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庆振
早在2015年,我从叶嘉莹先生的著作《迦陵论诗丛稿》中,读到一个有趣的诗词游戏——小仓百人一首。
日本江户时代初期,100首和歌被制成纸牌,直至现代,日本的中小学仍训练学生们利用暑假将这百首和歌熟记背诵,到了新年期间就举行盛大的“百人一首”竞赛游戏。这种纸牌共二百张,一百张写诗之上半首,由吟诵者吟唱,另一百张为和牌,写诗之下半首,并绘有图画。游戏时分两组,每组各分五十张和牌,比赛时,各把五十张和牌摊放在面前,然后仔细听唱牌人的吟诵,听到所吟诵的上句后,要尽快将面前所摊放的写有下句的和牌找到。
这个游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点出了我当时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孩子们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此前,我一直借鉴叶嘉莹先生在《唐宋词十七讲》中提到的“符码”,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现代流行歌曲中常见的意象结合,帮助学生发现诗词常见词汇的相对固定联想意义,感知中华古诗词中语言传承的密码。
一、“联想轴”连今和古,流行曲流诗与歌
据叶嘉莹先生介绍,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符号,而每个语言的符号如果在一个国家民族里用了很久,那么这个语言符号里边就带着这个国家民族的一个传统的信息了。每种词语,都有相近的一系列的词语。比如,我说美人、佳人,我说红粉、蛾眉,这都是说一个美丽的女子。你创作的时候如何选择,你要用“佳人”,还是要用“美人”,要用“红粉”,还是要用“蛾眉”,虽然意思很相似,可是它们在文学中表达的时候,那种细微感觉的质地是不同的。如果我选择的是“美人”,你可以联想到《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索绪尔把这种意象和产生的联想之间的联系叫作“联想轴”。
此后,我又研读了王丽慧女士的博士论文《歌声中的文学:文学视野中的流行歌词》。她的论文注重歌词与古代词曲等文学的种种内在联系,勾勒了流行歌词由传统向现代蜕变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我依托“联想轴”理论,将《春望》一诗中的“烽火”“草木深”“花溅泪”等词语与流行歌曲《赤血长殷》《烟花易冷》《花泪》中的歌词进行对比,将《周南·桃夭》《大林寺桃花》《渔歌子》等诗歌与流行歌曲《凉凉》中的“灼灼”“芳菲”“桃花”“流水”等词对比,分析这些词语从古到今在语境中产生的相对固定的联想意义,在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古诗词方面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
此前,在古诗词的背诵和积累方面,我也进行过一些尝试。比如结合“春天”这一主题,我曾设计出“诗意之春”系列活动,包括古诗觅春迹(分类整理)、古曲寻春踪(配乐整理)、陶然诵春意(诵读活动)、悠然绘春生(古诗配画)、欣然唱春早(古诗配歌)、怡然书春情(书法创作)、忽然落春红(落花诗整理)、依然恋春容(诗歌创作)等。我曾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古诗词活动,比如改编剧本、话剧表演、流行歌曲配古诗词演唱等,还跨班级联合开展“唐诗宋词元曲大联合”,并用“连环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古诗。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实践基础,我对日本“百人一首”的诗词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迫切地想把这种游戏复原,运用到我的诗词教学中来。
二、“百人一首”竞技场,四声五度唱游课
我将新的探索定名为“古诗唱游”,这一命名也和叶嘉莹先生有关。在《古典诗歌吟诵九讲》一书中,叶嘉莹先生一直有这样一个理想:在幼儿园开设“古诗唱游”科目,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以唱歌和游戏为教学方法,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游戏就学会了古诗词。
叶嘉莹先生说的唱,不是唱歌,而是吟诵。在系统研读她对吟诵的解读,又学习了多家吟诵的声频资料后,我发现吟诵的基本规则和唱歌并不矛盾。尤其是在中国民歌作曲的理论中,强调“不倒字”,即音乐的创作要适合汉字原有的声调,这一点和吟诵的“倚声而唱”是一致的。
于是,我将吟诵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初中《诗经》的学习中来,结合《十送红军》等民歌,将唱与游结合。先学吟唱,感知倚声而唱的魅力,利用平长仄短的规则表达情感变化;再玩游戏,发现重章叠句在诗歌中的巧妙运用,设计填空类诗词创作,如《四季歌》;最后借鉴“百人一首”的玩法,将《蒹葭》一诗的诗句做成纸条,打乱顺序,边唱边拼组,帮助记忆。
2017年暑假,我在参加“为中国而教”公益项目时,与新教师分享课程案例,几位来自小学的語文、音乐教师提出了如何在小学开设“古诗唱游”课程的想法。于是,我们组建团队,开始了小学“古诗唱游”的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的初始阶段,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将吟诵的基本规则形象化地传达给小学生的问题。我想到了音乐中的旋律线。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我看到许多简谱上配有“旋律线”,帮助不能熟练辨识简谱的小学生形象化地认知音高和音长。而传授吟诵中的“倚声而唱”“平长仄短”,不是同样的道理吗?如何把汉字的声调形象化呢?我想到了声调的“五度标记法”。
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发明了五度标记法,制作原理是:画一条竖线为坐标,分成四格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3、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在竖线的左侧,自左至右画一条线,把音高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出来。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便是声调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的调值。
依托这种形象思维,我们可带领小学生为《赠汪伦》一诗标注声调;再依托“平长仄短”的原则,把声调线延长,我们就可以绘制这首诗的声调曲线图。
三、课程重器“一公斤”,诗词轻妆小扑克
在开发小学“古诗唱游”课程时,叶嘉莹先生书中的案例一直在我脑中浮现,只是如何综合运用,一直是个难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7年11月,我在广州遇到了“一公斤盒子”公益机构,他们开发的“阅读桶”“地震盒子”等让我豁然开朗。“盒子”里提供了可视化的操作流程,并配备对应的活动工具。老师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了解操作手册的内容和“盒子”里的各种用具,接着就可以马上进行课堂教学。“盒子”的可复制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正符合我们的课程。于是,我想到了把日本“百人一首”的玩法,用于“古诗唱游”之中,做一套古诗词扑克牌。
只是,做一副诗词扑克牌,如果只有一种玩法,吸引学生参与的力度是不是太小了?于是,我开始和更多的朋友讨论,发散思维:如果将古诗印到扑克牌上,可以怎么玩?在和成人讨论的同时,我也向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咨询:作为小学生,他们愿意怎么玩?他们能想到怎么玩?
2018年,“古诗唱游”扑克牌第一稿设计完成。参与设计的有小学数学教师孙新老师,小学语文教师、绘本推广者李茂胜老师。
诗词牌大小同普通扑克牌一样。一面印统一的“古诗唱游”图案,另一面印诗句。以绝句为例,每句诗各印一张纸牌,加上题目和作者一张纸牌,每首诗共印五张纸牌。以十首诗为一个单位,共50张纸牌,如遇《游子吟》,会增加到52张,大小王写上玩法。玩法设计如下:
1.比谁拼得快
把50张纸牌打乱,比谁先准确拼完。
2.比谁找得快
寻找每句诗最后一个字韵母和下面的字相同的诗句。
(1)发花▪ 梭波▪ 乜斜▪ 一七▪ 姑苏▪
(2)怀来▪ 灰堆▪ 遥条
(2)由求▪ 言前▪ 人辰▪ 江阳▪ 中东
3.比谁分得快
如按诗人分、按内容分、按朝代分、按每句诗字数分等。你还能怎么分?
4.比谁拼得妙(诗词串烧)
自由重新组合2句或4句诗,意思要通顺。
5.比谁飞得多(飞花令)
玩飞花令,第一个人抽取一张纸牌,大家吟诵带第一个字的诗句。
第二个人……
6.比谁对得好(对对子)
寻找对仗的诗句。
或者分别找出诗中的植物、动物、人物、身体部位,用这些词语进行对对子游戏。
7.比谁接得多
诗词接龙,抽取第一首诗的最后一句里的字,使它出现在第二首诗中。
8.比谁唱得好(诗词吟唱)
示范简谱的音高和音长曲线,模仿用五度标记法绘制诗句音长和音高曲线。
构思完成后,我自己设计草稿,在淘宝上寻找“DIY扑克牌”店铺制作出来。制作出4副样品后,我先在自己的班级中试玩。九年级的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之后,我又到县新华书店试用,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孩子,都可以参与进来。在试用中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使用最佳。第二关,“比谁找得快”中,二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大多数在找韵母方面有困难,很多已经遗忘了韵母拼读,还有的和英文混淆了。
2018年11月,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举办10周年年会,向我征集课程可视化作品,并邀请我参加。我将“古诗唱游”牌送展,许多参会老师在现场玩得不亦乐乎。展览结束后,江苏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胡红和我联系,她对诗词牌的改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尤其是结合小学阶段古诗词学习的重难点,她提出了“寻找古今异义词”“寻找诗眼”的建议。同时,她建议取消“诗词串烧”环节,避免小学生背诵出现混淆。此外,吟唱的规则宜增加配套音频。但因为我们还没有相关音频准备,这个提议暂时搁置。
胡老师还建议分年级制作“古诗唱游”扑克牌,因为一副牌的容量只有10首诗。分年级制作的成本过高,我的设计因此再度停滯。
后来,我遇到心理咨询师乔丙浩,他提出可以借鉴九宫格的玩法,在牌的背面增加容量。如果是古诗名句,一般是10~14个字,制作成表格,打乱顺序,不又是一种新玩法吗?更重要的是,在扑克牌的背面设计,一张牌就可以放两句名句,一副牌就增加了54首诗词名句的容量。于是,一副牌的容量就变成了64首古诗词,基本涵盖了小学阶段的必背古诗词。
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第二稿“古诗唱游”牌,共分十关:
第一关 各就各位(拼诗词)
把所有诗词牌打乱,重新拼成完整的诗词。拼对一首加1分。
第二关 火眼金睛(连连看)
每人抽取10张纸牌,将背面格子内的两句诗词读出。拼对一首加1分。
第三关 诗以群分(分类别)
想到一种分类方法,并且分类完成,加3分。
第四关 韵以类聚(找韵母)
找出一首绝句诗每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观察哪几句韵母相同或相近。找对一句加1分,总结出规律加3分。
第五关 与诗为友(说诗人)
诗仙是谁?讲讲和他有关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诗人的别号和故事?说出一个故事得3分。
第六关 诗里飞花(飞花令)
第一个人抽取一张纸牌,大家背诵带这句诗中第一个字的诗句。第二个人抽取一张纸牌,大家背诵带第二个字的诗句……背出一句加1分。
第七关 成双成对(对对子)
分别找出诗中的植物、动物、人物、身体部位等词语,用这些词语进行对对子游戏。对出一句加1分。
第八关 古今有别(知词义)
寻找诗句中与现在意思不一样的词语,说出这些词语古今分别是什么意思。说对一个加2分。
第九关 诗眼诗心(找诗眼)
诗眼是一首诗的眼睛,也就是全诗最精彩或最关键的字、词或句子。找对一首诗的诗眼加3分。
第十关 出口成章(创新诗)
根据第三关找到的一首诗中韵母相同的句子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自由创作出一首诗,意思要通顺。写出一首加10分。
古诗词扑克牌设计好了,如何生产出来并推广呢?我一开始想到的是与公益组织合作,委托他们寻找赞助商,公益推送。在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的周年庆典上,我没有找到赞助的商家,但我在新华书店试用的时候,有一家培训机构主动提出了合作。他们赞助印刷,产品一部分给我进行公益推广,一部分由他们商业运作,收回成本。这种运营方式也和“一公斤盒子”做公益的路径一致。因为这是有成本的公益项目,只有保障成本,才能持续改良和推出新的课程产品。
我将诗词牌分别赠送给几家公益组织,如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为中国而教”、大地良师互学群等,他们有的是在做阅读课程,有的是服务乡村新教师,有的是助力教师自主成长。同时,我免费赠送给四川、甘肃等乡村学校做阅读推广的老师,赠送给本地乡村学校、乡村图书室并组织活动。同时,我在县新华书店举行公益活动,一方面推广课程,一方面听取反馈,继续改进。
在此过程中,赞助商反馈,有很多购买商希望有相关系列产品,如《论语》、成语等国学内容,如果有,他们愿意继续赞助。这就有效推动了我们的课程研发。同时,也有阅读推广老师提出了建议,有的设计出新玩法,有的对原有玩法进行了改良,玩法升级到13种。此外,也有家长反馈,孩子自己在家不愿意玩。这就提示我们继续改良,减少烦琐的玩法,增加简易的玩法。
四、“花牌情缘”续前缘,诗牌升级“歌诗乐”
2019年初,上海的王天源老师给我提供了更有用的资源。原来,王老师在日本留学多年,对日本文化了解较多。他推荐我看日本动漫《花牌情缘》,了解日本歌牌具体使用状况。同时,他用日语发音为我解释了歌牌吟唱时,听众如何抓住关键字选牌的细节。
在观看和研究了《花牌情缘》中的花牌社团以及片中决赛的具体情景后,我发现此类团体活动特别有推广诗词的意义——虽然玩法单一,但参与人数多,现场仪式感强,诗与唱相结合,手、眼、脑、耳等感官结合,更有竞技性。联想到国内目前流行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我发现诗词牌完全可以将以上两种节目结合,让诗词推广变得更简单。
于是,我将诗词牌和我在县新华书店设计的公益课程“中华歌诗乐”相结合,将日本“百人一首”中的吟唱上句、选手选下句的形式进行改进,变为音频播放古诗歌曲,选手在诗词牌中选择相关诗句。古诗词歌曲经过剪辑,多首连唱,选手即使能够熟练背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相关诗句;且双方竞争,共同在一副牌中寻找,竞技性强,团体参与度高,不仅有助于古诗词积累,还可以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在动漫《花牌情缘》中,我发现,日本的高中生、初中生也在玩歌牌。于是,我把给小学生设计的诗词牌帶给初中生、高中生体验,发现他们玩起来更为自如,且有效帮助他们温习了古诗词常识,巩固了知识积累。
于是,我开始设计针对中学生的升级版诗词牌“歌诗乐”。此版诗词牌以初中生必背82首古诗词为主要内容,并加以拓展,有共111首诗词的名句。李茂胜老师建议改“扑克牌”为“桌游”,在命名上更为准确,也更有时尚性。
同时,我们听取重庆黄方老师的建议,将诗句填空、行楷书法、诗词吟唱等元素加入“歌诗乐”桌游,每首诗都配有二维码,帮助玩家了解全诗、听取讲解、欣赏吟唱。
结合中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我又增加了诗中典故、诗中意象、诗中借代等玩法,增加玩家个人使用的玩法。我们将整合后的19种玩法分类,制作相应玩法攻略,让桌游使用更简便、多元。
“歌诗乐”解决了诗与歌结合的问题,但诗如何与吟诵更好地整合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歌唱与吟诵并不矛盾,且在当下来看,歌唱更受中小学生欢迎。但吟诵规则的掌握和应用,才是歌唱的根本,是古诗与歌唱结合的根本。
这方面,我们近期得到了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的帮助,他们的课题研究,在古诗词曲谱翻译和吟诵名家曲谱整理方面,都有了相应的成果。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正在系统学习相关成果,并将《碎金词谱》等古代歌谱与蒋凡教授诗词吟唱曲谱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吟与唱的结合点,让歌唱更贴合古诗词汉字发声规则。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配合古琴演奏,我们制作相应的音频小样。
同时,我们将吟唱的规则以更为直观的形式,以更为丰富的活动来进行传授。
中华歌诗乐,有歌有诗有快乐。这个探索的过程,正是个人成长中最快乐的事情。有歌相伴,有诗相随,有友相助,其乐无穷。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