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策略

2021-09-10 07:22何进陈竹刘鸿雁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

何进 陈竹 刘鸿雁

摘  要:“植物营养与施肥”是全国高等院校农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植物营养与施肥”的教学仍侧重于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综合发展,本文将从“植物营养与施肥”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改革策略,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创新课程,开展研讨式课程教学等多种举措,从理念、知识、能力、个性等多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048-03

植物营养与施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学科,在阐明植物养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施肥达到作物高产高品质的目的 [1-2]。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的课程,贵州大学农学类专业开设此课程已有近70年的悠久历史,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理论体系等方面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3]。近几年,全国高校都在进行学分制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缩减了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的总课时数和实验课时数。学时数的减少不利于学生在充分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应用技术和实践技能,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该学科需要优化教学模式,以互动式、探究式进行教学,搭建学生植物营养专业领域的知识网络结构,激发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意识,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的新农科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植物营养与施肥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目前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发展趋势下的必然要求。创新型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具有:1. 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较强的自我学习和探索能力;3. 在某一领域或方面有系统的知识储备,较高的专业水平;4. 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 能够敏锐感知和应变处理 [4]。植物营养与施肥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各种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交叉性、综合性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结合植物营养与施肥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思维特质、行为特征,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自律意识和增强探索能力,注重学生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质的“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5]。

一、教学前准备工作

教学工作前准备工作:1. 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2. 测试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特征,加深其对自身学习类型、特征及努力程度的认识;3. 确定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4.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风格。针对学生群体思维特质和行为特征,定位学生心理和知识取向,大胆探索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方式,重视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定位教学目标

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应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刺激和维持学生对植物营养与施肥学科知识及其应用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理解并掌握该学科知识对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传授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价值,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参与实验实践,切身体会植物营养与施肥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有价值的教育实践经验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知识体系、科学技能和创新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独立的观察实验、善于实践、辨认错误、科学设计、数据分析与处理、评价事实和概括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个性及创新能力。

三、针对学生能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意识增强,改进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特质和个体差异性,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互动式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科学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培育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的科研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验,主动投入到研究学习中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辅科研的目的,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

四、针对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促进实验教学

在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实验性教学,做到重理论、重实践、重应用三位一体。将实验课内容设立由易到难、单一到多步、理论到应用、综合到设计的次序进行实验,借以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在植物营养与施肥课堂理论教学上要做到注重区别植物营养与施肥与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等相关交叉学科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形成植物营养与施肥知识体系的同时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有机统一结合 [4]。通过实践技能的综合训练,学生完成从技能学习到技能运用的提升。

加强学研结合,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将SRTP引入实验教学,进一步完善植物营养与施肥实验教学体系 [7]。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将学生合理分配到院系科研平台的各个项目组之中,为本科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的机会,也为科研平台提供人力资源,间接增加了实验教学实践课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使学生完成从知识认知到知识探索的思维转变,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将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善于思考、能真正解决植物营养与施肥实际问题并将之应用到科研与农业生产中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五、针对学习主体综合能力考察,改进考核制度

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在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考核中采取过程性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论文、期末考试四个考核制度,注重对学生课堂问答、完成作业情况、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表1)。

六、结语

植物营养与施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打破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树立重理论、重实践、重应用的新教学理念,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职业追求的角度和国家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考虑,依据学生能力形成规律,优化教学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主题由“教”向“学”转变,学习评价重心由“结果”向“過程”转变。该课程需从理念、知识、能力、个性多方面培养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农业应用能力质的提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寅,刘淑霞,高强,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9(04):134-135.

[2] 张文明,邱慧珍.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06):101-104.

[3] 王小利,段建军,刘丽,等. 模块化结构的分层次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体系构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01):179-183.

[4] 章力干,叶新新,柴如山,等. 基于内源性学习动力培养的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改革[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0,34(02):99-104.

[5] 张成路,徐德青,宋婉婷,等. 结合课程改革与情商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8):13-15.

[6] 谢爱英,刘安荣,王飞.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336-337.

[7] 刘之广,贾继文,李成亮,等. 农业院校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室科学,2017,20(04):84-88.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