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子
【摘要】 “简直不要太X”由“不要太X”发展而来,表示主观性极量评价。本文基于Goldberg的认知构式理论,结合具体语料,从构式义、变量“X”的构成、形成机制与流行动因三个维度探析了“简直不要太X”构式。
【关键词】 “简直不要太X”;构式;极性程度;主观评价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114-02
一、引言
近年來,“简直不要太X”频繁出现于网络与日常中,成为青年网民群体喜爱的一种固定表达。该结构由语气副词“简直”和“不要太X”组成,表示说话人对所述人或事物的判断性慨叹,带有极性程度义、主观化与评价化色彩。如:
(1)39团简直不要太给力哈!(四川论坛,2012)
(2)穿上这三款打底裤,简直不要太瘦哦!(新浪,2016)
(3)未修图对女明星来说简直不要太残忍!(快资讯,2020)
该结构产生于2012年,其意义不是组成成分“简直”“不要”“太X”的语义相加,而是重新构成一个语法单位,整体表达对所述人或事物的主观极量评价。例(1)(2)(3)各自表示了“给力、瘦、残忍”的程度达到极限,有“非常、极其”之义。此外,该结构常用于感叹句中,具备评价-慨叹语用功能,带有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感情。
目前,少有学者对“简直不要太X”作整体研究,在知网上搜索仅得到两篇期刊文献和一篇硕士论文,现有研究大多是关于“简直”和“不要太X”的分别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构式理论和真实语料,在前人基础上对该结构进行三维考察,以加深对该结构的整体认识。
二、“简直不要太X”构式解析
(一)含义解析
“简直不要太X”由语气副词“简直”和“不要太X”组成。“简直”表示夸张、强调语气。“不要太X”最初表警示、规劝,记为“不要太A”,多用于祈使句,如“不要太执着”等;九十年代发展出新义结构“不要太B”,表示极性程度的评价慨叹,如“不要太好吃”等,为“简直不要太X”的形成奠定基础。“简直不要太X”整体表示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性慨叹,带有极性程度义、主观化与评价化色彩。
(二)构式鉴定
Goldberg (1995)提出,当且仅当C作为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Fi,Si〉,Fi的某些方面或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已经确立的构式中精确地推导出来时,C就是一个构式。也就是说,形式、意义或功能无法用常规的语法规则和意义形成规则来解释的结构就是构式。
对应来看,构式C“简直不要太X”的意义〈Si〉不能由“简直”“不要太”推导而出,构式义不等于组成成分的语义相加,而是整体表达另一固定意义;整体语义悖离核心构件“不要太”的传统劝诚义,而表极性程度义,且意义〈Si〉与形式〈Fi〉相悖,形式否定而意义肯定,不能用常规语法规则预测出,具备评判构式的决定性条件“不可推导性”,可以鉴定为构式。
Fillmore(2004)将构式分为实体构式和图式构式,前者的构成成分固定而不可替代,后者中至少有部分不固定,呈现开放状态。“简直不要太X”的“X”是一个可替换变量,属于图式构式,结合其带有主观色彩义、极性程度义、评价慨叹义的语义特点,综合将其鉴定为一个主观极量评价-慨叹图式构式。
三 “X”的构成分析
该构式的能产性高,成分来源广。经考察,形容词、动词、名词都能充当“X”,其中形容词占主要地位,具体分析如下:
(一)X为形容词
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大类。受程度副词“太”影响,“X”只能由性质形容词充当。如:
(4)这距离简直不要太远。
(5)撒贝宁演唱《野狼disco》,简直不要太帅气迷人!
(6)美羊羊的双标简直不要太过分!
(7)当两个小可爱一起看手机,画面简直不要太温馨啦!
以上例句中,“X”可以是单音节或双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居多;一般只有一个形容词,有时会连用二至三个形容词,这与说话人表达需求和心理感受的强弱有关;形容词均为性质形容词;词的感情色彩可以是褒义、中性或贬义,其中褒义占比最大;具备(+主观性)、(+可控性)的语义特征。
(二)X为动词
分析语料发现,进入“简直不要太X"结构中的动词主要是心理活动动词、少数比拟动词、抽象行为动词及动宾短语。如:
(8)刘昊然简直不要太撩人。
(9)这些经典语录简直不要太戳心啊!
(10)穷到只能吃龙虾,简直不要太羡慕!
(11)德云社自我介绍,整体简直不要太相似。
例句中的“撩人”“戳心”是抽象行为动词,“羨慕”是心理活动动词,“相似”是比拟动词;进入该构式的动词也包括动词性短语;动词既可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多音节的;既可是褒义的,又可以是贬义的;进入该结构的行为动词只能是抽象的,而不能是“睡觉、吃饭”等具体动作动词;具备(+主观性)语义特征。
(三)X为名词
“简直不要太+N”的例子比较少见,但却具有特殊的修辞价值。如:
(12)超短裙一穿,简直不要太夏天。
(13)这小学生简直不要太社会!
(14)刘亦菲简直不要太仙了。
(15)火锅配冰粉,简直不要太重庆。
进入该构式的名词既有单音节,也有双音节名词;既有专有名词,也有时间名词和一般名词,处所名词和方位名词暂未发现;既有抽象名词,也有具体名词。这些词既有自身的概念义和属性义,既可表示具备某类特征的人或物,又可表示人或物的某类特征,可受程度副词“太”修饰,具备(+主观性)、(+性状化)的语义特征。
四、“简直不要太X”的机制动因
(一)形成机制
1.逻辑语义与构式压制。实际上,同形异义的“不要太A”与“不要太B”存在联系,前者所包含的预设是后者的逻辑语义基础。“不要太A”中已暗含了“非常A”的肯定预设,如果没有这个预设,“不要太B”的极性程度义就无法成立。“简直不要太X”是加强版的“不要太B”,其语义基础正是“不要太A”中对超常规情况的肯定预设。
“简直不要太X”以否定形式表肯定意义,这个“正话反说”过程的實现可用“构式压制(Constructional Coercion)”来解释。“当构式中某一成分与构式在语义、功能或形式等方面冲突或不能兼容时,构式往往会强制性地改变或调整其成分的某一方面,迫使二者契合。”在“简直不要太X”中,由于“简直”的强调语气和句法环境的压制,“不要太X”压制了否定劝阻义,凸显了极量评价义,实现了“以反言正 ”,同时使得该构式呈现活泼生动、张力强劲的修辞效果。
2.方言溯源。“简直不要太X”以“不要太X”为基式。有学者考察,“不要太X”的极限慨叹用法来源于吴方言。90年代,吴语区流行使用“不要太……(哦)”,而这一构式则由上海话中的“勿要忒X”发展而来;另一说法认为该句式源于杭州话。杭州人表达评价慨叹有三种方式,如形容“香”可以说“真当香”“多少香了”“不要太香哦”。“不要太X”的表达传到宁波并被用于宁波西服品牌“杉杉”的广告语“不要太潇洒哦”中,致使这一感叹用法传遍全国。“简直不要太X”正是在方言句式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二)流行动因
1.语言模因效应。模因(Meme)首现于Richard Dawkins的著作The Selfish Gene,特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流传下来的思想或其他信息,是一种文化基因模仿现象。Dawkins(1976)认为,模因是储存在人脑中的信息单位,通过书本、电脑、话语等媒介进行传播复制,语言是其主要载体之一。模因像病毒一样能迅速感染人类大脑,并鼓舞感染者进行二次传播复制。如有一人引发先例,其余人就会不自觉地模仿起来。“简直不要太X”的流行正是一种“人云亦云”的模因现象。
2.青年网民群体自我陈述与身份建构。同一语言社团成员通过使用相同话语进行陈述交流和身份认同。对青年网民来说,网络流行语是其互相识别身份的符号和拉近心理距离的“悄悄话”,类似“简直不要太X”的表达如同一种新式网络方言或接头暗号,能够尽情表达自我个性、见解与思想,实现新颖的自我陈述,获取青年网民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建构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身份,通过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合群”目的和实现群体认同。
3.独特的语用效果。该构式形式新颖,以否定形式表肯定语义,看似有违语法规则,实则活泼新奇,带有独特的语用表达与修辞效果。“简直不要太X”比“太X了”“X极了”更加俏皮,满足了人们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猎奇心理。此外,“简直不要太X”有语气副词“简直”加持,比“不要太X”的语义色彩更加浓重,肯定语气和强调效果更为明显,表意程度更深,更能表达人们内心极端的心理感受与宣泄情感。
五、结语
本文基于网络语料、结合构式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知识对“简直不要太X”进行了构式解析、句法成分分析和机制动因的三维探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简直不要太X”的构式义,解释了什么成分能够进入该式,该构式如何形成,为什么流行的几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志基.零距离看远距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2]卫凯丽,周萍.“简直不要太X”构式语法分析[J].汉字文化,2019,(24).
[3]王科.浅析“不要...哦”结构的新用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
[4]王寅.构式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郑欢.主观极量构式“简直不要太X”的多维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Goldberg, A.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7]Fillmore, C.J. Frame Semantics[A]. 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ed.).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Seoul: Hanshin Publishing Co. 1982.
[8]Richard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