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黄卫华 张冬森
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教师方霞获得了不少奖励:2018年,获玉林市信息技术和学科深度融合课例展示一等奖;2019年,获玉林市英语说课比赛一等奖、玉林市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我能获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党员教师们的帮助和指导!”方霞说。
方霞的成长,是玉州区“党建+教研”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例证。近年来,玉州区坚持党建与教育发展一盘棋,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红色毓秀”品牌,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
构建党建科学管理体系
“近年来,玉州区‘毓秀工程’虽然取得了不错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骨干教师培养出现了断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州区年轻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的成长。”玉州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张冬森说。
经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玉州区教育部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党建统领教育教学工作。2019年,玉州区在总结、提炼“毓秀工程”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区域教师队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红色毓秀”教师队伍培养品牌,不断推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
为了打造“红色毓秀”品牌,玉州区教研室组建了9个指导与实践团队,分别负责“红色毓秀”综合研发以及“毓秀名师”“毓秀课堂”“毓秀评价”“毓秀研训”“毓秀学子”“毓秀管理”“毓秀文化”“毓秀资源”等项目的实施,每个团队的正副团队长中至少有一名党员,且团队在开展研讨、实践、调研等活动时,以“党员+骨干”的方式将党建与教研紧密结合、关注个人成长与关注教师群体成长相结合。通过组建9大团队,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各个团队,做到分工清晰、责任明确,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我们还与高校合作,由玉林师范学院派出一支专家团队,对我们9大团队的工作进行专业指导。高校专家团队与城区指导团队不定期深入学校调研,现场为学校党建工作‘问诊’‘开方’,极大提高了玉州各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玉州区教育局教研员何秀姬告诉记者。
在规范管理的同时,玉州区同样重视党员干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专门为党员干部专业成长搭建了“五育并举”交流平台、毓秀名师梯级培养平台、教改示范学区和学校创建平台、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与应用平台、新教育文化交流平台,要求党员干部、党员教师深入参与这5大平台的建设中,以此提高党员干部、党员教师的业务能力。
随着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玉州区“红色毓秀”品牌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各校党建工作走上了規范化、系统化的道路。玉州区城西第一初级中学就从中获益。过去,该校各项工作相对零散,缺乏一条联结的纽带,工作效率较低。“现在有了党建的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就有了‘主心骨’,学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该校教师郑忠感慨道。
“三大行动”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邓玉娥是玉州区旺瑶小学的教师,她深感自己近年来能够快速成长,源于获得了许多“贵人”的帮助和指导。
2009年,邓玉娥第一次参加玉州区语文阅读教学比赛。刚接到任务时,她忐忑不安,因为她从未有过参赛的经历。了解到她的困难后,玉州区旺瑶小学党员骨干教师曾辉主动承担起指导她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手把手教她写教案,反复磨课。在曾辉的帮助下,邓玉娥在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教学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8年,邓玉娥参加了“有根语文”教学实践研究。那时,她对于“有根语文”不甚了解,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不少困难,这让她打起了“退堂鼓”。玉州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卢玉华知道情况后,积极联系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她顺利开展实践研究。2020年,邓玉娥获得了“有根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广西赛区二等奖。
“我说的‘贵人’就是我们玉州区的党员骨干教师、教研员们。这些年来,我能够从一个普通农村教师,成长为玉州区百佳教师、玉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功不可没。”邓玉娥说。
自启动“红色毓秀”品牌建设工作以来,玉州区一大批农村教师从中成长起来。“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相对较低,是制约玉州教育发展的一大短板。当下,玉州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玉州区面临的新课题。而要破解发展难题,打造一支优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关键。”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旭雄表示。
为了整体提高农村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玉州区组建了“教研员+辅导员+学科骨干”专业指导团队,启动了“三大行动”:一是农村教育“村校振兴行动”,由专业指导团队深入农村学校,指导学校设计发展方案、明确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并对农村教师进行长期跟踪培训;二是“潜力生”清零行动,各学区龙头校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带领农村一线教师研究更适合农村学校“潜力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三是师、生、校共同发展“对标行动”,以“教研室+龙头校”的方式,带领农村学校教师针对本校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开展联合研究,引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三大行动’让我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方向,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这是玉州区城北第二初级中学教师李季珍最大的感受。
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在玉州区教育系统,有一个广受教师欢迎的“党员先锋讲坛”。“这个讲坛对我而言,既像一个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又像一个精神的港湾。在这里,我既能够取得专业上的收获,又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滋养。”玉州区名山中学罗红环如是说。
党员先锋讲坛,是玉州区打造“红色毓秀”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讲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城区层面,由学科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等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活动,通过“党员+骨干+教师”的方式带动普通教师成长,同时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巡讲活动,为普通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二是学区、学校层面,各学区、各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学区内、校内的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等,开展党员先锋讲坛活动,对广大教师进行思想、理论及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玉州区第八初级中学教师李彬,就是“党员先锋讲坛”的获益者之一。李彬调入该校时,已有19年的教学经验。在此之前,她是一名语文教师,进入该校后成了历史教师并兼做行政管理工作,这让她倍感压力。为了使她尽快适应新角色,该校安排党员骨干教师张梅与她结成“师徒”。在张梅的帮助下,她顺利完成了从语文教师向历史教师的转变。如今,她已成长为该校历史学科骨干教师。
“党员教师们非常认真、负责、无私,当我碰到教学难题时,他们总是悉心、耐心地为我解答,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而且,通过‘党员先锋讲坛’我了解了很多党员教师的感人事迹,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怎样才是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李彬说。
在开展“党员先锋讲坛”的同时,玉州区进一步深化落实关注每一位教师发展的“毓秀工程”。该项工程启动于2011年,侧重于对名师、优秀教师的基本功培养,即培养会上课、会评课、会做培训、会辅导的“新四会”教师。开始“红色毓秀”品牌建设之后,玉州区将“党建”与“毓秀工程”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致力于打造一支技能高、品德优的教师队伍。
“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党建与区域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黄旭雄说。
(责编 莫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