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创新探析

2021-09-10 07:22陈曦
关键词:资助育人新时代

陈曦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现有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等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在于将资助工作中的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勤工助学与自立自强相结合、志愿服务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三个维度。建立“三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作用,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青年自立自强精神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因此,充分发挥“三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作用,需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即健全考核机制、夯实基地建设与彰显时代特色。

关键词:新时代;资助育人;“三结合”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深刻内涵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已经得到显著提高,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坚决在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指出,从表面来看贫困是经济问题,但实质上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和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的约束才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高校开展资助工作,不仅仅要关注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更要在给予物质帮助的同时提供人文关怀,关注贫困学生的精神、心理等状况,做到对贫困学生扶贫、扶智、扶志的全面帮扶。

一、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存在问题

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表现,目的是确保大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在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高校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然而,由于以往偏重于对学生给予经济层面的帮扶,重点关注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目前部分贫困学生对高校资助工作产生认知偏差,形成了跟学校要钱、等学校发钱“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贫困学生的过分依赖思想反映了当前高校资助工作模式重资助、轻育人的突出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模式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现有高校资助工作强调解决学生经济层面的困难,而精神层面的培养被弱化,导致贫困生产生依赖心理、好逸恶劳,进而使其责任意识缺失、进取意识淡化。第二,学校教育注重共性,较多地停留在贫困生群体的集体教育,而忽略贫困生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和情感化教育。因此,学生接受固化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第三,部分高校在引进企业资金资助时往往借鉴国外的资助模式。但从资助理念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坚持教育成本分担模式,有别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国情,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能完全借鉴国外的资助模式。第四,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结合的层面较少,大部分停留在资助方式的变化上。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象牙塔,应以社会实践作为有效补充,渗透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方位全过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要为学生经济上解困,还要让学生精神上脱贫。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还担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即必须保证资助和育人双重要素互动的内涵式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坚决摒除贫困生“等、靠、要”的落后思想,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以期实现既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既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又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既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育人效果[1]。

二、“三结合”: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创新

(一)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借鉴《现代管理学》中精细化管理模式[2],根据贫困生个性特征、实际情况按其侧重点划分为五类困难人群,具体为思想困难、学业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难和就业困难[3]。遴选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帮扶责任人,与贫困生按其困难类型开展结对帮扶,建立《贫困生精准帮扶工作档案》,记录帮扶次数、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等,并做好存档工作。对有思想问题的贫困生,通过沟通交流,化解其思想包袱;对有学业问题的贫困生,开展一对一课后辅导,提高其学习成绩;对有生活困难的贫困生,群策群力、爱心接力助其渡过难关;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团建团辅等,有必要时可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实现其自我重塑;对有就业困难的贫困生,一对一开展就业政策宣讲、求职技能培训等,扶上马、送一程,助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帮扶责任人通过与帮扶对象定期谈心谈话,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为困难学生帮困解惑,搭建了贫困生心灵沟通的平台。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中,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進一步摸清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实际情况,还有利于其它各项学生工作的延伸开展。

(二)勤工助学与自立自强相结合

为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途径,学校或二级学院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各系、室设置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并根据人员岗位匹配的原则开展聘用工作,实行时薪制发放劳动报酬。以江汉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全年共设置勤工助学岗位25个,根据学生归属系室以及个人申报意向,由各系室主任选聘,按12元/小时、每月不超过30小时的工作时长发放酬金。具体岗位设置如下表所示。

与此同时,学校资助中心或二级学院还应走出去积极为贫困生拓宽校外勤工助学途径,包括并不局限于餐厅服务员、超市收银员、广告宣传员和企业实习生等校外兼职岗位。学生通过自力更生赚取报酬,不仅能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还能转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进一步提高社会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实现自我锤炼、自我提升[4]。

(三)志愿服务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5],学校或二级学院可依据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贫困生到敬老院、社区和乡村等地开展以义务劳动或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贫困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如:3月份深入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清理居民楼楼道垃圾,义务维修小家电等;春季开展美化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整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等;暑假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进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补习课堂、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大讲堂和团体辅导等特色活动;九九重阳节赴养老院为老人送温暖,传承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寒假到火车站、地铁站开展志愿服务,为乘客出行提供帮助等。

在活动进行中或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开展感恩教育。如:举行“感恩于心、立志成才”主题教育班会,请同学们畅谈在活动中发生的感恩故事和所思所悟;举办“梦想、感恩、奋斗”主题征文大赛,请同学们撰写青春奋斗故事,传递青春正能量;开展“我的感恩故事”宣讲报告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将志愿服务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寓教于行、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能够引导贫困生主动承担社会、奉献社会、感恩社会,把促进自我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三、“三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创新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三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建立为丰富和优化高校资助工作的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提供了借鉴和解决策略,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资助是基础,育人是目标。在工作中既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更要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但是多数性格内向、不擅表达、人际沟通能力较差。文科学生则反之。“三结合”资助育人体系注重贫困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情感化教育,聆听学生心声,尊重学生意愿,锻炼学生社会沟通能力,拓展学生社会知识领域,起到弥补学生短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二)培养青年自立自强精神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勤工助学则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补充。通过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方案,健全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引导贫困生自食其力获取劳动报酬、体会到劳动的可贵与光荣。高校工作要使资助与自助相结合,培养青年学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良好精神品质,从而使大学生在经济上解困、在精神上脱贫。

(三)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成为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用的人。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局限于象牙塔,而应拓展到社会、拓展到实践。通过“三结合”资助育人体系的运用,能够让大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效果。

四、“三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创新保障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还有利于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让大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服务中去,把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统一,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发挥“三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长效机制,需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考核机制

资助育人体系长效发展的关键是制度保障。一方面,对于贫困生个人来说,可将其是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列为贫困生等级认定和助学金评定的加分项目。根据其参加活动的次数和表现,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制度进行综合评分,得分愈高,贫困等级愈高,助学金愈多。另一方面,对于帮扶责任人来说,将其是否圆满完成幫扶任务作为评价考察的重要依据,在党员发展、转正、评先评优工作当中占有重要权重,甚至列为一票否决项目。同时,当帮扶工作中取得了重大成绩或者涌现出突出事迹,应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并做好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良好的保障机制能够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社会工作热情,能够进一步推进资助育人体系广泛深入开展。

(二)夯实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学生活动基地,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资助育人活动的重要保证。学院应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建立一批能够长期合作的活动基地。一类是以义务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如敬老院、社区和乡镇等,让贫困生在接受国家、社会资助后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一类是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如公益组织和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等,促进贫困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让贫困生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推动社会发展之中。夯实基地建设可以进一步规范资助育人活动的开展,使活动有保障、有规模、有成效,从而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

(三)彰显时代特色

立于“互联网+”的时代潮头,置身“大数据”的良好生态,高校应不断创新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网络媒体等新阵地开展宣传、组织、管理和服务等各项资助工作,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彰显出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高校还应密切关注时代热点和社会难点,不断开辟育人工作新领域,增强资助育人体系的时代性和实效性,让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在校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徐豪.论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科学化体系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2):109-113.

[2]马领第,高峰.高校学生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10(4):94-96.

[3]夏永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刍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110-112.

[4]宋冰.勤工俭学育人功能分析及新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0(6):31-34.

[5]狄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33-35.

责任编辑  杨慧芝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新时代
大学生资助育人效果评估指标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让阳光点亮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