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愈加迅速,已经较大程度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心理。教育作为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在互联网应用过程中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的冲击较为严重。本文将结合当代网络发展特点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致力于借助网络时代的优势,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推动引导大学生完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设。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网络信息正在较大的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可以说网络信息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时代主力军,对于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思想观念作为人的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的心理健康导向提供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设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大学生由于多生活在校园之中,对于社会事物的发展缺乏完全的认知和判断,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思维建设发生引导效果。网络信息作为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如何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将网络信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入手,全面分析开拓适应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空间和途径。
一、当前网络发展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困难分析
(一)价值观人身观方面的影响
网络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各个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界限也会由于网络的信息的畅通而打破原有的桎梏,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以及规章制度之间的冲击。大学生作为高文化素质人群,对于各类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外来文化、思想的接纳度也较高。但是,由于大学生尚属于不成熟人群,由于年龄以及社会阅历的限制导致其对于各类文化、思想意识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在接收信息时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色情电影、网络游戏都不同程度的充斥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部分国家利用电影、游戏等形式传播不良政治意识,大学生长期接受不良意识的灌输,会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较大的扭曲。近年来,暴乱行为已经邪教行为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高校大学生被卷入,并引发犯罪等行为的现象接连不断。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化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二)道德品质建设倾斜
伴随着网络信息文化手段的日渐完善,人们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精神表达的现象愈加明显。在网络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来摆脱现实生活中束缚,在网络世界里追求自由、平等,并进行一些错误的价值观的宣传。大学生作为半社会人,对于社会经济文化、道德品质要求的认知建设在较为表面的认知之上。畅游在网络世界的大学生拥有较为急迫的融于完全世界的需求,对于网络中的言语缺乏相应的判断,导致其往往会根据网络世界中不受束缚的言论来进行自身道德素质的建设。与现实世界相差异的是,网络中随心所欲的言论与当前法制社会的要求以及传统道德文化建设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过度接受网络言论的教育,会导致其道德品质建设与传统道德品质建设之间出现较大的倾斜,进而造成大学生养成自私自利、责任感不强、思想政治建设偏差以及过度自我主义的道德思想,部分偏激人员甚至会造出危害社会安全的偏激事件。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大程度的推动了网络的普及化,大学生由于课业压力较轻、闲暇时间较多、校园管理较为宽松,导致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不断深化,受到网络的影响也较大。
(三)政治思想建设不规范
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功能,同时网络信息的更是换代极为迅速,大学生作为网络的直接环境的享受者,获取信息的速度也较为迅速。[1]遗憾的是,大学生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导致其认知处于网络世界中较为前沿的阶段,而教师的教育过程与却是与网络世界相脱离的,大部分教师依旧沉溺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难以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建设需求相适应,不仅难以达到规范大学生政治思想建设的额目的,还会桎梏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注意是,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与当前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与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是同样的,但是由于政治思维具有差异性导致学生与教师对于国家政治政策具有较大的理解偏差,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我,应用新的理念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建设。值得深思的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是教师的教育形式仍然以传统形式为主,导致教师教学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这一现象会直接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思维的良性建设,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造成较大的阻碍。
二、创新路径分析
(一)深化大学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对于人们的影响愈加严重,高校在进行教育形式的开展过程中应该不断顺应网络的发展趋势,并积极利用网络的时效性特点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规范化教育。[2]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高校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现状改革,首先,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從多角度入手,政治思想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进行规范教育,因此,大学的党支部应该主动加强政治思想的管理,并规范党支部内部的基层体系和领导体系。同时,还需要在明确党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政治思想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积极关注网络信息,并开展同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将网络信息建设与教育相互应用,做到网络与教育相互适应。最后,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都带了两面性,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为学生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出积极贡献。
(二)校园网络监管,开展正确的网络引导
网络舆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健康的心理建设。因此,想要引导大学生完成心理健康建设需要从舆论引导入手,例如,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络进行监管,屏蔽不良信息的入侵。并利用校园网络发布积极的、健康的信息,并通过积极健康的网络活动,激发学生参加健康网络活动的热情,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健康的网络行为之中。其次,学校可以主动建立信息阵营,并在网站内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校园网络阵营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的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并进行较为强烈的、鲜明的网站特点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需求,学校在需要不断加强专业性、时效性以及服务性的特地建设,让大学生能够从该网络阵营中获得进步,同时不断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三)构建网络式健康教育模式
现阶段,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社交以及基本信息的提取已经成为大学生的 日常习惯。为此,学校方面可以通过网上匿名心理辅导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建设活动之中。同时,学校可以要求心理教師积极根据社会时事进行思想道德宣传,让大学生更好的在保护自身的基础上完成良好的心理建设,避免大学生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出现道德标准认知偏差的现象。
(四)教育工具多样化应用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能够利用的网络工具愈加繁杂,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不断丰富教育工具的应用。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都是当代社会人们应用的重要的社交软件,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查看学生的实时动态以及网页的浏览记录来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积极应用网络工具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其更好的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
(五)提升教育团队的专业性
教育团队作为教育行为的重要引导者,其专业性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效果。因此,教育团队工作人员需要不断进行自身心理健康建设。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向建设以及个人道德素质的高度。教师团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首先得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以及个人政治素养建设。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把握网络信息并进行解决的能力,以达到准确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心理健康建设的目的。
三、结束语
互联网的发展给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状态对于社会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过程遭受到较大的网络信息冲击,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要全力探索健康教育的新路径,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通过建设网络阵营、构建网络式健康教育的形式应对当前挑战。
【参考文献】
[1] 谢阳熙.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v.41;No.395(22):255-255.
[2] 孟雪玲. 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J]. 心理月刊, 2020, v.15(2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