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1-09-10 07:22张嘉卉王德清庄郁馨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大学生

张嘉卉 王德清 庄郁馨

摘  要:2020春节期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不明确的发病原因、不易控、高传染性、复杂性等特点引起大众恐慌,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同时也给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为防止此次疫情升级,各高校延期开学,长期居家自我隔离,被动的学习进度、有限的社交都加剧了大学生群体的情绪问题,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索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3-0137-03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事件,传染性较强,而且呈现较强的扩散性 [1]。通过研究以往相似突发事件如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2012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等发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虽然能够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生理上造成的损伤,然而却会使人们产生长期性的心理影响 [2-3]。所以,疫情并非仅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因为疫情在不断扩散的过程中会让公众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例如忧虑、焦躁和恐慌等,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在缺少及时干预和疏导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应激反应,体现在行为、躯体以及心理各个方面,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心理问题 [4-5]。因此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作用渐渐被社會发现和认可。同时,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情绪相对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暗示,行为较冲动 [6]。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探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从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思索应如何应对伴随疫情出现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思索疫情期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一、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一)焦虑情绪

中科院心理所的社会调研发现,疫情初始,79.1%的民众表示非常关注疫情,大部分人感受到强烈的担忧和焦虑,害怕自己或家人可能感染上病毒。另有面向3881名广东大学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疫情中焦虑情绪发生率是26.6% [7-8],高于日常一般情况下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调研。期间学生的安全感急剧下降、失控感出现,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对自身的身体感觉非常关注和重视,同时会把自身所出现的微小不适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反复查看疫情相关内容,怀疑自己是否生病,甚至产生一些盲目的行为,比如过度消毒、过度抢购囤积物资等 [9]。

(二)低落抑郁

随着疫情暴发,很多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关注疫情,每天会接收到超量的负面信息,包括不断更新的确诊、死亡人数,网络上传播的悲观消息以及身边其他人传递的沮丧情绪。有调研显示,在受调研的3881名大学生中有21.16%出现了抑郁情绪,其中中度及重度发生率分别是3.17%、1.01% [3]。有少数学生在疫情开始后出现了暂时性抑郁,产生无力感,难以感到愉悦。如果这种情结持续时间过长,会打乱之前的生活规律,引发失眠或食欲降低等问题,有时还会使人出现身体机能降低的状况。

(三)孤独情绪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疫情所致的长期宅居,让人减少了外界新异刺激,也减少了必要的社会性交往,这会让人的感觉变得迟钝,心理机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宅居隔离期间尽管并不忙碌,但还是十分疲劳,也很难集中注意力或思考,同时也是高校延期开学居家隔离阶段网课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四)愤怒情绪

在疫情初期,打开社交媒体,很多具有“戾气”的文字会立刻充斥人们的眼球,如“吃‘野味’的人真活该”等,这些文字有些是以偏概全,或是未辨真伪的造谣。但学生群体情绪相对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暗示,行为较冲动 [10]。被煽动的很多同学情绪激愤,上网“激情发言”。面对当前疫情风险和人人自危的压力情境,学生会本能地产生愤怒情绪,来增强控制感、进行自我防卫。同时这种群体愤怒情绪很容易被煽动利用,成为网络暴力的温床。

二、针对疫情下大学生情绪问题的调适

在疫情压力下,外部场域各方面因素的变化都会使高校大学生身心状况出现变化。多个调研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上升,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高校急需加强心理疏导,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制定及时、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要素等也应随之呈现新的特点与要求。同学校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疫情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加突出载体的创新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式的艺术性 [11]。

(一)疫情期间常见情绪问题调适的一般方法

1. 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

过度的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让其因此降低自身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让公众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形成较大的压力,所以必然会出现负面的消极情绪。这种情绪是正常人群的正常反应,因此高校应提示学生不必有过多的心理负担,保持平和,适时地进行监控和调整。

2. 理性对待科学防控

有研究证实,个体焦虑程度会随着对新冠肺炎疫情了解的加深而降低,由错误的或过分的信息造成恐慌暗示和非理性行为的可能性越小。如果大学生能够全面地认知新冠肺炎疫情,充分了解防疫知识,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就可以积极、科学地应对疫情。因此提高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借助微信公众号、各级QQ群、微信群等网络媒介,及时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积极发布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正规的心理咨询渠道和防疫宣传内容,避免由不良疫情信息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可以在线上提供各类心理健康自评问卷,提供呼吸训练、想象放松训练等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科学应对疫情 [12]。

3. 保持人际联系激发内在力量

自我隔离期间,高校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多与外界交流,借助亲友、师长的力量形成较强的安全感,利用来自社会各界的协同帮助,使大学生能够恢复健康心理状态,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构建心理防疫的同盟。

4. 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學生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的运动以及心理平衡等,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要积极维持原有的规律作息。尽管居家自我隔离期间活动范围受限,学生仍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八段锦等,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应对疫情。

(二)线上心理援助咨询服务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不确定性、较强危害性,会导致大学生个体持续处在高应急的状态中,同时过度接收负面信息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出现消极情绪,致使其心理一直处在崩溃的危险境地,尤其是低年级和毕业生年级学生。因此面对处于应激状态的大学生,学校应尽快帮助其恢复到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中。疫情期间互联网是信息交互的主流渠道,各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在第一时间开通线上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工作通道,针对疫情有关的心理问题隐患提供网络咨询服务,为来访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疏导。

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困惑、帮助学生调整不合理的思维,如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等,引导其正确看待疫情信息,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并适时地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疫情防控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共情,强调“用心暖心、以情育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任感,能够积极地明确并接纳国家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部署,从而有效疏导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 马加名. 基于书信介质应对重大疫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5):20-22.

[2] 刘萍萍. 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J]. 价值工程,2020,39(09):1-2.

[3] 昌敬惠,袁愈新,王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02):171-176.

[4] 刘兵,陈建红,李映章,等. SARS时期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干预[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10):1481-1484.

[5] 尹燕萍. “甲型H1N1流感”期间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07):89-91.

[6] 孙宏伟,陈晓丽,王艳郁,等.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OL].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8,4(03):141-144.

[7] 胡俊峰,侯培森. 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0.

[8] 陶芳标.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A]//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安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届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2003:3.

[9] 李虹. 健康心理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05-317.

[10] 杨秀兰,贾伟华,夏果,等. 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69  - 1272.

[11] 孙中青.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2019(03):13-15.

[12] 易凌,王忠灿,姜志宽,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07):929-930.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大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