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众心理辩证探析及思考

2021-09-10 07:22苏双双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就业压力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

苏双双

摘  要:探索大学生从众心理,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找准人生奋斗目标,增强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减少盲目从众心理,响应积极从众心理。基于此,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来探讨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理性思维判断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0-02

当代大学生大多正处于花样年华、成年初期,人格形成尚未完善,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跟潮流风,也会因家庭溺爱,缺乏独立性、自主性,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当发现自己意见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他们可能缺乏理性思维判断,为了摆脱意见孤立的尴尬局面,就会选择盲从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不论正确与否。

一、正面影响:思想引领、榜样的力量

正面积极地从众心理行为,有助于个人不走弯路,快捷进入正轨开展工作,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充实自己,避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多角度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1],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减少失误;正确的群体从众意识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如思想引领、模范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心理思维定式,即理性的选择从众正面流向,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在涉及国家安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能明辨是非,从众积极理性客观真实的行动。

这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全民大动员、大隔离抗疫行动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动员、组织下,在强大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保障的情况下,为抗击疫情,全国不分东西南北,人民不分妇孺老幼,齐心协力,从众抗疫,积极响应抗疫号召。党政干部、专业医护、社区工作者以及众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员去做志愿者,其中就有不少青年大学生,是他们无私无畏的付出、奉献甚至牺牲,为抗击疫情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技术1831班的李昊、陈斌同学,就是响应党的“抗疫”号召,在众多“抗疫”逆行志愿者的感召下,自觉产生的“抗疫”从众心理行为。他们自愿报名参加各自家乡社区的抗疫志愿者服务,走街串巷,调查、跟踪疑似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完全把自己置身于疫情高风险环境中,勇担风险,不计个人得失,战斗在“抗疫”一线。他们为家乡的抗疫工作做出了平凡而有积极意义的贡献,同时也为广大勇于奉献的青年大学生树立了榜样,证明了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就是积极正确的从众心理行为。

祸不单行,2020年3月30日,陈斌家乡西昌又突发森林特大火灾,刚从“抗疫”一线撤回休整的陈斌同学又主动请缨参加森火救援,他和专业森火消防队员一起,战斗在灭火救援一线,践行着入党积极分子跟党走、听党话的诺言,也证实了积极正能量的行动会产生良好的从众心理行为。

这种面临国有难、天有灾、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志愿者服务行为,很好地诠释了当代大学生高尚的家国情怀,也阐释了跟党走、听党话就是最好的责任担当,最好的诺言践行,最美的从众心理表达。他们是武汉逆行“抗疫”的从众心理践行者,同时也是森火自然灾害救援“逆行”志愿者模范,为莘莘学子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从众心理行为榜样。

二、反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面面观

根据调查,2013年就已出现“最难就业年”。这些年我国虽然一直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就业支持、帮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但因市场的供需矛盾、世俗存在的陈腐观念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心理因素,市场一味追求高“学历”“留学经历”“实际操作能力”等因素的累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实。

(一)缺乏自主性,产生盲目跟从现象

大学生活是人生独立的前奏,既要为选定专业打好基础,又要为扑朔迷离的职场做规划、准备。选择或从众,都是大学生面临的选项,认真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是大学生的必答题。但遗憾的是,不是每位同学都能正确、客观、理性地评价自己,或眼高手低,或茫然盲从的现象屡屡发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缺乏主见、缺乏自信、缺乏理性的学生更具盲目从众倾向。例如,大学期间的考证风潮,教师、会计、英语四六级等相关资格证,不管与所学专业是否相关,自己是否适合与胜任,学生存在既然大家都在考,我也不能落下的心理,这就是典型的“阿希效应”。因此,大学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对社会对职场的充分了解,是融入社会必要的选修课,也是避免盲目从众心理的防火墙。

为了克服学生在择业上的盲目从众心理,2020年11月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双选会上,教师征询学生的就业志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应聘适合的公司岗位。但有学生对此不理解,仍一窝蜂追逐“三高”企业,结果不言而喻,僧多粥少,空手而归,这也是对自己定位不准、盲目从众的结果。其中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同学。当笔者在学生寝室里与她交流个人就业选择时,她一脸茫然,而是不断询问旁边同学:“你去哪里上班,我就去哪里,你准备报哪个岗位,我也报。”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胜任岗位,典型的随波逐流从众心理。

根据研究表明,出现从众心理现象是无主见、无自信必然会产生的从众效应,同时,还容易发生规范性效应,即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要和别人一样,或者去喜欢别人也喜欢的东西,才能被别人接受、喜欢。因此就会出现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也跟着去、从不考虑可行性不会去考虑这项工作是否符合个人专业、性格及自身优势等、也不会主动思考个人人生规划的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缺乏自主性,有盲目跟從心理,没有自己的主见。

(二)自负、自卑,两极秋千游走心理

大学生由于文化层次较高,有一定专业知识,因此也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值,都希望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和抱负,实现理想的自身价值。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自负,高估自己,对工作期望过高,因此,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于是滋生“怀才不遇”的负面就业心理,造成就业心理困局。越自负的学生,越容易产生失落感,即自负程度与失落程度成正比。有的同学,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同学眼中是佼佼者,但踏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由于没有放下沉重的自负包袱,难以真正融入社会,进入角色,因此很难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关系不好,自然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进而走向自卑,这也是物极必反的又一种表现:如此优秀,居然得不到赏识,岂不悲哀,焉不自卑?更有甚者,因为一次失败、一次失意竟一蹶不振,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如别人,觉得世界皆负我,我生有何意?从而选择过激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笔者的高校教师工作实践中,这种由自负自我,最终走向自卑、自尽的案例,是真实发生过的,因此,对此心理问题并由此导致的极端后果笔者有深刻的印象,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思考。为什么看似简单、不足为奇的挫折,在青年大学生身上会发生如此放大、夸张、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要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以增强他们面临失败、失落、失意的承受能力,关键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的发展建设充满信心。这看似泛政治的口号,其实是人生的希望、灵魂[2]。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應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什么?为什么要对国家的发展建设充满信心?这是青年大学生的必答题,也是必须清楚地答题。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明确了肩负的时代重任,大学生的人生格局就更大了。格局大,则不因小我的得失,挫折而颓废,也不会因为趋利而从众跟风,更不会因为失落而轻生。因此,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也是提升自身格局、消除大学生盲目趋利从众心理的良方。

(三)追求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心理

不理性,投机、短视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求职及事业追求上的趋炎附势。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夜暴富的社会负面心理现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使他们不自觉地产生这种消极的从众趋附心理。例如,有的毕业生不顾自身条件、所学专业、供需关系等因素,跟从热门,追求公务员、国企部门,紧盯薪高、体面、上班不累、福利好等工作。追求美好,希望完美,乃人之常情,但现实社会又很难如人意。同时,即便如意去到心仪单位,有了称心工作,未必期望与现实都吻合,甚至多半与人们期望憧憬的工作相去甚远。根据多年的就业情况及追踪调查,很多大学生都是在毕业后经过几次职业调整,才找到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工作,才明白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所以,一蹴而就的急躁行为是不行的,一劳永逸的求职是不现实的。有言道:人生路漫漫兮,前途坎坷难测兮。人生征程永远在路上。

三、结语

每个人都会有从众心理,只有我们能辩证分析、看待事物,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不墨守成规,与时俱进,紧跟形势,才不会影响正确的理性思维判断,才不会盲目从众。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期,只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响应政府号召的正确从众心理行为,不随波逐流,不盲目从众,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又存.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承担社会责任[J].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3(4):39-55.

[2]苏燕.论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学园,2019(18):97-99.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就业压力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关于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