的人才进行运营,国家应当制定科学化的发展方案,大力培养专业化团队,通过分析、总结当前媒介融合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学习与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成立宣传团队,形成正确的舆论,与网络负面信息抗衡,将网络舆论引向正确道路。

其次,当前在新媒介的发展背景下,学校的思政教育宣传更应注重大学生的自身体验,改变以往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使之更加贴合大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符合现实需求,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尽可能以平和的表达方式开展,使得思政教育真正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素质,与学生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进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整合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净化网络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高校要树立客观、科学应对现实性问题的理念,跟随正确方向,正确的舆论方向是大众媒体传播的重要根基。同时,高校还应时刻不忘党性原则,将党的宗旨始终作为媒体发展的“引航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纲领,始终将正面宣传作为媒介传播的主要方式,在思想与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二)坚持加强学校教育引导,形成优秀校园氛围

第一,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平台管理。校园舆论广泛存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能真实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可以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与完善课程建设提供指导。校园舆论作为一种大众心理,是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正确的校园舆论可以凝聚学生的团结意识,错误的校园舆论会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因此各大高校的网络舆论平台是学生掌握热点事件动态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做好舆论导向的引导与管理工作。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中出现诸多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内容,而大学生处于构建社会认知的关键阶段,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导,导致对人生信念产生怀疑,树立错误的“三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针对纷繁复杂的网路舆论环境,高校在提高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校园舆论的引导与管理,严格控制舆论传播的途径,加强对舆论的管控力度,对不良舆论必须采取果断阻止的措施,运用正确、积极的舆论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降低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4]。

第二,加强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从教育工作者个人来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的个人素质。首先,思政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国家动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充实个人理论知识,多思考、多运用;关注时事新闻,及时用专业知识正确剖析社会热点现象,宣讲新思想“新理论”同时将专业知识用于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将大学思政教育与网络热点舆论相结合。其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教师应全面认识与了解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有利、有害之处,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全面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教师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科学理论与先进的网路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育,更好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网路舆论观念。此外,教师更要立德树人,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从而强化受教育者对教育工作者的尊敬与信任。

从教学内容来看,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思政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意识,还要通过和学生讨论各种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反思、讨论社会现象,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在课堂中,教师可通过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出教育目标与学习内容,成立辩论小组,使其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其思辨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加强个人思想意识引导,培养个体自觉意识。受教育者应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要自觉、自律、自省,用科学的理论武器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负面网络舆论的影响。虽然网络平台给予了个体展示自身思想的平台,但是把握好网络舆论的尺度是需要注意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更应树立自身道德的主体性,同时学校还要强化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批判意识,避免自己成为网络舆论的施暴者。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还应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自我守法意识。法律法规的设立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有力武器,任何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只有真正了解法律,才不会受错误网络舆论的影响,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后,高校学生也应配合现实中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与讨论过程当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证实什么才是真理、什么才是正确道路;才能真正防止一些非主流、非本质的价值观念的侵蚀,坚守住思想阵地 [5]。

参考文献:

[1] 毕晓峰. 论网络虚拟舆论场[J]. 新闻前哨,2011(07):38-40.

[2] 戴益民. 網络舆论与公民意识的培育[J]. 传媒观察,2008(02):39-40.

[3] 许东光. 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及作用机制分析[J]. 时代报告,2020(08):146-147.

[4] 马骄.如何强化网络舆情管理[N].光明日报,2014-10-19.

[5] 刘娜,肖青.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研究[J]. 长江丛刊,2018(03):191.

(荐稿人:王林,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宇凡)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