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员在运动训练中损伤的认识

2021-09-10 07:22陈鹏
体育时空 2021年2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

陈鹏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1-049-02

摘  要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训练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科学的教学和有规律的训练可有利于促进人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但盲目的、不科学的、超量的训练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带来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诸多,如轻视准备活动以及没有关注到学员的个体差异等。为此,预防在教学活动中发生创伤,以及发生创伤后的现场急救处理等问题应引起广大教员和管理者的重视。

关键词  运动创伤  预防  措施  急救处理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在体育锻炼和教学实践中不遵守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注意安全,就容易引发运动创伤,有的创伤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由于运动创伤是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所以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创伤,这应该引起广大教员和管理者的重视。本文就学员在室外教学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出现的运动创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发生创伤后的急救处理等问题扼要地谈几点意见。

一、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

(一)思想状态不良,对运动创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大量事实证明,运动创伤的发生常与教师和学生对运动创伤的认识不足有关。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好胜心强、好奇心大,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运动创伤的观念,往往心血来潮,忘乎所以,盲目或冒失地进行锻炼。亦或是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学生在动作练习中因畏难、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的心理等。这些不良的思想心理状态,常是造成运动创伤的原因。Sanderson在1981年总结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个体心理因素,包括害怕竞争的心态、情绪受到压抑、被迫参赛的心理,企图逃避竞技和自卑的心理、心身症能及诈病。从中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对诱发运动损伤产生的影响。

(二)质的因素

1.准备活动不足。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安静状态转入紧张的活动状态。而部分学生缺乏做准备活动的概念,轻视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效用。据国内有关资料的调查统计,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造成运动创伤或室外活动损伤的首要原因。

2.课前准备不充分,组织涣散,管理混乱。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对授课教材不熟悉,对所任班组学生身体素质和个别学生身体状况不了解,导致在对教材的搭配和教学安排上出现层次不清,对练习密度、运动负荷掌握不当等情况。特别是在安排运动量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所安排的运动量超过了学生能承受的范围。这些都可成为运动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3.由教练或其他人协助训练身体柔软运动时,由于身体柔软度变化较少,而造成被动训练过度,这可能造成肌肉撕裂和关节错位等损伤。

4.动作技术掌握不良。在学校教学中,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其神经活动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分化抑制的能力较差,学习动作时常常没有按照要领,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特点和运动的力学原理,从而容易发生各种错误运动而造成运动创伤。例如,在排球传接球学习时,由于学院手形不正确引起手指扭挫伤;学习跳马支撑腾越时,没有掌握好助跑和踏跳,动作不协调,速度太快,向前冲力过大,控制不住身体而摔倒受伤。

5.场地、设备和服装上的缺点。运动场地不平,有石块、玻璃器具碎片及其他障碍物;沙坑太硬或有小石块;器械年久失修或维护不良,表面生锈、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牢固或安放位置、器械大小、高低与轻重不妥当;运动时的服装不合适,鞋子过大或太小等,这些都能成为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

(三)运动量与环境因素

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频度过高,均可出现损伤高的发生率。另外,气温、湿度等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在有关下肢和足部运动损伤的数据分析中可知,肌肉损伤频发于4、5、6月份,这可能是由于这几个月温度湿度普遍较高导致的,并且在炎热的天气下剧烈运动且未及时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水分也可能造成热射病等运动疾病。

二、运动创伤的预防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预防运动创伤的认识。室外教学活动和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创伤常常是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解剖、生理与心理特点,把安全教育列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根据各项教材的技术特点及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提出具体、明确的预防要求,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运动创伤的预防,并懂得运动创伤的预防措施。这是预防运动创伤发生的重要一环。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实践证明,许多运动创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准备活动既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机能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从而能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损伤。因此,在练习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严格遵守训练原则,训练原则包括积极性原则、自觉性原则、循序渐进与系统性原则、个别对待与巩固性原则。教师对于训练的组织要做到周密,示范动作要规范,必要的保护措施要加强。另外,严明的課堂纪律、规范的教学常规、周密的组织教学也是预防运动创伤的重要保障。

4.加强训练中的医务监督

教师要对学员的体检报告做到及时梳理,发现问题区别对待,做到对学生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学员自己也必须学会区别运动损伤和一般的训练性肌肉疼痛。医务工作者也要及时和教员进行沟通,根据医务人员对一些受伤机制指出增减哪些练习,之后由教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训练计划。

三、运动创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1.现场急救处理要及时。在室外教学活动中一旦发生运动创伤事故千万不要惊惶失措,或冒冒失失、随意处理,一定要及时而妥善地做出处理。因为无论何种急性的创伤,正确而及时地现场急救处理都很重要,它是一切治疗措施的良好开端,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常见运动创伤的现场急救处理。一旦发生运动创伤事故,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伤情,并迅速加以分析,基本确定创伤的部位、性质和范围。若是一般的创伤,如表皮擦伤,只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涂上红汞即可。若是严重的创伤,一般措施是:迅速将伤员平卧、安静休息,迅速送医;骨折应予临时固定;有出血时应立即止血;休克时可刺激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经过简单急救处理后,必须尽快将伤员送至医院,并向医生介绍伤员的情况及抢救的经过。

3.现场急救处理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在现场急救处理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遇有危急情况也要保持镇静,进行敏捷而有条不紊的抢救工作。

四、结语

总之,对待运动创伤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它,了解并掌握它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正确看待运动损伤问题,不能因害怕发生运动损伤就使教学开展得谨小慎微,因噎废食。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把握“安全”这根弦,运动创伤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曹建民.体能与营养恢复[M].北京:北京体能大学出版社,2010.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