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芳 向开远
【摘要】 抗美援朝战争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它的胜利塑造了国家利益不可侵犯,在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奋斗的国际形象。这是一场国家形象的奠基之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对新时代国家国际形象的塑造有现实的启示。在国家新的起点,传承抗美援朝国际形象塑造的经验,对当前的国家社会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抗美援朝;新中国;国家国际形象;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56-02
对于一个新的政权,如何面对朝鲜战争对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局势的正确分析和把握,决心支援朝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人类和平事业,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风范,推动了新中國良好国际形象的塑造,提高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是国家统筹全面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凸显国家“软实力”的关键部分之一。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声望和民族尊严的内在体现,是国际社会对该国综合评价的外在体现,是国家主观精神的客观反映。国家国际形象的支撑总括为综合国力,表征为:精神、物质、制度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显示;物质是指一个国家在人口、科技领域、自然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军事、国家经济、科技三个方面的竞争实力;而制度所包含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国家的利益实现有着重要意义。第一,能与世界其他国家构建互信机制,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国际认同。第二,制定国家形象战略发展目标是新中国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三,能够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二、中国国际形象的伟大塑造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联合英、法等十五个国家,扩大朝鲜战争的规模,在战况陡转危急性的情况下,朝鲜两次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支援。美国越过南北分界线以北纬38度线的边界线,并派海军对台湾地区进行武装侵入,直接威胁了中国国家领土安全和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毛泽东同志说:“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1]出于对整个局势的分析,反复的权衡利弊,党和国家做出了保卫国家、抗美援朝的决策。这场战争的胜利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国际形象的塑造要依靠一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经济与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国对于一个仅仅成立一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物质财富对比看,当时的美国国民收入为2400亿美元,新中国国民收入仅为426亿人民币;在军事力量上,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各种先进武器,部队是机械化装备。而中国的武器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连步枪都生产不好,更谈不上各种炮弹的制造和生产,军事装备无法跟美国比,此外,美国还拥有强大的空军参战能力,作战飞机群领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随时对地面战争进行支援。基于此,从精神因素上来说,美军曾扬言,这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战争。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从满目疮痍中走过来,新中国的成立让人民更加珍惜和憧憬,也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更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正是这种实力对比的差距下,美军低估了中国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做出突破三八线,武装占领朝鲜的错误决定。面对美国的这种野蛮侵略行径和军事企图,中国坚决抗战。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它建立了一个令对手心生敬畏的军事威信,塑造了新中国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
(二)中华民族军政一体、上下一心的国际形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总结以往战争经验基础上一致得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2]的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作为坚强的后盾,打出了敢打、敢拼的血性铁骨。战争的胜利,靠的是这场战争的正义性质,靠的是举国人民的一致支持,也靠的是军政一体、上下同心。沃尔特·特赫姆斯指出:“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显示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巨大的力量,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3],中国共产党在朝鲜战争中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不仅能够维持一个大家认为的农民军队在战场上对抗一个现代的军事强权,而且它也能够锻炼成一个有训练、有装备和有团结力的战斗体,在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各地掀起支援朝鲜,奔赴战场的热潮,广大工人提出“工厂既战场、机器既武器”的口号,不分昼夜地加紧对前线武器装备、医疗物资的生产,广大农民踊跃捐粮、捐物,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力地支撑起这场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战,正是军政一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行动保障了前线士兵的武器和生活物资供给,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奋斗的国际形象。抗美援朝战争是两大社会格局对峙下的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带有鲜明的小战争、大背景的特点。美国对朝鲜军事干涉是反社会主义,在朝鲜战场上主要有三个目,其一,企图以武装侵略破坏制朝鲜所建立的人民民主制度,使它成为永久的殖民地,变成美国的亚洲军事战略基地。其二,借此战争转移国内经济危机所产生的社会矛盾。最后,通过威胁和军事干涉世界各地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加强对他国的奴役和统治,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众所周知,对于美国的出兵目的和野心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有敌视和威胁观点所做出的反应。当朝鲜战况出现危机时,新中国在自身极其艰难境况下,以社会主义阵营的尊严和人民为重,担起维护人类和平的重任。1952年周恩来同志再次访问苏联时,斯大林热情地接待并加以称赞:“你们在朝鲜打得不错,谈得也好,顶住了美国的巨大压力,全世界人民都称赞你们,你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了,影响扩大了”[4],充分证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立足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和平事业,高扬国际主义精神的和平之战,维护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顾全大局、勇于承担责任,塑造了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不屈的国际形象。
三、抗美援朝中对新时代国家国际形象塑造的启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国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双重意义,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维持、巩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对新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历史启示。
(一)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在新时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局部冲突仍然影响着世界和平的发展。中国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和海洋问题仍未解决,国际势力借机制造事端,阻挠国家统一大业,严重危害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面对这些日益尖锐的问题,要求国家和人民有崇高的责任担当,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积极汲取伟大的革命精神,以不畏强权、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维护好国家利益,克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艰难险阻。捍卫好国家领土寸土不让的决心、人民利益不可侵犯的国际形象。在展开国际交往活动时,应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一切为了人民、为了民族、为了国家。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充满斗争和艰辛的过程。“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5]抗美援朝内涵着国家、党、人民的斗争精神,对抗美援朝斗争精神的认同和传承是国家前进道路上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判断与战术决策,坚持斗争过程与务实的应有之举。只要有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风险和挑战,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危害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风险和挑战,就必须坚决斗争,取得胜利。这是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战斗精神的立场和方法,也是国家形象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人类发展的贡献者。习近平同志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6]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抵御侵略、反抗强权的正义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彰显了中国正义、和平的大国形象。无论是在新中国时期,还是在新时代,中国人民都致力做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将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文明历史和文化基因融入了基因血液,彰显了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的坚定意志,顺应和平发展历史潮流。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深刻阐明和平与正义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是各国人民所渴望的。各国共同协作才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势。
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在新时代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汲取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丰富内涵,维护好国家、民族、人民的尊严和利益,发扬中华儿女敢打敢拼、团结一致的民族品格,坚定不移地做好人类和平的建设者和造福人类的贡献者,在国际上塑造好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376.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3-104.
[3](美)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第1卷)[M].北京:国防大學出版社,1988:146-186.
[4]王俊彦.大外交家周恩来(上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36.
[5]闫祥岭.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N].新华每日电讯,2020-10-29(001).
[6]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24(002).
作者简介:
田仁芳,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向开远,男,苗族,贵州铜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