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籍文献所见 “ 东鳀国 ” 考释

2021-09-10 07:22鲁瑶
今古文创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台湾

鲁瑶

【摘要】 正史中“东鳀”记载始于汉代,东鳀国位于何地,在学术界暂时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日本;二是为台湾。古代文献中关于东鳀的记述较少,多为《汉书》《后汉书》中的东鳀记载和拓展,东鳀也被记载为“东鞮”。“东鳀”含义在不同语境中也演化出其他含义,除了指代东鳀国,还代指东部少数民族。

【关键词】 东鳀国;台湾;夷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48-03

在传世汉籍文献中记载有“东鳀”人,抑或被视为“东鳀”古国。但是汉籍文献有关“东鳀”的资料较少,正史中仅《汉书》《后汉书》存东鳀段落。东鳀国位于何地、东鳀人属何族群、东鳀与台湾、日本的关系等问题,因原始文献缺乏,尚未形成定论。以罗香林 、齐涛 ①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东鳀为台湾,以日本学者壹岐一郎 ②、陈国强 ③为代表为学者认为东鳀为日本。“东鳀”还常与“鳀壑”等词语联系。

一、正史中的“东鳀国”记载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记载西汉疆域及周围邻国的地理位置及风土人情。文中载“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孟康曰:“音题。”晋灼曰:“音鞮。”师古曰:“孟音是也。”),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④东鳀篇自成一段,东鳀国应为距离会稽郡东部不远的较大的海中岛屿,有日本九州岛及台湾岛。本卷前文“玄菟、乐浪”篇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壹岐一郎 ⑤认为东鳀为倭一百余国中的一部分,会稽海外指的是中国东部海与黄海,与乐浪海对应。

查证《汉书》,倭与东鳀在《汉书》中相差二十八个段落,倭人记载附于“玄菟、乐浪”文后。东鳀上段为“吴东”,下段为“粤地”,从地理志书写顺序来看,东鳀位置与吴东、粤地更为相近,因此东鳀或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岛屿,与乐浪海地区相距较远。

《后汉书》卷八五,列传第七五,东夷篇中东鳀的记载为“会稽海外有东鳀人(鳀音达奚反),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不可往来。” ⑥

《后汉书》中对东鳀记述延续《汉书》中的内容,增加“又有夷洲及亶洲”增加了徐福求仙药不得流亡于“此洲”的内容。东夷列传中,倭国列传在东鳀前,内容比《汉书》中更加详实,东鳀在《后汉书》中仍自成一段。因此,倭国应不包含东鳀国。

《汉书》约成书于公元前83年,《后汉书》约公元488年,两部史书成书相差571年。《后汉书》对东鳀国补充夷洲与亶洲两洲,徐福求取仙药一事发生在秦朝。《汉书》列传第一五“伍被传”载有徐福求取仙药一事,班固撰写东鳀国时却没有记载徐福、亶洲等内容。

《汉书》与《后汉书》东鳀段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夷洲、亶洲的描述上。《后汉书》中对于徐福流亡,仅提到“流亡于此洲”,但此句主语为“又有夷洲及亶洲”。从《后汉书》的记载中不能判断徐福流亡于“夷洲”还是“亶洲”。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卷一一八“淮南衡山篇”记载徐福入海求仙人。“秦始皇本纪”中载“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⑦文中未提及徐福流亡地點。《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91年 ⑧。

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对此处注释为“《括地志》云:“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在此洲,其数万家,至今洲上人有至会稽市易者。吴人《外国图》云亶洲去琅邪万里。”《括地志》为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可见唐朝时人是确信徐福求仙药未果流亡于亶洲的。

徐福流亡地为亶洲的说法,在《汉书》成书至《后汉书》成书间得到发展。《三国志》约成书于公元289年,早于《后汉书》,在“吴主传”中载“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⑨

对比《三国志》与《后汉书》此段内容,《三国志》记述徐福寻仙药未果伏居在亶洲,《后汉书》为删减摘录《三国志》内容并拼组在《汉书》东鳀内容后。

因此,《后汉书》记载的“此洲”应为“亶洲”。《三国志》还提到“得夷洲数千人还”。但《后汉书》中东鳀的内容并没有增加。“亶洲”“夷洲”与东鳀并没有直接联系。

通过对《汉书》与《后汉书》中对东鳀国的记载分析,尚不能明确东鳀国的位置。《后汉书》是对《汉书》内容的抄录,其后添加夷洲与亶洲内容或与东鳀国具有一定的联系。亶洲在东海,或为舟山群岛附近,而夷洲位于临海东南。

二、东鳀国和夷洲

东鳀国的相关记载仅存于两汉时期的史书中,正史中具体信息缺失,只存在“东鳀国”之名。在后代文人的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将东鳀国与夷洲密切联系起来。

宋代陈旸撰写的《乐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大型音乐百科全书”。“四夷歌”篇载“防稽海外有东鳀人,析为二十余国,而夷洲居一焉。去临海郡二千里,其民如有所召,取大空材,植于中庭如鼓,以巨杵旁舂之,声彻数里。闻者驰赴防饮歌,似犬嘷以相娱乐焉。” ⑩

陈旸在撰写夷洲民歌时,认为夷洲是《汉书》和《后汉书》中记载东鳀二十余国中的一个。夷洲距离临海郡两千里,最早记载夷洲的文献是三国时期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但现已散失,仅有部分存于《太平御览》,唐人李贤注《后汉书》东鳀篇有所引用。

《临海水土志》对夷洲的风土人情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临海郡为吴太平二年设置,位于会稽郡东,管辖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松阳、安固、横阳八个县。《临海水土志》与《三国志》成书时间相近,而《后汉书》中夷洲内容与《三国志》相似。

《临海水土志》记载的夷洲,在“临海东南”“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 ⑪。夷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与台湾符合。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四面环海,且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气候温和,草木四季常青,与《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气候一致。

沈莹记载山夷虽产铜铁,但仅用鹿觡矛作为武器战斗,也磨制青石制作箭头、刀斧并且用珠子装饰。“以粟为酒”用木槽储存,把生鱼肉放在大瓮中卤制数月,作为上佳菜肴。 夷洲人喜欢食用猴头羹,辅菜中和,用来解酒。夷人收集人头,只留面骨,制作成面具佩戴。夷王获得的战俘头颅都悬挂在庭中十余丈的柱子上。父母去世后,杀狗祭祀。粟原产地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台湾地区粟种植历史悠久,台湾土著以粟作为主食,粟酒在台湾被赋予祈福辟邪的神圣使命流传至今。

沈莹也记载了夷洲人酿制粟酒的习俗。《临海水土志》还提到“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齿”,这与清代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记载台湾“哆囉嘓社,成婚后,男女俱折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以矢终身不易” ⑫习俗相似。

《后汉书》东鳀段中的亶洲已确定在东海,夷洲在临海东南,东鳀在会稽海外,东鳀人为吴人分支可能性较大。“东鳀”二字,从字面上可知方位为东。《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七鳞介部九载“《尔雅》曰:鲇。别名鳀,江东通呼鲇为鮧。鮧音提。《广雅》曰:鮷、音提。鳀,音递。鲇也。”

《本草纲目》卷四十四中“[弘景曰]鳀,即鲇也。”《本草纲目》释名“鮧鱼为鳀鱼、鰋鱼、鲇鱼[时珍曰]鱼额平夷低偃,其涎黏滑。鮧,夷也。鳀鮧同义,因此鳀通鮧。”鲇、鮧、鳀为同物,鮧、鳀互通,为鲇。在江东地区夷洲音通“鮧洲”,东鳀或为东鮧、东夷,即夷洲。东鳀字面意思为东部像鲇鱼的地方,李时珍注“鲇鱼额平夷低偃”,鲇鱼头部宽广,尾部窄小,且背部平坦青黑,与台湾岛地形相似。

范晔在撰写《后汉书》时,将夷洲、亶洲附于东鳀后,夷洲在后文未提及,《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此夷各号为王,分画土地”,与东鳀二十余国相似。夷洲为今台湾地区,东鳀与夷洲应为同处。

清代较多台湾学者认为“东鳀”应为台湾。许南英的《窥园留草》中提到台湾的历代称谓:“自秦以后,汉底东鳀、隋底琉球、掖玖、唐底流鬼、澎湖、元底琉求、澎湖、波罗公,都是指台湾而言。” ⑬连横撰写于1933年的《雅言》,提到大约1900前台北新店溪畔,有人掘地,得古砖数块。连横认为发掘的古地砖与“吴中金石录”所载赤乌砖相似,他以地望考之,认定东鳀即今之台湾,而东冶为今之福州。汉朝时就与东鳀有交通联络,至三国有征伐,“《临海志》谓‘吴赤乌中,曾用兵东鳀。当是时吴力方盛,经略东南,闽、粤、交趾均隶版图;渡海而取珠崖,遂抚东鳀以沟日本’。” ⑭东吴征战东鳀,约由淡水溯江而上至于新店流域,筑垒驻兵镇守,因此留下赤乌砖这一文物。

邱文鸾撰写《台湾旅行记》亦是持此观点:“台湾古称东鳀,至隋称琉球。元末置巡检于澎湖,以隶同安;中国之建置自是始。明万历末年,荷兰据台湾,筑城于一鲲之上,名台湾城;台湾之名于是始。” ⑮ 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台湾割让给日本,激发了岛内民众的爱国之情,也加速了对台湾历史的研究。较多台湾学者提出《汉书》《后汉书》中记载的“东鳀”为台湾的古称,认为台湾自古就是大陆的一部分。

三、“东鳀”与“东鳀壑”

“壑”为深沟的意思,《初学记》为唐玄宗时期的官修类书,卷六地部中解释“鳀壑”一词,为“《汉书》曰:会稽海外有东鳀壑,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左思《齐都赋》曰:其东则有沧溟巨壑,洪浩汗漫。” ⑯此处记载与《汉书》有所出入,但“鳀壑”二字多出现在台湾文人著作中。

清代台湾诗人黄学海的《龟山赋》中提到:“原其置身鳀壑,极目鲲洲,泖鼻前卷,貂山右兜;延一脉于大鸡笼后,犄遥势于沙马矶头。”其中鳀壑指黑水沟,“鲲洲”指代台湾。鲲洲与东鳀均以大鱼形状指代海中小岛。闽浙总督金匮孙尔准的“噶玛兰北关”一诗“鳀壑东瞻寒礁石,鸡笼西顾连崇冈” ⑰与《续琉球国志略》中载“升灵澥岛,疏鳀壑以波恬;表贶瀛堧,导鲎帆而风顺。应台湾之赞武,曾著丰猷;验闽峤之安澜,聿瞻显应。” ⑱这些文献对台湾地区的鳀壑进行记载。

“东鳀壑”应为流经台湾海峡的台湾暖流黑水沟。“大海洪波,实分顺逆;凡适他国,悉循势以行。惟台与厦藏岸七百里,号曰横洋;中有黑水沟,色如墨,曰黑洋,广百余里,惊涛鼎沸,势若连山,险冠诸海。” ⑲此处由于暖流颜色较深而得名,现在称为中琉海沟。东鳀壑为南北流向,水流湍急,是台湾至大陆的交通巨大阻碍。

“东鳀壑”与《初学记》中的记载相对应,虽然《初学记》引用《汉书》东鳀篇时增添“壑字”,这也反向说明,唐玄宗时期,东鳀壑即指代台湾地区的黑水沟,东鳀即为台湾。

四、结语

汉籍文献中东鳀国记载较少,源流应是正史《汉书》地理志的相关段落,后世对东鳀国记载在《汉书》基础上加以损益。台湾地区名称随朝代变化,三国时期称为“夷洲”,隋代称为“流求”“琉球”等,直至明代才有“台湾”之称。

三国之前,中原政权对台湾地区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中东鳀国的考释,得出东鳀应为汉代对台湾地区的称谓的结论。亦是三国时期著作《三国志》《临海水土志》记载的夷洲,即为当今台湾地区。汉籍文献记载的东鳀国,方位、地形、习俗与台湾地区相似,东鳀人为三国前在东南亚地区活动的族群。“东鳀”一词在历史发展中,其含义除了指代东鳀国,还演化出泛指东部少数民族的含义。

注释:

①齐涛:《东鳀即日本的理由能够成立吗——与陈国强等同志商榷》,《学术界》1991年第1期,第41-42页。

②(日)壹岐一郎:《徐福集团东渡与古代日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3页。

③陈国强:《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264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9页。

⑤(日)壹岐一郎:《徐福集团东渡与古代日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22页。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上》,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95页。

⑧张大可、丁德科主编:《史记论著集成》 第1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72页。

⑨(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国史学要籍丛刊三国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6页。

⑩(清)永瑢,纪昀等篆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211经部205乐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28頁。

⑪(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序卷780》,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27页。

⑫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编辑 501台海使槎录》,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第101页。

⑬陈庆元主编、萧庆伟副主编:《台湾古籍丛编第9辑 栗园诗钞、台海思恸录、瑞桃齐诗文集、窥园留草》,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555页。

⑭周宪文等编:《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第9辑 166》,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62-63页。

⑮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9辑177台游日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行记 台风杂记 合订本》,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1页。

⑯(唐)徐坚等辑,韩放主校点:《初学记下》,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⑰高贤治主编:《台湾方志集成 清代篇 第1辑 18 噶玛兰厅志》,宗青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第1995页,第407页。

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台湾文献丛刊 第293种 续琉球国志略》,台湾银行1963年版,第299-300页。

⑲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2辑22赤嵌集》,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5页。

猜你喜欢
台湾
台湾都市诗的阶段性发展与蜕变(1930—2015)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从实施成效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台湾家庭责任医师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福建食品农产品出口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