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抓住社会热点新闻,用典型事例达成教学目标

2021-09-10 08:13李俊桃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热点新闻时政法治

李俊桃

摘要: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在起步形成的阶段,对社会事件认识不足。社会热点新闻鲜活真实,具有很强的情境性。适时引入适当的热点新闻资源,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能够有效助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热点新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76

思政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是不可替代。时政涵盖范围广,鲜活真实,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在起步形成的阶段,对社会事件认识不足,与不同的教学目标相契合,适时引入适当的时政资源,能够有效助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我们就要抓住社会热点新闻,向同学们评论或者播报最新的国内外实事或者是地方性的地方新闻,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一、吸引学生兴趣,丰富课堂资源。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事半功倍。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教材,所使用的素材和案例大多是我们学生身边的事情,简单易懂。在教學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3课 《欢欢喜喜庆国庆》这一课时,可结合时事新闻,香港爆发港独分子焚烧国旗。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该新闻内容进行简单思考,再联系在校每天升旗时对国旗行注目礼等等,让学生了解国旗、了解国徽,让孩子们知道国旗是不可践踏的,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最后课堂上齐唱国歌。让孩子们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要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小学生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从爱我们的国旗开始。

二、利用时政资源,培养孩子家国情怀。

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教材,是我们小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文本,教学方向和任务就是引导孩子们在生活当中爱家、爱社区、爱国,将孩子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9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时,通过当前的热点新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发表讲话称病毒大流行远未结束,在2020年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记者会,对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中国防疫情防控工作,称中国值得我们的感激和尊敬。“全球社会尚未做好准备,采用中国的方式方法,而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方法。在这次疫情过程中,中国人民奉献很多”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发表讲话。为什么国际组织讲话如此重要,在这一课中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地球村。国际组织是在推动国家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解决矛盾纷争,促进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组织也是第三方平台,让各个国家有一个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在社会发展当中包括个人发展,都一定不能够脱离实际,不可能是单独发展。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才能谋求幸福。

三、利用时政资源,培养“爱心”素养。

培养学生拥有爱祖国、爱社会、爱家庭、爱同学等态度和品行,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的教学目标。凝聚正能量、积极健康的小视频、配文图片等热点新闻资源就成了教师的首选,教师在课堂上或展示,或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创设的浓烈的情境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达成教学目标。

热点新闻经过媒体报道之后,会营造出强烈的情境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特别有吸引力,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去了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在情境中模拟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比如,一则《我们的校园图书跳蚤市场》的校园新闻可以作为“了解商场,学会消费”主题课堂教学的“试验场”。这则新闻发生在校园内,主人公是同龄人,目的是为贫困生捐款,事件经过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买卖”,获得鲜活的购物体验和奉献爱心带来的快乐,学会“关爱他人”这一教学目标便在正迁移中得以落实。

四、辨析时政资源,培养“责任”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理念中,“做负责任的公民”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与此相应,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含有价值冲突因素的时政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助其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培养“责任”素养。

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会尊重》第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播放了这样一则热点新闻:地表温度40多摄氏度,因为大厦不准外卖人员进入,一位外卖员只好在阳光下等待顾客下楼取外卖,又急又热,晕倒在地。教师引导学生们就这则新闻展开讨论,学生们普遍表达了“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关怀”的观点。也有同学指出,大厦为什么不允许外卖人员进入?现在叫外卖的人这么多,为什么没有专用的通道?激烈地讨论过后,教师把学生们的辩论焦点引到两个方向——人文关怀与城市基础设施,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国人对外卖员在路上争分夺秒的情况要多理解;道路如果有非机动车道,情况就会好很多。社会发展飞快,但是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规则却没有及时跟进,这就造成了许多问题。例如,在设计高楼时,应该预留货车和搬运物品的空间;制定规则时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以实现细微处的人文关怀。最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认识到,规则必须大家共同遵守,遵守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了规则畅通,社会的监管和适度的奖惩是必需的。

总之教师要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挖掘热点新闻内涵,选择合适热点新闻资源。运用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全面了解针对某一案例材料的评论看法,以便在课堂上多方面、多层次地引领学生展开剖析,聚沙成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做家长的“老师”,参与家长们的讨论。小到社区发生的感人故事,大到国际关系,都可以利用课堂所学展现自己的“理性”和“专业”,在增强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侧面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用社会热点问题,典型事例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助推器,让学生通过了解——感受——判断的过程,最终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李玉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实现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

乌鲁木齐市第77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4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时政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热点新闻事件中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效应
做精做深热点新闻,提升地方媒体影响力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热点新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其对思政工作的启示研究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