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团一体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

2021-09-10 07:22李杏余
关键词:思想引领高校

李杏余

摘  要:研究“班团一体化”制度是高校共青团改革朝着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旨在发挥团支部在思想引领中的核心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团支部在推行“班团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框架,通过理顺班团之间的关系,继而激发团支部的活力,从而提出推进“班团一体化”作为加强团支部思想引领的重要抓手,必须要紧紧围绕增强和保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班团一体化;思想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性作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持续强化共青团的主责主业。高校共青团应积极主动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团支部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与广大团员青年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发挥团支部在思想引领中的作用,积极响应《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1]和《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切实抓好团支部建设,推动高校全面开展‘班团一体化’运行,切实发挥团支部在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中的核心功能。”[2]随后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广州X学院基层团组织“班团一体化”工作方案》和《关于落实基层团组织“班团一体化”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的所有团支部全面落实“班团一体化”制度,统一由团支部副书记兼任班长,团务工作由支部书记主持,班级日常工作由支部副书记主持。

作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共青团开展“班团一体化”是高校共青团在改革中强化主责主业的必然选择,理顺班团关系,发挥团支部的核心作用。班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肩上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担子。班团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与学校齐步走,服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一系列的学生自我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学生的学习之中。[3]

2019年,围绕广州X学院“班团一体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以个别访谈为辅、问卷调查为主的形式在大一和大二两个两级40个专业、近3000人中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48份,回收率为91%。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3.7%和66.3%,学生干部比例为21%,非学生干部比例为79%,其中团支书和副团支书(兼任班长)比例为6%,学生党员比例为4%。

一、高校“班团一体化”制度的落实情况

(一)对“班团一体化”制度认识模糊

对于“班团一体化”制度的落实情况,在本次的问卷调查里,显然结果是不太理想的。在回答你是否了解“班团一体化”时,回答了解的学生只有23.52%,32.32%的学生表示听说过,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关于所在的团支部是否已经实行了“班团一体化”,只有39.32%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回答,54.79%的学生对“班团一体化”的认识模糊。这说明作为团支部主体的青年学生,对所在班级的团支委和班委会的分工,没有太多的了解,更多是将所在班级学生干部所开展的工作理解为“上传下达”的中转站。这表明目前“班团一体化”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大多数的团员青年对“班团一体化”的建设和意义不了解、不关心、认识不足。“班团一体化”的推进和宣传工作出现滞后的现象,团支部“活力”仍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梳理不清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关系

在高校中推行“班团一体化”制度,是为了理顺班团关系,突出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在思想引领的核心作用。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的团员青年学生都认为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存在很大区别,但是他们认为团支部是属于班委会架构的一部分。76.48%的受访对象认为,班委会偏于班级整体事务性的工作,团支部偏于思想政治引领;52.96%的學生表示,班委会的工作范围覆盖面比团支部大,31.75%的学生更加认同班委会发挥的作用,认为团支部只是班委会的下设部门,负责执行上级团委指导,落实日常团务工作,就跟学习委员执行学校教务处的日常教学任务一样。在回答班级和团支部在你心中的地位是怎么样时,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两者的地位高低很难判定,认为是一样,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班级的地位高于团支部的地位,团支部属于班级;只有不到5%的学生认为团支部的地位高于班级。这说明,当前的班团管理中,团支部的地位和职能没有发挥出来,出现了班强团弱的情况。因为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辅导员习惯将班级的宏观管理工作交给班长,而团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对接学院团委的工作,使团支部书记扮演着班委委员的角色,没有正确梳理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关系,团支部书记被边缘化。通过调研,不难发现,辅导员、团支部、班干部都认为班长职责大于团支部书记,班团中其他团员青年也是这样认为,在大一的班委竞选中,班长一职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而团支部书记这一职位却鲜有问津,这也导致了思想引领工作在青年团员中的匮乏与缺失。

(三)团学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欠佳

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班团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班团一体化”建设对思想引领的成效。在这次的调查中,56.37%的受访者认为班团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一般,28.34%的受访者认为班团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低、业务能力不足,只有15.28%的受访者认可班团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业务不精的班团干部难以得到班级团员的认同和配合,这也降低了团干部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更是难以形成凝聚力。

(四)团员缺乏使命感与荣誉感

由于入团门槛低,不少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入了团,进入大学之后,可以说是“老团员”了,非但没有老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反而是“倚老卖老”,经常不配合团务工作的安排,连最起码的按时交团费都不能做到,更不用说在青年学生中起表率作用,有相当一部分团员学生早已忘记共青团的第一属性,忘记作为一名团员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团员应该在“班团一体化”中发挥什么作用,选择积极主动的不到20%,33.5%的团员表示自己只是团员,并非学生干部,带头作用应该由学生干部带头,超过一半的团员表示听从安排、无所谓。这表明团员没有意识到应该在自身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思想觉悟。

二、高校“班团一体化”制度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班团一体化”制度的推动缺乏联动机制

“班团一体化”制度是在响应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号召下展开的,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底,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基层团支部都已经落实“班团一体化”制度,并且对“班团一体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校都是处在摸索“班团一体化”模式的状态中,尚未能很好地梳理提炼出具有可供参考的有效经验,学校党组织、学生处、校团委对于“班团一体化”的推进并没有很好的联动,放手让基层团支部去寻求合适的“班团一体化”模式,这显然是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的。想要通过“班团一体化”来强化对青年团员的思想引领,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部门在推动“班团一体化”制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结合,建立学校党组织、学生处、校团委的联动机制。

(二)班团的职权分工不清,团支部的职能虚化弱化

在目前的班团关系中,存在着明显的“班强团弱”现象。本次的调研同样也显示了学生更乐于参与班委会开展的班级活动,而不是团委会组织的团日活动。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班团干部之间缺乏沟通,职责不清,各自为政。班委会往往承担了大部分来自辅导员、教务员等一系列的班级工作,例如评奖评优、主题班会、学科竞赛、宿舍管理、心理辅导、出勤考勤、素拓等一系列具体事务,而团支部的工作则是对接团委,由于很多团支委本身对思想引领的核心内涵把握不深、工作思路不清晰、群众基础薄弱,对青年团员的引领表率作用没能显现出来,共青团长期存在“团青不分”的现象,团员青年和普通青年的边界模糊,使得团员青年感受不到团支部的政治性、群众性和先进性,也忽视自身作为团员青年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班团中,“思想说教”成了学生画给团支部的最大标签,无形中将团支部边缘化,使得团支部的职能被虚化、弱化。

(三)团日活动缺乏新意和创意

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最重要载体,团日活动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团一体化”的思想引领成效时常要靠通过团日活动呈现出来,然而团日活动的受认可程度是大打折扣的。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高达70%的受访者表示,每次的班团活动都是“被参加”,学生普遍反映现有的班团活动形式单一、枯燥,没有创新,主要采取说教式,或者是上传下达地执行一项任务,没有真正从青年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开展一些切合学生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活动。

“班团一体化”制度的推行是为了让团支部通过团日活动的开展在班级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然而缺乏创意和深度的团日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被广大团员青年所接受,那就失去了思想引领的价值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因此,让团日活动散发出吸引广大团员青年的育人魅力,是在推行“班团一体化”过程中需要去思考的一项课题。

(四)新媒体运营的高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在本次的调研中,超过七成的同学都认为推行“班团一体化”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共青团的思想引领,但觉得形式不够新意、活动内容枯燥,尤其是网络宣传工作有待改进,信息更新不及时,班团公众号的功能设置缺乏科学性,缺少网络互动和舆情反馈。

如今,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共青团推行“班团一体化”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媒体的运营。目前,所有的班级团支部都建立了公众号,作为网络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然而,公众号主要是由各团支部的宣传委员在负责运营,他们大多数人的党团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他们,正处在学习摸索阶段,更是对公众号推文的模板、制作、排版一窍不通,时常抓不住新媒体运营的关键点,更是谈不上高度和深度。

三、围绕大学生思想引领落实“班团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并落实“班团一体化”的联动机制

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生命线,也是高校共青团的首要任务,更是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内容。“班团一体化”的推进不仅仅是共青团的任务,更是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部门加强联合,形成党组织、学生处、校团委和思政部等的上下联动机制,在学校党组织的统领下,学生处着力加强班级管理建设,保持与校团委的密切沟通,校团委在得到各方大力支持下,出台强化“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措施,让班委会和团支委形成一套班子、一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加强班级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委书记在“班团一体化”中的联动作用,在本次的调研中,96.41%的学生认为,在推行“班团一体化”运行中,院系团委的引导、学生党支部的支持、辅导员的重视能起到更加積极的作用。

(二)明确班团职权关系,提升团支部的“能见度”

成立班委会和团支部,必须要先理顺班团关系,明确团支部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政治核心,明确团支部必须承担起青年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政治任务,牢牢把握青年健康成长和专业成才的实际需求,密切关注青年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班委会作为班级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处理的执行机构,要在团支部主导构建的工作机制、监督机制下展开各项工作。可以借鉴目前其他高校在开展“班团一体化”的一些经验,如海南大学、嘉兴学院师范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三个单位都提出,要明确团支部及支委工作职责、工作标准,突出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及模范带头作用。[4]同时,加强对班团学生干部的培养,推进系统的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将团支部在价值引领、评奖评优、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志愿活动、创新创业、就业服务等突出位置,提升团支部的“能见度”, 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三)以“活力提升”工程为基础,强调精准化服务

团日活动是基层团支部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方式,是考量和评价一个团支部是否有活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好的团支部书记、一个好的团支部委员会,加上支部团员青年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是产生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好的团日活动的前提。一个充满活力的团支部,能使支部成员政治思想有收获、文化需求被满足、困难问题被帮助,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5]以“活力提升”工程为基础,增强团支部的活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使基层团支部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注重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团员青年成为开展工作的主体,急团员青年之所急,想团员青年之所想。所在班级团支部书记和副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应该加强对班级团支部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的管理,多方位去了解同学们真正需求的东西是什么,分层分类提供精准化服务。例如,团支部通过精准化的把脉,开展让同学们乐意接受、自动参与的团日活动,真正地实现“活力在基层”。

(四)提高新媒体运营的高度和深度

首先,加强对新媒体运营者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和网络技能的培训,打造一支过强过硬的团干部队伍;其次,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推动每名支部成员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同时要给予正确引导,培养网络责任意识,在网络中积极发声,传播和弘扬正能量。最后,将“班团一体化”建到网络上,实行网络团建,青年大学生在哪,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就应该在哪,青年学生活跃于互联网,共青团更是要主动占领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阵地用“青年之声”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

综上,“班团一体化”是高校共青团通过基层团支部开展思想引领的核心使命要求 ,虽然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本就不可以一蹴而就,高校共青团要有持之以恒、不断奋斗的勇气和决心,通过推动“班团一体化”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积极主动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形成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共振,引领青年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7-06-16)[2020-10-15].http://www.gxgsxy.com/public/ztbd/yxyz/sjjs/2017/06/16/11492426526.html.

[2]广东共青团.广东共青团高校战线深入推进“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工作简报[EB/OL].(2018-05-15)[2020-10-20].http://www.gdcyl.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0497.

[3]葛媛媛.班團一体化工作机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科教文汇,2018:8.

[4]任瑛姿.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探索[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8:65.

[5]刘亚男.高校共青团育人价值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59.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高校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