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的人性向往解读

2021-09-10 07:22曹宇轩
今古文创 2021年16期

曹宇轩

【摘要】 作为中国作协第一位女性主席,铁凝在中国文坛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笔触细腻、文风朴实,往往寥寥数字便能彰显大家风采。在散文《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中,她承袭了一贯的创作风格,将率真的自我放置于琐屑而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试图从看似微不足道的普通人身上领略出人生的真谛。除此以外,她还选取“大雾”为切入点,将紧张而喧嚣的城市生活与安宁且祥和的乡村生活进行比照,将自我意识肆意地融入于茫茫的大雾中,旨在尽兴地回归本真、回归自由、回归质朴。

【关键词】 铁凝散文;人性向往;文学四要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008-02

众所周知,文学理论的人物与对象并非由人类凭借主观意愿随意划定,文学也并非以成品的形式存在,其实则为人类的一种高级而特殊的精神活动,反映的往往是当下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整体关系。因而,文学在阐述特定社会生活时所表现或流露出的价值取向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其反映社会实践而又对社会实践起能动作用。

鉴于此,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观点——文学四要素,依他所见,文学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从而构成整体的多边活动。

依照童庆炳先生编纂的《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可知,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作品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维系四者关系的中介。因而本文选用此四点为主要切入口,着力深入地剖析铁凝的散文作品《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一、作者说:人性自由存在状态的极致表达

作为文学基本四要素之一,作者习惯于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自我情感,不仅寄希望于唤醒读者的共鸣,而且企图输出其自身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取向。就《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一文而言,作者铁凝通过叙述其在天起大雾时的所闻所感而传递出对人性自由存在状态的极致表达。铁凝曾经在冀中乡村有过生活经历,因而一场笼罩在喧嚣城市间的大雾促使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她先前在乡间生活的雾天景致。

她在文本开头便略带苦楚地坦言农村的雾与的城市雾二者间的区别:乡间的雾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当橘黄太阳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大地呈现出一派剔透玲珑。而城市的雾只能使其联想到一件有关“猪皮”的滑稽可笑又索然无味的故事。

通过将二者进行比对,她愈发感受到置身于浮躁城市中难以寻求本心的落寞与难以追求天性本真的无奈,她愈发渴望于乡间生活的闲适悠然与自得随性,她追求自由并渴求自由,她期待人性的洗礼与灵魂的解放。

然而,从作者观的视角而言,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与态度价值对其文本的诞生与形成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这其中难免存在着些许与读者的思想观念不相符合的地方,但成就与问题并存,繁荣与堕落共生,唯有多元化理念的迸发与交织,方能创造出更多缤纷的文学艺术作品。恰如苏珊·朗格所言:“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者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

同理,铁凝亦是将主观的情感置于客观的领域,详尽地抒发其对人性自然与本真的无限追求。对于生活背景与历史经验,作家需要做的并非一味地割断与否定,而必须充分考虑到现实与过去的历史文化层面的种种联系,用极度重视的思想态度促使其焕发出青春且别样的人性光辉。

二、作品说:人性本真存在状态的极致表达

任何一部作品,它的语言无不深刻且全面地影响着表达与传播的效果,由语言所呈现出的文学作品样貌无不透露着间接性、审美性与韵律性。因而文学话语的蕴藉方法是灵活多变且不断发展的,有赖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就《你在大雾中得意忘形》一文可知,全篇语言质朴、亲切、率真,文本的叙事结构是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基础所撰写的。

铁凝首先从多雾的冬天的景象写起,通过列举“猪皮”的故事表现了雾天能使得怪诞荒唐的事物也变得可信而顽固。其次通过“我”在雾天城市道路上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城市节奏减速的欣喜与宽慰。然后接连抛出连续的两个问句:为何不做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为何不做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借此将视角由“雾”的具象本身转为“人性”的抽象本质,铁凝因此而逐渐思考置身于黑夜与雾天之时,阻隔了嘈杂与注视之刻,人的本身会随之清晰无比地浮现出来,人类内心潜在的“得意忘形”与“本真存在”亦会自若安闲地显现出来,颇有“现原形”之意。

进而铁凝逐渐抛弃原本的行走规矩,冲破陈旧刻板的礼教束缚,在“武松”“鲁智深”“李白”与“刘伶”间来回自如切换,在变换稀奇古怪的走路姿势的同时,“我”心灵深处的本真也随之无拘无束且彻底肆意地释放。最后,在大雾散尽之际,城市原本的繁华容貌再次浮现,“我”飘飞自由的思绪又在霎时间被生拉硬拽回来,“我”被迫重新回归到灯红酒绿与穷奢极欲的现实世界,将继续在互相设防、各怀心机的群体中辗转生存。

因而,在文末“我”放声呼吁人们都应当在雾天与真实的自己畅快交谈,在大雾弥漫的日子里给予彼此最清晰且最真心的祝福。故而就作品本身而言,其叙述手法与叙事技巧并不别出心裁,但却能在字里行间令读者体悟到踏实又本真的涓涓深情,像雾一样却又异常清晰。

三、读者说:人性质朴存在状态的极致表达

读者凭借文学接受主体和再创造能力在文学活动四要素中享有着颇为崇高的地位。铁凝的《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中所流露出的某些情感態度价值观在引起共鸣、迎合意愿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文本的阅读受众广泛,不拘泥于特定的年龄群体。

平心而论,学生中的小部分,成日宛若旧时的机械表,需要旁人不断地鞭策与催促才能运作与前进。尽管从表象而言,大多常常会因为大大小小的琐事而忙得不可开交、晕头转向,但问及真正收获了什么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时却很难诉说出口。甚至,一些学生习惯于抱怨学习的压力、任务的重负,会渴望有人能够耐心地聆听其内心的诉求、解决困惑与迷茫,但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诉求”与“迷茫”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无从可知。

在混沌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固然是可悲的,但同时又是很难避免的。正如人类中的大部分群体皆对纯朴、自由、而少受世故玷污的人性状态满怀向往,但真正能够意识到现状并且愿意付诸行动加以改正的人却少之甚少一样。因而,笔者亦开始期待在大雾中“得意忘形”一回,在雾天的洗礼之下掸去附着于身体与心灵上的尘埃,在澄澈的世界里与质朴撞个满怀。

四、世界说:人性尽兴存在状态的极致表达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主要分为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前者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后者则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又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不论是作为主观世界,还是作为客观世界,人皆是文学所反映的“世界”的中心。客观的自然作为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必须经过人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等,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种种复杂的逻辑关系,最终成为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世界。即便主观想象的超验世界、魔幻世界、科幻世界等,也都是人对客观世界不同形态的折射。

而在《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一文中,铁凝所创造出的世界在大体上来自其希冀与幻想中勾勒出的世界,她渴望撕碎虚假丑恶的外衣,在敞开心扉的条件下与他人坦诚地沟通交流,她希望撬开沉重严密的枷锁,在自在尽兴的基础上与他人悠然地结识相伴。她所呈现出的世界观是充斥着真、善、美的,她主张在前行的道路上随时随刻地反省,她期望在人生的逆旅中能夠永远保持最初的安宁与纯真,而这亦恰恰应和了普世大众的真实希冀。

五、结语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采用第一视角,按照事件发展的正向顺序,向读者阐述了回归本真的重要意义。结构清晰严密、语言流畅生动、手法自然清丽、主题耐人寻味,不仅对读者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与语言习惯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而且有助于读者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塑与完整。

与此同时,该文作为中国当代的文学精品,理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因而对当代作家的写作亦具有充分的引导与借鉴意义,作家群体应当在充分注意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对现实经验教训加以科学总结与归纳,在真实完备地把握和分配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基础上,力图从实践出发,依循正确价值观念的指引,构建出更加连续化、流动化、关联化与综合化的文学空间。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赵黎波.人性自在状态的呈现——铁凝散文《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解读[J].名作欣赏,2009,(05):90-92.