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框式结构“报复性××”

2021-09-10 07:22任一丰
今古文创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报复性

【摘要】当前,带有时代印记的新兴框式结构“报复性××”进入人们的视野。在高频使用过程中,“报复性”一词“求得补偿”的含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变项“××”也突破原来的证券期货领域并呈现出泛化的态势。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特殊时代的社会背景、网络媒介的强力助推、求新求异的表达需求等三个角度对新兴框式结构“报复性××”的流行原因作了探讨。

【关键词】“报复性××”;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流行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127-02

一、引言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在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期间,一类新兴表达“报复性××”频频出现在各种主流报刊媒体上。比如:

(1)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时隔十年又恢复的五一长假,让“报复性消费”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周刊》2020年4月30日)

(2)南京所有景点限时免费开放,整整48家,旅游最佳观赏期;各地医护人员免费游黄山等等,或成“报复性旅游”的推动力。(新浪微博,2020年4月7日)

邵敬敏(2008)指出,框式结构是指前后有两个不连贯的词语相互照应,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框架式结构,具有特殊的语法意义和特定的语用功能,如果去除其中一个,该结构便会散架;使用起来,只要往空缺处填装合适的词语就可以了,这比起临时组合的短语结构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1]结构形式和使用频率看,上述例子中的“报复性××”就是一个典型的新兴框式结构。

二、“报复性××”的句法功能和变项“××”的构成

(一)“报复性××”的句法功能

通过考察北京语言大学BBC语料库和各大网络平台,可以发现,“报复性××”的句法功能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句法分布情况看,“报复性××”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

1.充当主语。例如:

(3)报复性旅游真的来了!虽然距离国庆假期尚有20天,但游客出游热情已经格外高涨。(《证券日报》2020年9月11日)

2.充当宾语。例如:

(4)此前积压的旅游消费需求可能集中释放,旅游市场或出现一轮“报复性”增长。(《人民日报》2020年9月21日)

3.充当谓语。例如:

(5)4月2日,国际油价报复性反弹,ICE布油和NYMEX原油双双涨超10%。(《中国证券报》2020年4月2日)

4.充当定语。例如:

(6)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渐向好,书业当中则出现了“报复性生产”的现象。(澎湃新闻,2020年9月23日)

(二)变项“××”的构成

实际语料显示,能进入“报复性××”这一结构中空槽部分的语法单位不仅有词,还有短语。

1.动词

查检语料,发现“报复性××”中的动词“××”最初仅限于证券期货行业的一些专业术语,如“涨价”“下跌”“上涨”“增长”和“反弹”等,疫情期间,“××”突破了原来的证券期货领域的束缚,在语言类推的強大作用下,更多的动词也可以充当“××”,如“消费、旅游、读书、营业、复工、健身”等。请看:

(7)近期,各大综艺节目仿佛都有郭麒麟的身影,网友不禁感叹大林子这么拼,这是报复性复工啊。(新浪网,2020年5月28日)

2.名词

(8)此外,到了今年下半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发达经济体,报复性需求都会回落。(《新京报》2020年8月6日)

从收集的语料看,能进入“××”的不管是动词还是名词,都是以双音节为主。譬如,“结婚”“买房”“事件”等。

3.短语

(9)疫情过后,让我们“报复性”热爱生活。(澎湃新闻,2020年3月9日)

能够进入该结构的短语以动宾短语为主,如上所举“热爱生活”等,还会有个别的主谓短语,如“资产配置”,连谓短语也可以充当“××”,如“投资炒房”。

综上,空槽“××”不仅可以填充动词、名词,还可以填充主谓短语、连谓短语等复杂性成分,体现出强大的吸纳能力。

三、“报复性”的语义特征

要全面认识“报复性××”一族新词语,首先要探讨常项“报复性”的语义特征及其语义重心的转变。

“报复性”是由词根“报复”和名词性后缀“性”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显然它的语义重心在于词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报复”解释为: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2]这一解释说明该词的主要语义特征是[+回击]。譬如,“报复性措施”“报复性制裁”“报复性打击”等。

当前,高频出现的“报复性××”中“报复”的含义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仔细考察新兴框式结构“报复性××”,不难发现其中的“报复”在语义上已悄然发生迁移:基于原有的“回击”意义,转而表示“求得某种心理补偿”。例如“报复性熬夜”指的是白天过得不好或者过得不满足,便想在夜晚找到补偿。所以,此时“报复性”的语义重心由“回击”转到了“求得补偿”,随即占据了主导地位。当下流行的“报复性消费”,指疫情期间宅家近两个月,不能出去吃喝玩乐,人们的消费欲望受到了限制,因此想要在疫情结束后迫不及待地进行疯狂消费,希望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四、“报复性××”的流行因素

(一)特殊时代的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语言现象和社会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一个词的流行、一种表达方式的广泛使用往往与当下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抗击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刻不容缓,疫情不仅让城市按下暂停键,而且让众人的生活缺少了往日的欢愉。随着疫情的逐步平稳,人们的生活渐渐恢复到了正常状态,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也开始慢慢消散。疫情过后求得补偿的心理开始不断萌生。俗话说“言为心声”,“报复性××”这一语言形式就成了人们消解心中因疫情而产生的压抑情绪的承载体,体现出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性。沈家煊(2001)认为: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3]例如“报复性旅游”明显带有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性。受疫情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原有的旅游计划被打乱。如今恢复出行,大家纷纷选择出游来弥补因疫情而错过的旅行。因此,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报复性××”成为人们情感宣泄的一种有效方式,符合大众的求偿心理,成为语言使用者释放内心情绪的出口和心灵抚慰的平台。

(二)网络媒介的强力助推

网络媒介的强力助推也是“报复性××”表达流行的重要原因。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具有快捷性、开放性以及超时空性的特点。微博热搜“疫情过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访问量高达四亿多,再加上同时期的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短时间内“报复性××”迅速蹿红。究其原因,框式结构中的变项“××”充分满足了语言使用者多樣化的表达需求,根据语境的不同填充不同的词语,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框式结构的生成能力,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创造热情,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并广泛复制和传播,使用上呈现出井喷状态。

(三)求新求异的表达需求

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当人们从忙碌而充实的快节奏生活一下子变为悠闲而没有目标的居家隔离生活,各种不适瞬间来袭,疫情防控平稳过后想要求得补偿的心理无以复加,因此在表达上选择了程度之深、之重的“报复性”一词。除包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性外,新兴框式结构“报复性××”在“量”的表达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李宇明(2000)认为,语言世界的量范畴中有客观量和主观量的区分。人们在对量进行表述时,往往会带有对量的主观评价,或认为这个量是 “大量”,或认为这个量是“小量”。其中带有主观评价的量是“主观量”,不带有主观评价的量是“客观量”。[4]显然“报复性”一词包含有说话人主观情感的“量”,而且是一种主观大量甚至是一种过度量,超过了普通社会认知水平的限度。“报复性”所表达的补偿量要明显高于像“恢复性”等词所蕴含的一般量,其表达创新度明显优于“疯狂性”“放肆性”等词。因此,在众多表达释放压力和摆脱约束的表达方式中,兼具固定性和灵活性的框架式结构“报复性××”脱颖而出,成为人们表达“求得心理补偿”含义的最佳载体,进而跻身当代汉语中流行语的新宠一族。

综上所述,新兴框式结构“报复性××”句法结构功能多样,而且该结构中的变项“××”的语法单位也比较丰富,并呈现逐步泛化的趋势。同时“报复性”的语义重心已经由原来的“回击”转向“求得心理补偿”,这一语义重心的转变以及这种表达的流行离不开所处的社会背景、网络媒介的传播和人们求新求异的表达需求。当然,求得补偿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要做到适度“报复”、理性“补偿”,对于那些因“报复性运动”而受伤、“报复性吃喝”而住院等现象,并不提倡。

参考文献:

[1]邵敬敏.“连A也/都B”框式结构及其框式化特点[J].语言科学,2008,(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大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4]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任一丰,女,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报复性
绝佳机会下的“报复性”特许经营该如何做
东风雪铁龙:18亿元中的“报复性”加码优惠
报复性涨价
停摆!旅游业期待“报复性”反弹
报复性熬夜
报复性熬夜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