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棋派与围棋发展

2021-09-10 07:22秦浩翔
今古文创 2021年19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

【摘要】 徽州棋派是明清三大地域围棋流派之一,对中国围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四点:其一,奕家频出,与各派国手切磋竞技,提高围棋整体水平;其二,徽派奕家开门收徒,言传身教,使其精湛技艺得以传承;其三,徽人好以棋会友,热衷棋艺交流,扩大了围棋影响;其四,徽人大量编著刊刻棋谱,对传承经典对局,传播围棋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 明清时期;徽州棋派;围棋发展

【中图分类号】G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041-03

徽州棋派是明清时期三大地域围棋流派之一,兴起于明代中期,并一直延续发展至晚清时期,历经两朝,长盛不衰。它不仅闪耀于明清棋坛,同时也在中国围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围棋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① ,将明清徽州棋派对围棋发展的影响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奕家频出,提高围棋水平

徽州棋派作为明清时期三大围棋流派之一,涌现出诸多顶尖棋手。徽派棋手与京派、永嘉派等各派棋手切磋竞技,推动了明清围棋水平的不断进步。

明代徽州棋派的奕家主要有汪曙、程汝亮、方子谦、吕存吾、苏具瞻、汪幼清等人,明代文人对其多有品评。王世贞在《弇州四部稿》中说道:“婺(源)汪曙不及鲍者(永嘉派鲍一中)一子,程汝亮晚出胜之,而亦早死,此所谓徽派也。”[1]冯元仲在《奕旦评》中谈及明代围棋流派时称“新安派则有汪曙、程汝亮、方子谦若而人为之冠”,而后起之秀則有“吕存吾、苏尔瞻(即苏具瞻)雅熟棋势”[2]188。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谈及明代中后期围棋名家说道:“近代名手,弇州论之略备矣。以余耳目所见,新安有方生、吕生、汪生,闽中有蔡生,一时俱称国手。”[3]由此可见,徽州棋派得到了当时士人的广泛认可。

在明代徽派奕家中棋艺最高,影响最大者当属程汝亮,王世贞将其与永嘉派的鲍一中,京师派的颜伦、李釜并列为明代棋手第一品,并称赞道:

譬之用兵,鲍如淮阴侯,有抟沙之巧;李则武安君,横压卵之威;颜则孙吴,挟必胜之算;程则诸葛,修不破之法。虽奇正时出,攻守异势,要之皆称善师者矣。[1]

白起、韩信、诸葛亮等人皆为古代出类拔萃的名将,能得到王世贞如此高的评价,足见程汝亮等人棋艺之精深。而汪署作为徽派围棋的开创者,仅以一子之差负于鲍一中,其棋力同样堪称顶尖。休宁人苏具瞻,“年十六即善奕,称国手”[4],堪称明代后期徽州棋派的代表人物。汪幼清和江用卿均是明清易代之际的徽派国手,二人在明天启、崇祯年间即已名扬天下。汪幼清下棋颇有特点,善于在失误后反败为胜,“人谓幼清之棋,不畏其不误,而畏其误,小误则小胜,大误则大胜” [5]495。婺源人江用卿,自幼工奕,“时见对弈者乐观之不厌。未数月,才布棋即能预料局终胜负”[6]。可见,徽州棋派自明代中期兴起以来,便一直在大明棋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及至清代,徽州棋派延续明代的辉煌,继续向前发展。清代徽派奕家主要有汪汉年、吴贞吉、程兰如、吴孔祚等人。清末棋谱编撰家邓元鏸在《国朝奕家姓名录》中对清代围棋手进行了评级,划分了大家、名家、二手、三手、四手等五个等级。徽派棋手中,歙县人程兰如被列为十大家之一,江用卿、汪幼清、汪汉年、程仲容、吴孔祚等人则被列为名家。[7]258

汪汉年是清初徽州棋派的代表人物,清代奕家对其推崇备至。徐星友云:“狭巷短兵,不苦逼窄,当此境者,惟汉年最为擅场。”[8]509程兰如也称赞其说道:“汉年天分高,用意曲。”[9]172吴贞吉同为清康熙年间徽派名手,但不愿以奕名自重。吴震方称赞他说道:“瑞征雅,不欲以弈名,虽游贵人之门,绝无干谒趑趄之态,盖其素性然也。”[10]441

清代中期,棋手们继承了明末清初以来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竞技角逐的传统,使围棋水平更加提高,棋坛上呈现出极度繁荣的景象。[11]195程兰如正是这一时期徽州棋派的领军人物,与梁魏今、范西屏、施襄夏并称“四大棋手”。早年他与棋坛前辈徐星友多次对弈,“星友屡北”,此后又与诸多国手对垒交锋。鲍鼎在《国奕初刊》序言中写道:

范、程毕生少对弈者,则以兰如昔争“天下国手”于某藩邸,同时十七人,西屏年最少,兰如已胜其十六人,末至西屏,凡二日而局未终,通盘筹划,总输半子。会范酒后公(工)官子误一道,反负半子,某藩遂定兰如为“天下国手”。一时公卿荐绅具币争迎,声名籍甚。[12]227

尽管范西屏最后是因酒后失误而负于程兰如,但程兰如能一连战胜十六位一流国手,足见其棋艺之高,称其为“天下国手”可谓名副其实。著名国手施襄夏也曾言道:“余幼时获交梁、程两先辈,受先数局,获益良多。”[9]184

纵观明清两朝,徽州棋派奕家频出,在棋坛中举足轻重。自明代中期开始,徽州棋派与各大流派间展开的棋坛大战如火如荼,提高了明清围棋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围棋文化的发展。

二、开门收徒,传授围棋技艺

明清时期,许多徽州棋派的著名棋手都开门收徒,传授其精湛棋艺。陈栋曾习奕于徽州著名文人奕家汪廷讷门下,并且在汪廷讷编成棋谱后为该谱作序。[13]吴贞吉门下则有温陵人蔡邻卿,二人曾一同参订陶式玉的名著《官子谱》,“《怡怡堂谱》选其与兰如对弈一局,笔路精悍,惜传世者无多耳”[8]520。

乾隆十八年(1753),程如兰携其弟子韩学元、黄及侣拜谒好友高东轩,三人于晚香亭切磋棋艺,对弈十五局,传为一段佳话。观棋者高东轩评论说道:

予观三子之奕,兰如固老手矣,与予旧识三十余年,今寿逾花甲,丰神闲静如昔时。韩黄二子,则年方及壮,颇能相颉颃。观其静对之余,矜心既平,躁心悉化,拟之而后应,审之而后成,可谓慎之又慎。

可见程兰如虽已年过花甲,但风采不减当年,韩黄二人,虽为后学,但也不示弱,三人对弈均能气定神闲,谋定而后动。黄俊同样对三人赞赏有加,他在《奕人传》中写道:“予嘉二子能效兰如,静而慎也,于是书之。”[5]528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徽派奕家的弟子同样为当代名家。黄及侣、韩学元二人与程兰如对弈之时,程兰如仅仅让先,二人便能与之旗鼓相当,邓元鏸在《国朝奕家姓名录》中将黄及侣列为二手,韩学元列为三手,黄俊则称“扬州国工,只韩学元一人而已”[5]529。蔡邻卿虽因流传棋局较少,未被列入《国朝奕家姓名录》中,但同样为清初国手之一,谭其文称其为“吴瑞征高弟” [8]520。徽派棋手招揽门徒,言传身教,使其技艺得以传承,思想得以传播,对围棋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三、以棋会友,发扬围棋文化

以棋会友是徽州棋派的优良传统,不仅著名奕家如此,文人仕宦、民间百姓同样以与人对弈为乐。

著名徽派棋手大多都有四处游奕的喜好,一来可以通过与人切磋提升棋艺,二来还可以以棋会友,广交文人雅士。江用卿曾“挟策游吴会荆粤,足迹几遍天下,卒无有敌者”。光绪《婺源县志》记载:

大学士何芝岳、周挹斋皆晋接手谈,局中不知有相国,局外亦不自诧为相国客也。两公益相引重。左司马孙皖桐赠以诗曰:“座上无非且无刺,酒中能狷亦能狂。”同时有释子号野云者,亦以弈名天下,遇用卿犹稍逊。或谓用卿少游天台,遇异人授,故弈法不依傍故谱,奇创变幻,有神助云。[6]

江用卿此次游奕不仅能够与人切磋棋艺,同时还与何芝岳、周挹斋等官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得到了诸多赞誉,真可谓名利双收。

吴贞吉同样乐于游奕,他在《不古编》中称自己青年时曾“从诸前辈往来江淮吴越间,对局临枰,辄有自得之处”[10]441。在为《官子谱》作序时他同样写道:“余不敏,思窃一艺以成名,从事于奕者盖二十余年矣。北自燕齐,南极闽粤,遨游荆豫吴越间,足迹几遍天下。”[14]448汪汉年早年间也曾往来于江淮间,遍会名家,与周东侯、周懒予、盛大有皆有对局。[9]172道光年间,歙县人程国贤“与渭南对弈秦淮河畔,由是知名”[5]562。

不仅著名奕家喜好游奕交友,与人对弈也是徽人日常休闲必不可少的活动。康熙年间官员,休宁人赵吉士曾说:“终日清谈,而于事一无所济,博弈不如矣。”[15]歙县著名文人涨潮称:“虽不工奕,而楸枰不可不备”,并感叹:“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16]53汪廷讷也感慨道:“二三同志,对弈其间,与世相忘,与物无杵。虽有生之须臾,实天地之至乐矣。”[17]明末清初歙县人吴长蘅,“年八十强敏如四五十岁时,闲居读书不辍,时或与亲旧奕棋笑语,夜漏下二三十筹,闻子声丁丁”[18]226。婺源县义士朱国埙,为朱熹后裔,“尤精于奕,常与二三知己竟日手谈,著有奕谱若干卷,称为一时独步”[6],可谓民间奕家。由此可见与人对弈成了明清时期徽人重要的休闲活动,围棋文化也因此逐渐发展成为徽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徽派奕家游奕交友,促进了棋艺交流,徽州士绅和百姓则以对弈为乐,发扬了围棋文化。

四、著录奕谱,传承围棋经典

围棋古谱是真实记载古人究竟如何下棋的第一手资料,古代围棋的对局过程、规则着法、定式术语以及思想、情怀、战术等等内涵外延,都蕴含在棋谱之中。[19]前言明清时期,徽州棋派编著了大量棋谱,对于围棋的技艺传承、文化传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许多徽派国手都编著有棋谱传世。明人汪曙著有《奕隅通会》,尝取《玄玄棋经》重刻之。[9]144程汝亮著有《白水遗局》一书,但未见传本,惟《先机武库》载有《程白水遗谱》十八局。[9]148苏具瞻编纂了著名棋谱《奕薮》,初刊于天启二年(1622),分为元、亨、利、贞四卷,不久之后再次重刊,并在原有基础上扩编为礼、乐、射、御、书、数六卷。[19]36《奕薮》对于后世围棋和棋谱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休宁县志》称:“《奕薮》六册行世,推古今第一,后来棋谱皆从此脱胎。”[4]

清代的徽派棋手也有不少名作问世。吴贞吉南下游奕时编纂了名谱《不古编》,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由福建盐运使蒋闻昭组织刊印。《不古编》收录了当时国手对局谱共六十六篇,并加以点评。[19]45程兰如将其与韩学元、黄及侣二人对弈的棋谱辑成《晚香亭奕谱》,并加以评说,流传后世,成为经典棋谱。鲍鼎在为《晚香亭奕谱》题跋时说道:“昔施定庵盛推此谱与徐星友所著《兼山堂》同为奕学大宗,今观其所评各局,简要精深,无怪乎定庵之心折也。”[20]467

其次,除了顶尖国手之外,其他徽州围棋爱好者,同样热衷于棋谱的编著。明嘉靖年间,婺源人汪云程编著了《犹贤集》一书,并由著名棋手汪曙为其题跋。休宁人汪贞度,以研究易学著称,“尤善奕,著有《奕志》”[4]。休宁人汪秩曾与毛孝光合作编纂了《奕理妙悟》《受子谱》等诸多棋谱,并重刊《兼山堂奕谱》《奕理析疑》等围棋名著,陈祖源称其为“嘉庆朝棋谱第一大家”[19]203。歙县人鲍鼎是清末著名棋谱收藏家,光绪年间他陆续收录了《国奕初刊》《国奕二刊》《国奕三刊》《黄龙士全图》《奕括》《围棋近谱》《晚香亭奕谱》《奕理指归续编》等八种棋谱,其后将其合编为棋谱集《蜗簃异录》。《蜗簃异录》中所收录的棋谱均为当时已不常见的棋谱,如无鲍鼎之收集刊发极有可能就此失传。[19]87

明清時期,徽人大量著录刊印棋谱,除了徽州地区深厚的围棋文化底蕴之外,也得益于徽州出版业的兴盛,以及徽商的赞助支持。例如,汪云程即是一位刻书家,其刊刻《犹贤集》即与其爱好有关。汪秩、鲍鼎均是徽商后代,由于家业雄厚,使其有足够的资本广搜棋谱并刊刻收藏。徽州棋派大量刊刻棋谱,对于经典对局的流传,奕家思想技艺的传承,围棋文化的传播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语

自明代中期以来,徽州棋派奕家频出,与其他各派国手切磋竞技,以棋会友,加强棋界交流,推动了围棋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许多奕家开门收徒,言传身教,使其精湛技艺得以传承。此外,徽派棋手和徽州围棋爱好者大量编著刊刻棋谱,对于流传经典对局,弘扬围棋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明清时期,围棋逐步走向民间,成为社会各阶层雅俗共赏的竞技游戏,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社会不断发展、文化日益繁荣之外,也离不开徽州棋派对围棋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注释:

①刘良政对明清徽州棋派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成果包括:《明代徽派围棋述论》,《围棋天地》2009年第14期;《清代徽派围棋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第5期;《明清徽派围棋兴盛原因探析》,《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第12期;《论明清徽州围棋文化》,《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王世贞.弇州四部稿[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冯元仲.奕旦评//林建超.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3]谢肇淛.五杂俎[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4]汪晋征.休宁县志[M].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5]黄俊.奕人传//林建超.奕史(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6]汪正元.婺源县志[M].清光绪九年刻本.

[7]邓元鏸.国朝奕家姓名录//林建超.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8]谭其文.奕选诸家小传//林建超.奕史(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9]陈伉.围棋文化史料大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10]吳贞吉.不古编//林建超.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11]刘善承.中国围棋史[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12]鲍鼎.国奕初刊//万正中.徽州人物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3]刘良政.论明清徽州围棋文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88-92.

[14]陶式玉.官子谱//林建超.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15]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55册影印本.

[16]涨潮.幽梦影//林建超.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17]汪廷讷.坐隐先生全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88册影印本.

[18]魏禧.魏禧文集.//万正中.徽州人物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9]王国平.黑白钩沉——陈祖源围棋古谱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20]程兰如.晚香亭奕谱//林建超.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秦浩翔,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文化史。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论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户口的调查统计与入籍问题
浅析明清时期处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两方高阳碑志拓片看明清两代的学规禁例
明清之际外销瓷的西洋化及其历史内涵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资金来源
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藏铜造像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