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提到“农村”就会给人固有的、刻板的印象,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无味枯燥的生活,是和现代的城市生活有着天壤之别的距离。农村生活中所不被理解的观念都能从《乡土中国》这本书中找到依据。农村不仅仅是记忆中愚昧无知的远方,而是有温度有人情的地方。
【关键词】 农村;依据;温度;人情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017-02
《乡土中国》虽然此书展现的是六十余年前的中国乡土,恍如隔世,但费孝通作为出身于典型乡土的学生,细读之下,便感异常熟悉的乡土场景扑面而来,现当代文学的诸多作品都和农村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小说人物也好,还是社会风气也罢,都离不开农村社会这个话题。农村好比是一张巨大的网,吸引着众多作家和读者记述其中的人、事、物。如今当人们以現代人的眼光审视过去的生活,不免因时代的差别而略有局限性,而本文力图抛开笼罩在思想上的迷雾,把读者带回事件发生原场景中。帮助理解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含义、事件发生的历史缘由以及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一、何为乡土的“土”
在开头作者指出“土”的本意是泥土和土壤。农民生来就有的气质是土地给予他们的宝贵财富。在农村,土地代表活着、代表希望、代表一切。世世代代的农民把土地看作安身立命的根,傍土而生。一代又一代在土地上耕种,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土地,似乎他们的生命和土地的生命都联结在了一起。土地肥,庄稼密,则人丁旺,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地位高。因此在农村人心中,土地大于一切。也正是因为他们对土地大于一切的热情,对生活中的其他需求也就越来越少,文化是其中一个方面。农民的无知具有社会因素。老一代的农民大部分都是文盲,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允许他们有除吃饱之外的欲望,眼中的世界只有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脑子里只想着把荒芜的地变为生存的成本。他们没有空闲读书学习,一纸单薄的书带来的精神食粮绝没有收成时的喜悦更能让人感到踏实。中国社会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下,世俗主义甚嚣尘上。物质至上的观念占据了很多人的心灵,对精神性的追求严重缺失。乡土社会像是封闭停滞的世界,前进每一小步都会引来农民们偌大的关注。他们有一套属于自己和外界接触的方式,且很难改变。他们与土地的共呼吸,他们待人善良淳朴,他们思考问题极易简单粗暴。而这一切也成为所谓劣根性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想到了萧红笔下呼兰河这座小城里的人,呼兰河位于黑龙江的中部,地理位置偏僻。那里的生活单调朴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子重复而单调。这宁静朴实的乡村每天都有因乡土本色参与其中而上演的悲剧。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正是由于身边人的无知所造成的,她的婆婆见她走路腰挺得笔直,便用烙铁烫她的脚心。她不断地被身边的人用各种错误方法施救到最终一蹶不振。悲剧的反思离不开对特定时期文化的反思,生活在这座小城里的人,忙着生活,忙着增加地里的收成。相反,城里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筑造的社会,生活便捷。平日里去超市就可以买到满足生存所需的物品,与土地的交情少之又少。在城里人眼中,农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语言交际与他们自在的方式相差甚远,他们很难能体会到土地之于农民的重要性。时间久了,他们习惯用“土”作形容词指称这种陌生。这里土的含义指的不仅仅是土地本身所示的淳朴,而是带有一种贬义的意味在其中。城里人通常超越“土”字的基础意义,冠以落后、愚昧去形容农民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城里人不应把缺失的文化当作攻击的砝码,自愿加重砝码的重量。
二、文学作品中乡土性的体现
现当代有很多书籍,尤其当近代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世界化进程的序幕,越来越多留洋归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中国农村与外面世界发展距离之大,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便开始进行“国民性的批判”。矛头直指乡村社会中的农民。他们用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审视中国的传统社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不论是20年代的文学还是30年代的左翼文学中,农民都是社会最底层人物的代表,农民的思想都是阻碍中国前进的障碍物,似乎有关农民的一切都是需要叩问的。而对于农民,几十年生活在旧有的氛围中,自身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他们的生活结构是静止的。突然整个社会都在控告和指责他们。农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委屈和惶恐。因为城市和农村发展失衡的原因,他们很难接受这股全新浪潮的洗礼,他们中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留守,也有人在洗礼中被卷入了历史的漩涡。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小说中人物的缩影。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就是这样的人物。祥子怀揣着美好的希望来到城里,励志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站稳脚跟,然而城市生活却始终不能接纳像他这样的小人物,现实的重拳不断地打落在祥子羸弱的脊背上,每一次的失利映照的都是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冲突所在。祥子从小生活的环境没有授予他在城市活下去的本领,面对诱惑,面对差距,面对欺压,他仅能靠自身的力量与强大的城市力量进行调和,在两种力量的抗衡中,他苟延残喘用力喘气,仅存美好特性最终也被全部打压。这样的小人物有许许多多,他们都是因农村文明落后而付出惨痛生命代价的典型。这种因不熟悉城市生活而产生的认知,长久以来被当作偏见来对待,深深印刻在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社会。在当今大多数城里人眼中,与城市有关的人、事物也好,观念也罢,都代表着正确,代表着进步,代表着高高在上,而乡土社会的存在似乎是一个错误,值得提倡的品性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读完费孝通《乡土中国》这本书后,不仅可以体会到农民之所以土的社会原因,又可以看到城市生活缺失的,但在乡土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美好。
从书中感知到农村中淳朴善良的人性和人与人之间朴实无华的感情以及农民对土地的忠诚。农民皮肤的颜色和土的颜色相近,乡土本色应是农民淳朴民风的颜色。乡土社会是静谧的,他们用嗓音代替电话,用栅栏代替防盗网,用彼此之间的信任代替了猜疑。月亮和太阳是他们分辨时间的参照物。在乡土社会中,大多数的工具都是农民依靠做农活的经验创造出来的,他们自给自足,自食其力,彰显了劳动者们智慧的结晶。
三、乡土性的延伸
在第12章中,作者提出了“人治和法治”两个概念,所谓人治并不是依据个人的喜好恶怒而规定的社会关系,人治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指社会上的人们公认并接受的习俗和行为规范。因为如果是按照没有定数的规定来管理社会,人民将会无所欲为。整个社会必然是混乱无章的。作者指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并不在于人和法上,而是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治又称为礼治。乡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礼治社会。礼指纲常礼教,礼来源于封建传统。礼在这里并不仅仅只包括彬彬有礼、谦逊的优良品质,还包括野蛮粗暴的恶行。礼不同于法律,需要依靠有形的力量维持才能得以实施,它是无形的,靠自我意志的约束进而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乡土社会中,礼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礼的外化。野蛮粗暴的礼不仅妨碍了人性的健全发展,而且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鲁迅小说中有许多被封建礼教戕害的悲剧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在其丈夫死后,婆婆强迫她改嫁,她通过一头撞死的行为去向世人证明她的忠贞。《药》中的华老栓勤勤恳恳地劳动,他深爱他的儿子,为了给儿子治病,他省吃俭用,深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的迷信,拿着辛苦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包洋药。当他看到滴着人血的藥时,他却不敢上前接受,他的胆怯、善良和无知,正体现了封建礼教长期遗留下的愚昧。封建礼教以无形的状态存在于乡土社会的每个角落和缝隙,这些人物的悲剧之所以能够让人们为之痛心,是在于他们的无知中夹杂着一丝温情,不论是祥林嫂、还是祥子、华老栓,他们的初心都是为了让亲人身体健康或者让家庭更加和谐。但是当他们怀揣真心到社会上谋生时,他们的赤诚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封建礼教不断地在埋没他们身上的品质,一直贯穿至生命的终点。礼治如同一双无形的手,操控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和整个社会的运作,从出生,礼的约束便深深地扎根在了人的思想里。
四、结语
《乡土中国》这本书较之以往关于农村社会的书籍不同在于,它超越了旧传统的束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城市农村二元对立的观察视角,采取了平等对话的方式,顾全了城市和乡村二者不同的地域特性,书中作者不仅仅是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俯视农村,也尝试着从底层的农村寻找朴素生活的发光点,发现农村生活的美。
近现代以来,普通大众对于农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视觉和听觉所能获得的表层阶段,很难进一步深入到思想层面。一些擅长抒写农村生活的作家,也只是把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身边所发生的或故乡中的日常生活加以文字记载,以作者的意识形态为目的进行创作,表现乡土社会中人们的善良与愚蠢,并且对善良和愚蠢的批判脚步也紧随其后。因此在读完一本小说以后,读者通常沉浸在的仅仅只是人物结局的悲欢离合之中,和对愚昧的乡村生活的愤恨中久久不能自拔,而不能对乡土社会的文化结构有整体的感知,更不能从文化结构上思考历史原因。费孝通看到了被众人所忽视的这一部分。《乡土中国》虽是寥寥万言,却微言大义,每一篇文章都涉及了乡土社会的关键问题,其之所以成为名著,在于他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他对中国人有踏实的了解,有敏锐的观察,有抽丝剥茧的犀利分析,他感同身受,却又不感情泛滥,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理性。尽管费老自谦其著只是一次尝试,观点是不成熟的,但是人们足以从此书中看清乡土社会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J].人文杂志,2010,(05):160-168.
作者简介:
杨沛瑶,女,汉族,陕西安康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