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10:44:03张君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张君

【摘要】在我们国家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同时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而为了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并且推动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创新。所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当中的要求,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主体部分,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积极自主的探索,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效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以生为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将学生作为整体教育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传统的观念造成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甚至在教学的过程中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这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当中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无形之中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而全面助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

一、采用多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才可以更加积极的探索事物,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造成了学生们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提起兴趣。所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为学生们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无形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应用了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出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多样的图片,很好的实现了课堂导入,同时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当中的兴趣,集中了学生课堂注意力。然后,我再逐步引导学生们将数学课本教材中的知识与多媒体中的资料相结合,展开了全面化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产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图形,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理解。与此同时,通过应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还在无形之中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们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为学生们构建出了多元化的数学学习情境,从而全面提高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而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结合实践,强化知识应用

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理解程度,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性,但是大多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了整体教学效果无法提高,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无法获得充分的发挥。鉴于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结合实践活动,并且引导学生在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这样才可以无形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们学会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并且不断丰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活动。

例如,在进行“方向与位置”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开展了实践学习活动,带领学生们走出了教室,并且让学生们依次说一说校门口在什么方向,操场在什么方向等,引导学生们在这种实践化的学习活动当中学会了辨认方向,同时有效丰富了教学的活动。与此同时,我再组织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说一说自己家在什么方向等,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有效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在相关的实践活动当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从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培養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素养

预习是学生在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之前自主进行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们可以掌握到将要学习的知识,那么可以为接下来整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们在参与日常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这样才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变化”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引导学生们进行了预习,要求学生们提前学习课文知识,同时结合课本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内容,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一做相关的图形,这样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有效的提高预习效果。然后,我再要求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图形带到课堂中,与小伙伴之间互相分享,同时促使学生们结合自己所制作的图形展开了学习。长此下去,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预习习惯,同时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加强了其数学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新的教育改革中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们展开更加科学化的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并且有效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耿雅兰.小学数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S1):95-96.

[2]赵小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5(08):247-248.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中山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5:38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01:56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6:46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