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赛 夏玉平
【摘要】 哲学的世界是包括人与物的世界,以“成己”与“成物”赋予现象界以存在的意义,从而构成意义世界。《大学》综括性地架构出儒家哲学的价值体系。因此,由其“三纲领八条目”解读儒家“成己”与“成物”的哲学内涵,找寻于自我于世界而言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意义。
【关键词】 《大学》;成己与成物;三纲领八条目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051-03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儒家讲“内圣外王”,从“成己”与“成物”的角度释义,“成己”,即是“内圣”,指关乎人自身人格的提升和完成。“成物”,即是“外王”,指让外部世界成为符合人类价值观念的世界。“成己”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成己”是个人自我的完善,而广义的“成己”追寻的是人类实现自我,这里已不单单是指个人,而是整个人类。此处就涉及“成人”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成人”也是“成己”,“成己”也包含着“成人”,此谓儒家所讲的修己立人。自我、他人、存在世界这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的修德一方面要“反求诸己”,另一方面要在他人与世界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即所言的“成人”与“成物”。简而言之,成就自己的价值体现在成就他人和存在世界上面,人类的完成和存在世界的完善亦是人类实现自己。换言之“成己”“成人”“成物”,倘若必须给这三个概念作区分,可将其理解为成就自我,成就他人与成就世界。然而,意义世界必然是具有包容性的,这三者之间或者说“成己”与“成物”抑或“内圣”与“外王”是相互成全,相互贯通的,共同赋予世界以意义。
一、成己成物,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人彰显光明的德行,将其实践于存在世界,以使人和世界抵达完善的境界。明明德是道德理性的一种自觉显现,亲民是将这种道德理性体现于整个存在世界,止于至善则是一种最高的价值目标。成己成物的最高价值就体现于使存在世界具有至善的意义。而明明德和亲民共同构成止于至善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践行“明明德”使成己达到至善的境界,另一方面是践行“亲民”使成物达到至善的境界,共同实现儒家的“内圣外王”。
为何要止于至善。从其作为价值目标的重要性和其内涵两个维度釋义。其一,孔子讲,“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当你立志于仁,便不会从恶,也就是要确立最高价值目标。《大学》中也提到只有明确提出自己要达到最为至善的境界,才会坚持自己的志向;志向确定后,心意才能静而不妄为;人心静就会安心面对现实;不忧虑才会有所得。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最高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个最高的标准,“明明德”就不可能达到最为光明的德行,“亲民”就不可能推及到最大的范围。因此,“止于至善”是最高的价值目标。用最光明的德行来亲民,使其明德愈加光明。
其二,王阳明认为至善就是性,吾性存在于吾心中,换言之至善在心,心即为至善或者说至善就是心之本体。止于至善,也就是恢复人心本真之性,而明明德正是明己之明德,亲民是明己之明德后将其推广于天下万物。由此,我们对明明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关于明明德还需要深入探讨。简而言之,成己可谓是至善的最高境界在内塑其理想人格的同时,经亲民,由内而外,也将内于人的最光明的德行彰显于世间万物。同时,使得万物也体现着最至善的德行,从而实现“成己”与“成物”。
此所谓“三纲领”的一个内在关系,而“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与“八条目”,已然综括出“成己”与“成物”之道的实践纲领与践行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应的。将“八条目”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修身成己之功夫,另一方面“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与亲民相应,能否止于至善,实现至善的最高价值目标,具体的实践还要儒者自己体悟。所谓:“《大学》所载,只是个题目如此,要须自用功夫做将去。”(《朱子语类》卷第十四)
二、明己之明德,向内超越
“明明德”作为道德理性的一种显现,是本心至善的彰显。简言之明明德就是去彰显,去明确人内在的德行。“明德”是什么样的德行,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如何“明”?其实所探求的也是人之至善本心,以及恢复本心至善的问题。在孔子时代,礼崩乐坏,面临的紧急任务是恢复周礼的礼乐制度,由此孔子提出“仁”而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究其本质,社会秩序的混乱已经不是由于此前的礼乐传统出现了问题,其实质是礼乐传统被利用,被虚伪化。问题的本身在人,在人心,而不在礼乐传统。所以在先秦儒家哲学中,孔子是直接从道德实践层次讲德,提出“仁”,这是指向人本身的,是内在的。“仁”统摄诸德。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论语·颜渊》)“仁”,一是约束人本身的行为使其合乎礼的规定性,二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人本身决定。因而在《大学》传首章解释明明德,提到“克明德”“克峻明德”“顾諟天之明命”和“皆自明也”。于此,将《大学》融汇于整个儒家哲学中,不难得到,明明德也可理解为明“仁”之德,且具有自觉性,是道德理性的一种自觉显现。
“明德”有何特征。一次子路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为完美的人?孔子举例说明要成为完美的人应具备像臧武仲一般的智慧、像孟公绰那样没有贪欲、像卞庄子一样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成为完美的人要具有仁、义、礼、智、勇以及具有礼乐修养的品德。但是人无完人,孔子又说见到利益想到道义,遇到危险知道奉献,不忘记自己的诺言,做到这些也是可以成为完美的人了。虽然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已然能了解到“明德”所具备的特征,仁义礼智勇和具备礼乐的修养代表的便是孔子所想要彰显的光明德行。
孔子对于“德”的根源并未有明确的解释,是从道德实践的层面讲“德”,孔子并不否认先验论,但未明确提出关于“德”的先验论。然而,孟子的性善说,给予“德”一个出处。孟子认为人要具备的完美德行,是人先天就存在的。“仁义礼智,非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义礼智并非是外在赋予的,而是人本身就有的,你只需要向内求索就行。人的“不忍人之心”,包括“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而此“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这样孟子就给出“德”一个来源,它是人本身固有的。同时将“礼崩乐坏”的实质直指“人心”。因而,明明德是一个自觉地向内超越的活动,是恢复至善本心的内向活动,完成了自我的内在超越,也便抵达成己。
如何达到成己,明己之明德,这是修身的过程。“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正是修身之功夫。《大学·经一章》里讲要想修己品性,先端正自身的心思;要想端正自身的心思,先要有真诚的意念;要有真诚的意念,先要格物致知,以此成己。以下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进行具体释义。
关于格物、致知的文字在传文中缺失了。今日常看到的是朱熹对其进行了补录,认为格物就是深入探求事物最根本之理,致知就是推及自己的知识所知无不尽。朱熹认为,万物皆有其理,而人心被物欲蒙蔽,所以要格万物之理,推及知识,以复心之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看法。王阳明则将格物致知的重点落在了“致知”上,他是延续了孟子“致良知”的观点。与理学家形成对比,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其格物的功夫只在人心上做,也就是说探求人心本心,然后由吾心推及到万事万物上。格物致知的含义虽有所不同,不过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明明德,实现个人内在的超越。因而可以从整个儒家哲学的大环境下去体悟格物与致知。各家对格物与致知所下功夫的落脚点不同,一个是“物之理”,一个是“吾之心”。而他们都是强调对“物之理”或“吾之心”的深入体认,重视理性知识的学习,重视对义理的认知。孔子也强调“知识”与“学”对成仁的重要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人获得知识,要“好学”,要“每事问”,“多闻,多见”,要“学而时习之”,要明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由此观之,通晓理性知识,获得智慧,对实现“成己”的重要性。
再看诚意与正心。“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传第六章》)一个人要使心意真诚,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即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言行谨慎。此所谓儒家讲的“慎独”,即使无人监督,依旧凭借高度的道德自觉性,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做事而不违背。“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传第七章》)一个人要净化内心,端正心思,摒除邪念,不断自省,择善去恶。简单说正心就是“净化精神本体”。如果说格物致知是强调“知”,那么诚意正心就是强调人要有“明觉端正的精神本体”,即达到“心”的明觉端正。如孟子的“不动心”,经学习和意志的锤炼而养浩然之气就可以不动心,达到高度的理性自觉。从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以“仁以为己任”,正心诚意,明己之明德。
通过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释义,明了“明明德”之功夫所在,格物、致知的过程是人获得理性认知的一个过程,诚意、正心必然要以理性认知为前提。相对而言,对事物或者本心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所诚之心,所正之意也会多有偏颇。因而此些功夫对修身成己,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三、推己及人,外化世界
明明德其目的之一就是将人内在的“明德”彰显,但是仅仅修己之身是不够的,真正实现“成己”,还要实现“成物”,将美好的德行延至外在世界,使外部世界符合人理想的世界。修身只是前提,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而后将明明德推及天下,则是明明德的第二个目的,此目的可由“亲民”实现,即将明明德推己及人,外化外部世界。亲民,有“新民”和“亲民”的争论,前者带有革新的含义,后者带有亲近百姓的含义。简而言之,亲民就是将明明德拓宽到天下,独善其身后能兼济天下,是“自新”而后“新民爱民”,推己及人及物,一以贯之。亲民,是成己的必然要求,是成物的必经之路。
儒家哲学系统中,周礼以宗法等级制度的“亲亲”为基础,封建时代把“孝悌”作为维持那个时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一种道德力量,建立“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孝悌”思想是人们普遍具有的道德情感,也是明德的基本道德。《论语》讲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君子如果能够“笃于亲”,那民众之间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可谓《大学》所讲的一家仁爱,一个国家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个国家也会兴起礼让。孝悌与仁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孝为仁之本,在家庭内部重孝悌,自然会用孝悌之礼对待他人。在家庭内部遵循礼乐规范,讲忠义,那么推及社会,自会用忠义仁爱之礼,对待社会中的长辈、国君乃至普天百姓。这就是为何已然“明明德”,还要“亲民”的原因。亲民是将至善的最高价值目标具体化,是将人本身美好的德行赋予他人和存在世界。因而“亲民”将明明德具体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实现人与人和谐的最高价值目标,此所谓就是指“成己”所内含的“成人”。另一方面是实现人与物达到和谐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成物”,这是推广明明德至最广。“成人”实则贯穿“忠恕之道”,忠恕是实行仁德的方法,是实现仁学思想的途径,也是“明明德”“成己”的途径。实施忠恕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使美好的德行彰显于普天之下的人。“成物”也是如此,将美好的德行,推及家,推及国,推及天下,推及万事万物,使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亲民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应,此三条目具有先后的次序,亲民于家,于家才能于国,亲民于国,于国才能平天下,最终达到外部一切事物都符合人的理想,明德外化世界。
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讲“成物”,如何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也有所阐述。第一,要齐家而后治国。孔子说,自己的家人没有教好,而教好他人的,是没有的,所以齐家的原则也是治国的根本。君主家庭內部慈爱有序,尊敬有礼,足以为人效法,然后百姓才能效法。第二,“君子有絜矩之道”,“挚矩之道”就是把自己当作一把尺子,行“忠恕之道”。治理好国家要从各方面努力,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在上者品德高尚、善良,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自然会治理好国家。第三,《大学》讲为仁的人修养自身的德行,仗义疏财,而不为仁的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敛财。这里强调的是一国之君如何为国取得财富,要靠仁德,而不是对百姓进行征税压迫,强调以德为本,以财为末的道理。
人心中的仁爱,美好的德行必须体现在爱民爱物上,爱民爱物才能彰显出光明的德行。如果不去爱民爱物,也就无法体现出光明的德行,也就无法实现自我与人、与天地万物的融合。如果人的美好品性没有赋予他人和外部世界,那么外部世界就无法彰显出人的美好品性,就无法将外部世界符合人的理想世界,无法“成己”,无法“成物”。如此,也就不存在具有至善的最高价值意义的世界了。 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对他人、对存在世界所作出的贡献,所赋予的意义,而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必然要先修身成己。“成己”的实现,是“成人”与“成物”的实现,“成人”与“成物”的同时,便是“成己”的内在超越的完成。
四、小结
从孔子开始,寻求人的安身立命不再是祈祷天与神,而是转向人的内向超越,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大学》中“三纲领”,止于至善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是明明德与亲民的最高价值导向,明明德作为道德理性自觉的显现是实现至善的起点,亲民是明德被广泛认知进而被践行。止于至善不仅仅指道德和政治,也指精神本体的至善,是世间万物的至善。“八条目”是以修身连接内圣与外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是明明德的内化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是明明德的外化过程。儒家真正的“内圣外王”是“成己”的内圣与“成物”的外王,合而为一,是人具有理想的人格,至善的精神本体,同时又能发挥内德使外部世界理想化,使人与外部世界都彰显着至善的德行,达到人与万物最完美的融合。
这个世界是相互成全的,人之本心的至善决定了人有实现最高价值目标的可能,向心生活,在追求人生意义时,要本于至善之心,在乎外部的人与世界,将人之价值实践于外部世界。正是由于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才赋予了这个世界以意义。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意义,大概就是人自身乃至整个人类本身追求至善的真理,并在人与万物中不断实现人的价值和自我的超越,使万事万物一切都达于最符合人的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丁纪.大学条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杨国荣.成己与成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幺峻洲.大学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6.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作者简介:
杨赛,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夏玉平,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