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措施挖潜对策

2021-09-10 07:22张晓华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油水油层储层

摘要:受油水井井况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边底水侵入等因素影响, A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为此开展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明确6种剩余油分布类型,提出分层开发思路,取得较好效果,阶段累增油2.82万吨,为下步深化部署奠定基础。

主题词:剩余油分布规律   挖潜对策   技术研究

1.概况

A区块油藏类型为层状边底水油层,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整体构造形态为两条北东向断层夹持的单斜构造,平面上由东向西分布6个小断块,主力开发目的层为莲花油层,目前采用注水开发,注水井35口,开井20口,油井105口,开井80口,日产液量1310方,日产油量120吨,综合含水90.8%,采油速度仅0.18%。

2.开发中存在问题

2.1油水井井况差,注采井网完善程度低

受开发年限长、作业频繁以及出砂严重等因素,区块共有12口注水井、30口油井停产关井,导致原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被破坏,实际注采井数比1:4,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仅68.5%。

2.2注采井间存在优势通道,注入水无效循环

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参数不合理以及油水粘度比大等因素影响,注入水沿高渗层突进,直接从油井采出,形成无效水循环。A区块注水井总射孔厚度1058.5m,吸水厚度643.6m,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仅60.8%。

2.3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

通过上面分析,A区块长期注水开发,平面上注采井网欠完善,存在水窜通道,纵向上层多且吸水不均,各小层水淹情况难以识别,加上边底水侵入,难以刻画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开发调整和措施挖潜。

3.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根据各断块构造、沉积和储层发育特征,结合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动态监测资料等,动静结合,以注水井组为中心,逐步分析单井-井组-区域-断块水淹情况,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1)注采井网不完善型

因油水井井况存在问题,导致局部注采井网欠完善影响,形成有注无采或有采无注现象,导致储量无法有效动用,剩余油富集。

(2)注采井间滞留型

因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存在采出程度、物性、地层压力、注采井距等差异性,导致注入水波及不均,剩余油富集。

(3)构造控制型

因构造因素形成的剩余油,如构造高点位置、断层一侧遮挡区、砂体尖灭边缘区域,注入水难以波及形成“禁水区”,或者注采井网难以控制而剩余油富集。

(4)主河道砂体边部滞留型

主河道砂体厚度大,储层物性好,油井产能高,注入水易沿主河道快速推进,河道边缘、河口坝等部位注入水波及状况差,导致剩余油富集。

(5)层间干扰型

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多个小层合采合注时,各小层吸水或产液严重不均,层间干扰严重,弱吸水层或低产液层所控制储量动用状况差,剩余油富集。

4.挖潜对策研究

4.1储层潜力评价,细分开发单元

A区块纵向上发育多套小层,根据小层厚度、储层物性、沉积相带、连通性以及水淹程度等参数建立储层潜力评价标准,细分为I、II、III类储层,其中I类储层潜力最大,II类次之,III类基本为差油层或低产油层,暂不动用,做为后其接替储量,具体见表1。

4.2细分开发单元,优化治理对策

在细分开发单元基础上,为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动用各小层剩余可采储量,分两套井网实施开发,I类储层采用直平组合注水开发,即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直井可利用原注采井网内注水井,但水平井生产层位必须采用分层注水工艺实施单独注水,确保水平井产量稳定;II类储层辅以深部调驱手段,继续实施注水开发,通过部署新井、老井侧钻、转注、油井互换、以及配套使用细分注水工艺技术,完善注采系统,为深部调驱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4.3整体规划部署

通过上述分析,开展先导试验,优先在I类储层部署3口水平井,水平段设计长度200~250m,水平井排液150m,直平组合注采井距200m,注水井在B点附近成45°注水;II类型储层优先实施2个深部调驱井组,调驱剂为弱凝胶体系,分三个段塞注入,注入体积为0.15PV。

5实施效果

至2020年12月,3口水平井全部投产,平均油层钻遇率94.6%,平均单井初期日产油25.2吨,目前日产油稳定在15.6吨,5口注水井实施直平组合注水,确定水平井产量稳定,阶段累增油2.5万吨。2个调驱井组效果显著,注水压力由5.0MPa上升至8.5MPa,提高水驱儲量动用程度20.8%,日增油12吨,含水下降8.5%,阶段累增油0.32万吨,下步计划继续部署水平井5口,新增深部调驱井组3个,预计增加可采储量8.0万吨。

5结论

(1)受油水井井况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边底水侵入等因素影响, A区块注水开发差,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导致开发效果差,采油速度低。

(2)开展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明确剩余油分布6种类型,为开发调整奠定基础。

(3)在细分开发单元基础上,建立分层开发思路,指导实施3口水平井、2个深部调驱实施,取得较好效果,阶段累增油2.82万吨。

参考文献:

[1] 王友启.特高含水期油田“四点五类”剩余油分类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17(02).

[2] 陈欢庆.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内容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3).

作者简介:张晓华,男,1984年10月出生,汉族,工程师,2008年毕业东北石油大学,现于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勘探开发所从事地质开发工作。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猜你喜欢
油水油层储层
X射线元素技术在储层保护方面应用的研究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锦45块老区边部潜力再评价及配套挖潜技术研究
储层岩石颗粒大小对波阻抗反演的影响分析
低孔低渗地层损害原因与油层保护应用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
油水(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国外公务员“油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