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张依文
“以前来社区啊,办事大厅30米长的柜台和一个个窗口,我们也不知道去哪个。现在开展全科大厅服务,跑一趟社区可以办成多件事!”居民朱全妹高兴地说。前段日子她到虎池苑社区,当天不仅为父亲办妥了尊老金,自己采集完毕退休基本信息,还替即将分娩的儿媳妇询问了新生儿需办理的相关业务及流程。
引入居民协商自治模式后,为使社情民意更清楚、服务管理更到位、群众办事更便捷、居民生活更和谐,社区治理实现全方位、集约化和高效能,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虎池苑社区打造了集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物业服务于一体的“精细化、便捷化、数字化”全科接待服务模式,将原来行政化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传统模式转变成为“全科综合服务岗”模式,消除了社区服務与居民之间的“最后一米线”。
“大堂经理”在社区,首问接待暖人心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凡是来虎池苑社区办事的居民,都会在进门处遇到一位佩戴专职胸牌的“大堂经理”热情询问。这是社区为居民群众推出的“首问接待制”综合性服务,每天由社区工作人员轮流坐班,全程接待陪伴前来咨询或办事的居民,居民从“找服务”真正转为了“被服务”。
居民李阿姨走进虎池苑社区办事大厅没来得及开口,当天坐班的社区工作人员马樑便主动上前询问。李阿姨的儿媳妇怀孕了,她来代为咨询生育办理流程及所需相关材料。马樑详细介绍了流程,并悉心准备了相关表格及注意事项让李阿姨带回家,这样改天再来就能一次性办完。“现在来社区办事真方便啊,社工们不仅待人亲切,对日常业务也很熟悉。”李阿姨忍不住称赞。
除了接待常规办事的居民,“大堂经理”还负责统计每日办件业务,详细记录坐班过程中遇到的和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之后在每周社区工作人员例会上总结归纳问题、分类汇总和数据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的日常需求,使日后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首问接待制综合性服务,是社区通过引导居民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全科服务优化工作,总结提炼出来的为民所需、为民所求的工作服务法,不仅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情感距离,也改变了居民群众对于社区服务的认识。”虎池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荣总结。
全科服务观摩会,满满干货助成长
自落实陪伴式全科专家服务以来,一次性帮助居民解决多项业务问题,得到居民称赞与支持。而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模式,虎池苑社区举办了全科服务提升月观摩会。
观摩会上,虎池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荣通过观摩视频和VCR、小品情景重现、畅谈交流等多种方式,介绍了以民主协商自治方式进行全科平台的氛围再造、改造经验及服务蜕变过程,并对打造全科社工遇到的困难、居民办理业务流程繁琐、社工休假无人在岗等诸多实际问题一一详细解答。
观摩会后,虎池苑社区又探索了陪伴式全科专家服务的新方向,让居民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全程参与到社区全科社工推进优化工作中,不但对服务流程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还对全科大厅的硬件优化提升提出了宝贵建议。
如今,整个虎池苑社区办事大厅实行敞开式、一体化办公,成为了有温度的“社区会客厅”;全科综合服务岗的社工全时段在岗;“大堂经理”主动引导居民,询问政策的尽量当场解答,具体办事的当场分流、受理;传统的柜台受理模式转变为“圆桌”谈话模式。
通过以人为本的空间重塑、规范标准的流程再造和形式新颖的民主协商,虎池苑社区构建出了“综合受理、一门服务、全科社工、全能服务”新格局,充分体现“人民社区人民建,社区服务为人民”的理念。
全科社工充电,全心全意为服务
作为白洋湾街道大力推行的服务模式,“全科社工”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个人定岗业务单一、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同时更为基层减负增效,改进社区服务模式。
而为培养出这样的全能人才,虎池苑社区也建立起“全科社工”学习培训体系。师徒结对“传、帮、带”,集中授课辅导、实践锻炼、技能考核、观摩学习,相互传授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促进社工之间相互补短板、强业务,熟练掌握多项社区政务服务内容和业务技能,全面提升政策法规、工作流程、业务操作等规范化服务水平。此外,社区大力宣传鼓励社工参加相关资格考试,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向知识化、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社区邀请老师在礼仪培训、公众表达能力培训等方面指导社工们,通过与居民群众建立联系、有效沟通、适当礼仪助推一线提升服务效能。社工们反馈,礼仪培训让他们学会提升自我职业形象和商务礼仪水平,增强自身素质和修养,为将来更好的工作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
“全科社工”就像“全科医生”,一人多岗、一专多能,而虎池苑社区正在磨练一支有温度、有能力的“全科社工”队伍,力争打造出白洋湾民生服务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