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于前,思于后

2021-09-10 07:22:44张美芹
高考·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审题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张美芹

摘 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考试题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材料作文成为了一种基础性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给学生的写作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导致很多学生因审题、立意问题而降低了写作质量。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侧重培养学生作文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本文就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中审题与习作的教学策略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提高学生作文审题能力、写作技能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教学策略

写作能力是考核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据。随着高中语文的课改,作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地位愈显重要,在高考中的分量也较大。新材料作文成为了一种基础性的作文命题形式,给学生的写作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导致很多学生因审题、立意问题而降低了写作质量。调查发现:很多高中学生在对一些提供的作文材料进行审题时往往会出现偏差,由于偏题,即使在作文中运用了大量精彩的语言,也无济于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性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進而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作文审题能力,并为提高其习作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新材料作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高中语文改革背景下,新材料作文已成为一种基础性作文命题形式,其出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进而达到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由于写作与阅读理解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学生必须要兼具较高水平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相关的写作活动[1]。

(二)考查学生作文写作水平

学生语文写作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上,还彰显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新材料作文的出现,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精准的把握材料的内涵,是否能够运用适当的书面语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对于相关材料内涵的理解[2]。因此,新材料作文对学生行文思路的清晰度,文章脉络的明朗性等均提出较高的要求,最终达到考查学生语言功底、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存在的不足

目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时,忽视了写作训练与阅读能力的关联性,导致写作与阅读教学出现了“分离”现象。另一方面,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阅读写作材料时,不会精准地提取关键词,忽视材料的引导语与内涵,导致写作思路偏离了材料中心范围,最终影响了文章质量[3]。

(二)学生层面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学生存在着写作功利化问题——为了应付写作、应付考试而写作,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在未真正理解材料内涵的情况下“照猫画虎”、“生贴硬靠”的现象,最终影响到写作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因缺乏深度分析与思考而出现了偏离材料主题的现象,或是出现不能准确把握材料内涵的问题,导致出现了偏题、跑题现象。

三、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与习作教学策略

(一)训练材料主题的分析能力

理解作文材料给出的主题内涵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必须要将阅读教学与审题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审题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章内涵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基于“材料”的整体性进行个性化的立意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的意识与能力。通常情况下材料作文给出的相关材料具有较强烈的开放性,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阅读理解与分析,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多元化阅读学习中进行多视角的思考,进而达到训练学生材料主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为提高其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4]。

如在《拿来主义》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进行多视角的思考,如“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种“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思辨的视角尝试进行个性化的分析,是否可以将这种具有贬义的两种“主义”进行褒义性的解析等,以培养学生材料主题分析时的思维转换能力,进而为全面提升学生多视角思维提供了保障。如有的学生将“闭关主义”应用于本次新冠疫情的居家隔离疫情防控之中,也有的学生将“送去主义”与奉献精神相结合进行了创新写作,更有学生将“拿来主义”与人性相结合进行了写作。此类阅读教学与材料主题分析、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辨思维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的应变能力及写作思路设计能力。

(二)指导学生审题的正确方法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新材料作文写作时,过于侧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审题方面的指导,进而导致学生在写作实践时易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审题方法的指导。首先,抓住本质。对于叙述性材料而言,其材料多为平铺的、直叙的内容,学生也很容易抓住材料中所表达的意思,此时,教师要指导、鼓励学生在相关内容中找出更具有哲理性的内容或是观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其次,升华观点。一些作文材料往往含有一些含蓄隐喻的内容,如寓言材料或是具有哲理性的故事等。面对这样的材料时,教师则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运用升华观点法进行思考以及写作思路的设计[5]。

如一则材料是:一只猫头鹰在村东头遇到一个正在搬家的乌鸦后,问它:“乌鸦老兄,你要搬到哪里啊?”乌鸦说:“猫头鹰老弟,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说我的叫声不吉利,因此,我准备搬到村西头!”猫头鹰则说:“乌鸦老兄,你从村东头搬到村西头有什么区别呢?你为什么不尝试改变自己的叫声呢。”对于该材料,学生会很容易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并产生自己的观点——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有的学生则会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呢,不如改变环境,但不能像乌鸦那样只是改变小环境!要改变大环境!等等。这样的审题方法指导与训练,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三)培养学生审题的思维能力

对思维品质的关注与考查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重要方向之一,且各地的高考材料作文中也多采用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读写,以达到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6]。教师在材料作文审题与习作教学时,也要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理性的思考下能夠祛除遮蔽,发现真知,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改善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材料作文的审题与习作水平。逆向思维即求异思维,其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其应用于新材料作文之中往往可以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令人惊喜的写作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呢?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思辨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与思辨过程中不断提高其逆向思维能力、审题能力与习作水平。如在2018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中因13分钟的广告时间而造成的广大学生家长的不满,随着节目负责的回应言论(13分钟很长吗?那些平时没有耐心陪伴孩子的家长而让孩子看垃圾动画片的时间何止13分钟?……)而进一步导致该事件的升温,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写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该材料的主旨就要通过对该负责人的言论进行思考。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与批判性审题。如“13分钟很长?负责人的言论是该问题的理由吗?”、“在国家性的、高规格的教育类节目中插播13分钟的广告正常吗?理由是什么?”、“负责人因自己缺乏思考能力反而给自己找出了诸多的、无力的13分钟广告时间,如何平息那些愤怒的家长?”、“从这个13分钟的广告问题,你能够拓展思考哪些内容,如何验证?”等等。学生在进行审题时,既会进行自己的个性化思考与审题,同时,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逆向思维与批判性思考,逐步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质疑观点并加以验证。当学生通过逆向思维进行审题后,再借助自身的写作技巧、语言运用以及相关论据的运用,往往会提高作文的得分。

结束语

高中新材料作文逐步成为一种基础性、广泛性的写作形式,并成为了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材料作文教学时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技巧,并通过相应的教学整合与创新来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写作思维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新材料写作教学中的审题教学环节,通过指导、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审题技巧以及相关思维训练等帮助学生突破材料作文的写作障碍;另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材料对学生开展审题的思辩训练。这样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水平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兰.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9(11):70-71.

[2]徐阳萍.高中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0(7):50.

[3]王玲敏.提升高中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2020(25):93.

[4]钟燕媚.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困境与应对措施[J].课外语文,2019(2):16-17.

[5]蒋利华.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9(6):165.

[6]王静敏.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8(6):2.

猜你喜欢
审题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